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据》疏误札记
2020-02-22张维
张 维
(北京语言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083)
明代末年出现的《方言据》是一部收录和考证方言词语的辞书。《方言据》现存最早的本子收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 年)六安晁氏的《学海类编》里,为木活字本。此版本《方言据》作者现有两说,一是魏濬,一是岳元声。因为该书没有作者署名,只有在正文前面的“小引”有一个落款“湛卢山中人”。“湛卢山”所在地是魏濬的家乡福建松溪,也是他学习过的地方,而岳元声的故乡是浙江嘉兴,相距有些远。另外,魏濬有两本记载广西的著作《峤南琐记》《西事珥》,其中《峤南琐记》卷首记载作者是“万历壬子湛卢山中人”,尽管该书没写具体人名,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小說家類存目一》中已据《西事珥》考证《峤南琐记》作者为魏濬。因此,根据笔者推测“湛卢山中人”应是魏濬,此版本《方言据》作者可能是魏濬 。[1]清代初期《方言据》被收录进《学海类编》中,《学海类编》由清人曹溶辑编、陶越增删,《方言据》此版本也被称为“学海类编本”,后世均据此影印。《学海类编》是一部大型丛书,由于卷帙浩繁,从清初编定后,近两百年都没有刊印,而是辗转相抄,其间被他人或书商所窜改的可能性很高,所以这套书错讹也较多。[2]《方言据》也是如此,该书作者两说的状况可能也是由此造成的。1939 年,商务印书馆据“学海类编本”排印了《方言据》,并将之收在《丛书集成初编》中。
明朝流传至今的方言专书只有3 种,《方言据》便是其中之一。该书是研究明代方言必不可少的研究资料,共收录261 个词条,保存了一批明代方言词语,为方言词典的编纂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由于《方言据》流传至今的只有“学海类编”本,其中存在不少错讹之处。为了更好地发挥该书语料价值,本文以清人所编“学海类编本”《方言据》为底本,进行系统整理和校勘。 [3]作为一部辞书,《方言据》释词体例一般包括四个方面:被释词、释义、注音、例证。笔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该书在被释词、释义、注音这三个方面存在一些疏误,约涉及17 个词条。现将发现的17 个疏误词条,列举如下,并加以校勘考辨,以正其讹误。
一、被释词疏误
《方言据·小引》中作者介绍写作目的时说道,自己因思古人重视文字之学,欲仿西汉扬雄著《方言》记录当世方言词语,并证明古已有之。他认为当世方言词语都源自经典文献和字书韵书。因此他在记录词条时,被释词的用字原则也是尽量使用方言本字,偶用记音字。笔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有些被释词和记录的方言义或例证并不相合,并非方言本字,有错讹。这类疏误的类型主要为被释词误为字形相近的其他字,即误字,约涉及8个词条。
(1)弥:母谓之弥。《广雅》:“弥,乃第切。又奴解切。母也。”江淮之间谓母为媞。媞,上纸切。音亦近之。[30](每个词条后面的数字指该条在《方言据》中所在的位置,即第30 条。)
〔按〕释“母”义之字当作“奶”,非“弥”。《广雅》无“弥”字,《广雅·释亲》:“奶,母也。”隋曹宪音释:“奶,乃弟,又奴解。”“弥”通“弭”,《说文·弓部》“弭”释为“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引申训“止”,与“母”义无涉。故,“弥”当作“奶”(ně/nǎi)。又《广韵》上声《荠韵》奴礼切:“奶,楚人呼母,又奴蟹切。”《说文·女部》无“奶”有“媞”(shì)字,释曰“一曰江淮之间谓母曰媞”。
(2)掤:合手掬物曰掤,蒲朋切。《广雅》:“以手覆矢之曰掤。”[44]〔按〕释“合手掬物”义之字当作“捧”,非“掤”。《广韵》上声《肿韵》敷奉切:“捧,两手承也。”与“合手掬物”义同,均为两手捧物。“掤”(bīnɡ)最早见于《诗经·郑风·大叔于田》:“抑释掤忌,抑鬯弓忌。”朱熹集传:“掤,矢筩。盖《春秋传》作‘冰’。”《说文·手部》:“掤,所以覆矢也。”《广雅·释器》:“掤,矢藏也。”可见,“掤”即“箭筒盖”,用来装箭的东西,此义与“合手掬物”义无涉。故,“ 合手掬物” 义之字当作“捧”,非“掤”。
(3)矀:目细视曰矀,无非切。《说文》:“微视也。”[57]
〔按〕释“目细视”义之字本作“覹”,非“矀”。《说文》无“矀”,但有“覹”(wéi)。《说文·见部》:“覹,司也。”段玉裁注:“司者,今之伺字,许书无‘伺’。‘司’下当有‘视’字。”又《广韵》上声《微韵》无非切:“矀”同“覹”,释为“伺视也”。 “伺视”(伺探、伺察)与“微视”(眯着眼睛看)虽不全同但密切相关,字本作“覹”,后作“矀”。
(4)殼:喉中物不能上下,因喀去之曰殼,黑角切。《说文》:“呕貌。”心恶未至于欧,因殼出之。《左传》:“声子袜而登席。公怒。辞曰:‘臣有足疾,君将殼之。’”[68]
〔按〕释“呕貌”之字作“嗀”(huò/hù),非“殼”。《说文》无“殼”字,《说文·口部》:“嗀,欧儿。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