APP下载

强化财政监督 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0-02-22

山西财税 2020年9期
关键词:财政监督公务绩效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13日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讲话强调,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将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一并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新形势财会监督如何发挥作用,与其他监督相互协同、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阳泉财政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强化财政监督作用,积极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一是坚持制度先行,确保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2019年12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办法》,今年,将以贯彻落实实施办法为契机,梳理修订以前年度的制度办法,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确保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是狠抓绩效目标管理,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强化“申请预算必先设立目标,无目标不安排预算”理念,注重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的管理,逐步扩大绩效目标管理范围,由300万元以上的项目扩大到除运转类外的所有项目,批复绩效目标的项目数量从66个增加到近600个。

三是坚持点面结合,促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扩面提质。不断扩大开展重点民生类项目的预算绩效评价范围,从2013年开展绩效评价项目的资金量仅1亿多元,增加到2019年开展绩效评价项目的资金量将近40亿元,我市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已从事后评价逐步向中期评价扩展,由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向财政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延伸,由单纯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逐步向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覆盖。

四是强化结果导向,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了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六年来共反馈重点评价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1000多条。

五是实行绩效公开,确保预算绩效信息接受社会监督。2017年以来,对部分重点民生类项目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报告予以公开,通过公开绩效信息,进一步强化了预算单位的支出责任和意识,而且有助于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依法理财。

二、开展民生领域结转资金动态监控

一是周密部署,瞄准关键环节。建立上下联动、派驻纪检组监督推进的工作机制,紧盯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关键环节,切实解决在民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影响群众利益的各类作风问题。对民生政策兑现和专项资金使用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查找存在“最后一公里”推进缓慢影响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

二是动态预警,突出时效管理。民生资金使用的时效性,反映政策是否及时落实、群众是否及时受益。为此,市财政明确界定每项结转资金的使用时限,实施“红黄绿”预警。资金超时限应当重点清理的用红色表示;进度较慢需督促督办的用黄色表示;进度正常继续执行的用绿色表示;执行完毕的打“对勾”确认。

三是合力监管,推动整改落实。纪检监察、财政和审计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开展督促督办。财政定期统计结转资金,督促进度慢的及时收回结余资金;审计将民生资金执行情况嵌入各项审计工作任务,开展重点跟踪审计;纪检监察部门针对结转资金动态监控反映出的不作为、慢作为等作风问题开展督导检查。

三、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一是财政直接支付审核。不断加强直接支付申请与相关支付依据的合规性审核,与系统信息的准确性审核,项目支出与预算用途的一致审核,不断规范预算单位向所属单位或同级预算单位转拨资金、“三公”经费、人员劳务费用和工程建设等支出行为。截至2019年,不规范情况从最初的600笔、2.5亿元下降到40笔、960万元,资金滞留、挤占、挪用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财政授权支付审核。财政授权支付审核主要是根据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动态监控管理制度,由支付中心负责对预算单位授权支付的支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资金支付过程中的疑点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核查意见。重点对预算单位大额现金支出、资金使用方向、收款人信息、政府采购支出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日常监督,通过系统排查、电话征询等稽核方式,及时跟踪资金的申请、审核、支付环节中的异常与疑点。

三是加强公务卡使用管理。公务卡改革能够大幅减少预算单位现金使用,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加强财政资金监督,规范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截止2019年,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累计交易金额818.17万元,报销金额803.8万元。从2013年5月起至今年4月,累计已有290个预算单位4462张公务卡进行了注册,3250张公务卡投入使用。

四、统筹规划持续推进财政监督工作

一是牢固树立“财政干部人人都是监督人”的理念,提高对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监督就是服务的意识,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切实提升财政监督效能。二是要充分发挥职能,健全工作机制。全面履行监督职能,充分发挥财政监督“检测器”和“警示器”的作用,推动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日常监督和专职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大监督”格局,形成监督合力。三是在实施全面监督的基础上着力,兜牢底线思维,落实六保任务,做好六稳工作,紧紧围绕预决算编制、组织财税收入、预算绩效管理、三大攻坚战、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和实际,进一步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监督公务绩效评价
乌程汉简 公务简选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接待
妨害公务罪谨防滥用
妨害公务案件的侦查要领和证据收集要求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新面孔:为财政监督发展注入活力
——财政监督战线新人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