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分析

2020-02-2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王子盟梁旭阳卢巧琪欧阳慧琳黄泳茵指导老师

商展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消费互联网+大学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王子盟 梁旭阳 卢巧琪 欧阳慧琳 黄泳茵(指导老师)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的商业概念迅速普及,如浪潮一般席卷各个产业,带来了广泛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给信息的储存、传播与交流等带来了新的载体,因此以信息化产品满足大众精神需求为主的文化产业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再者,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也改变了我国庞大的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因而对互联网时代的消费模式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对当下网络消费市场有着重要影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参与者,高校学生对文化消费有着极大的需求,且他们作为具有独立消费权利的个体也给文化消费市场带来了活力,同时其消费状况也影响着文化消费市场。正因如此,“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消费现况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通过分析研究这个话题使我们了解在当前科技、经济背景下的庞大大学生群体的文化消费的具体情况。这有助于找出大学生文化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给予教育纠正,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另外,研究的结果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消费群体,也是文化消费市场的重要成分,通过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有助于把握大学生这一消费主力在互联网时代文化消费领域的消费情况,从而为相关产业布局乃至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带来参考。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的方式,从大学生文化消费类别、大学生对互联网文化消费与传统文化消费的态度比较、大学生文化消费资金状况、大学生文化消费动机四个方面来考察“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情况,并分析出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而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步骤

本文的研究主题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文化消费现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与实地采访的形式以大学生文化消费类别、大学生对互联网文化消费与传统文化消费的态度比较、大学生文化消费资金状况、大学生文化消费动机四个方面来考察“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情况。另外,在调查问卷中对男女生进行了分类调查,以了解男女生之间在文化消费上的差异。

在立足于调查所得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学术资源,分析调查所得信息所包含的现象与存在问题,进而给出在教育、经济领域的参考建议。

1.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全体大学生。具体操作为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面向所有大学生发布网络问卷调查,又抽取了广东、湖北两省的部分高校学生进行实地采访得出信息。

1.3 调查成果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网络问卷172份,通过实地采访获得访谈记录12份。

2 现象与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消费中所包含的现象与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仍处于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20~29岁、30~39岁网民分别占比21.5%和20.8%,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再者,截至2020年3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26.9%。

由此可以认为,当代的高校学生群体是我国网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网络发展的先力军与风向标。当代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消费具有很高的参与度,并且消费习惯与消费观念深受网络时代消费文化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大学生经常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文化消费已成为主流,例如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阅读等领域就有大多数比重的大学生参与消费。这说明网络文化消费已被大学生广泛接受并已成为他们的重要文化消费形式。

尽管网络文化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调查中比较线上文化消费和线下文化消费的价值感受和喜爱程度时,仍然有很大比重的大学生是偏向于线下文化消费的。例如仍然有36.78%的学生认为传统的线下文化产品比线上文化产品更有价值,37.93%的学生更加喜爱线下文化消费,而喜欢线上文化消费的大学生比重仅为16.09%,45.98%,即接近半数的大学生对此持中立态度。可见大学生在对线上与线下文化消费的价值感受与喜爱程度这些观念上,并未完全从传统线下文化消费的领域中脱离,大学生互联网文化消费的发展仍有空间。与价值感受和喜爱程度这些观念上的比较数据不同的是,大学生实际用在线上文化消费与线下文化消费金额比重的对比,42.53%的学生平时在线上文化消费所用资金更多的事实说明,网络文化消费在大学生市场群体中发展的猛烈势头,相比之下表示自己平时线下文化消费所用资金多的大学生比重仅为24.14%。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消费领域中网络文化消费的普及取得了重大发展,而这一发展仍然有很大空间,仍然处于发展过程中,并且还会有足够的动力。

2.2 大学生阅读趋向网络化,报刊产业遭受冷遇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在书籍报刊等阅读领域实体的书籍仍然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八成大学生表示经常购买实体书籍阅读,而经常选择阅读电子书的大学生也占了将近一半。另外七成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使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网络平台进行阅读。选择报刊杂志订阅的学生比重远低于其他的阅读方式,偏好线上报刊杂志订阅和偏好线下报刊杂志订阅的学生比重分别为13.79%与22.99%。

互联网时代纸质书仍然“屹立不倒”证明了纸质书在学习、深入阅读等方面具备电子阅读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追求时效性、资讯性、浅阅读的报刊渐渐被网络阅读所取代。例如就报纸的时效性而言,报纸的采写编排周期长,一般为24小时,时效性得不到保障,而网络媒体新闻则可及时更新。同样的趋势在当今大学生的文化消费中也得以体现。

2.3 版权意识提升,娱乐产业火热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互联网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以及互联网文化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在互联网课程、书籍、音乐、影视乃至游戏领域付费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而这其中大学生对互联网音乐、影视产业的付费产品购买更加普遍,在互联网音乐平台、视频平台开通过会员的大学生都超过了半数,影院观影更是成为大学生电影消费的第一选择。

例如在影视产业方面,除电影以外的影视资源上, 67.82%的大学生倾向于开通视频平台会员表明这一消费模式已成为主流。而在电影消费上,接近七成的大学生喜爱在影院观看电影,近六成的大学生青睐视频平台会员,四成左右的大学生喜爱下载数字资源。

2.4 男女生之间文化消费类别趋向同一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使文化跨圈子传播更加快速。同时互联网文化消费的产生使得文化消费者脱离了空间聚集,从而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消费,且更加隐私化、个性化。调查数据表明,男女大学生之间文化消费的隔阂被打破,更加趋向于同一。除了体育支出、游戏支出及爱好、才艺培养等个别消费类别男女生之间仍有或多或少的区别以外,绝大多数的文化消费领域男女比重差异已较小。可以看到男生在服饰文化领域的消费并不亚于女生(有这一方面消费的男女生在各自性别中的比重为42.86%与43.84%),而越来越多的女生已经开始在游戏领域消费(有过游戏消费的女生比重达到9.59%),说明传统的文化消费性别格局正在改变。

2.5 非功利性消费、冲动消费与超前消费现象较为普遍

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功利性较弱,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表示自己文化消费的主要目的为兴趣爱好与娱乐的需要,经常有前者动机的大学生比重占82.76%,而后者占67.82%。这体现了大学生文化消费明显的非功利性。

然而,大学生消费具有盲目性、超前性等特点。盲目性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消费经验不足导致的,从而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消费;超前性主要源于大学生资金来源有限而消费欲望强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冲动消费与超前消费频率就会很高,而这一现象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这在问卷调查中得到了体现。在文化消费领域,七成的大学生表示有过冲动消费的行为,而经常有冲动消费的大学生比重占22.99%,占比17.24%的大学生有通过花呗、白条、信用卡等产品进行借贷的行为。

可见,当前大学生在文化消费领域的非功利性消费、冲动消费与超前消费现象较为普遍。

3 参考建议

通过“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在教育、经济领域的参考建议。

3.1 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文化消费习惯

当前大学生在文化消费领域非功利性消费、冲动消费与超前消费现象较为普遍,给大学生的理财生活带来了较大风险,并且不利于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的养成,因此在教育层面上解决大学生文化消费乱象势在必行。为了使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网络文化消费观,积极健康地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文化生活,以特征和发展趋向为据进行剖析,由经营者、政府、高校等不同主体共同构筑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的措施。

对经营者而言,在文化产业的经营过程中需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既要发展高校市场为大学生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确保高校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良好消费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文化消费市场的长远未来。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文化消费内容的健康性。另外在针对高校学生市场时要充分考量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更不能通过消费主义来诱导,甚至欺骗大学生消费,要确保合法经营。

3.2 文化产业需紧随高校文化消费市场互联网化的趋势

市场调研已表明,当前的高校网络文化消费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高校文化消费市场的互联网化发展仍未饱和且处于上升阶段。可知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文化产业互联网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由此,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之下,高校文化消费市场有的产品正在衰落而有的正在崛起,如报刊杂志产业的衰落,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文化产品的兴起。另外,互联网也打破了文化消费的传统模式,大学生文化消费在类别上有趋向统一的趋势,例如男女文化消费类别的差异正在逐渐减小。当代文化产业倘若能抓紧这些趋势,将有利于高校市场经济效益的实现。

4 结语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人们的消费方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促使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的改变带来了便捷的消费与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与不适。“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消费市场也是如此。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改变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挑战与机遇,而问题又时刻警醒着经营者牢记社会责任,也给政府和高校带来了新的职责。相信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消费市场会得以健康发展,这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未来的建设积累丰富的人才资源与物质、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消费互联网+大学生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40年消费流变
大学生之歌
新消费ABC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