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身份认同研究
2020-02-22苏瑞浓
苏瑞浓,颜 华
(1.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2.五邑大学 智能制造学部,广东 江门 529020)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中国、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特殊区域,是青年主要流向和高度聚集的地区。增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对于推进大湾区建设,推进一国两制,促进香港和澳门的稳定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群际行为中,越来越多学者运用社会认同理论构建群际和谐的策略。社会认同理论奠基于泰弗尔,他将社会认同界定为:“个体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1]社会认同过程中的核心概念包括了社会认同、范畴化、社会比较、社会认同过程和认同解构。社会认同论基本观点为:人的社会身份认同来源于群体资格,社会上的个体进行社会范畴化,对自己所属的群体产生认同,通过社会比较扩大内外群的差异,基于人有自尊需求就会加强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社会认同理论对于认知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有较高理论指导意义。
一、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身份认同过程
(一)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身份范畴化
社会认同论假设通过范畴化使世界变得可以认识和有序并且可预测,其实范畴化过程就是归类。社会认同路径主张:社会是由在权力、声望、地位有着联系但关系不相等的各种社会范畴组成的,即根据不同维度而归类。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为形成粤港澳青年群体打下坚实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上同根同源,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广府文化,属广府话(粤语)文化带的文化。从历史文物考证方面,香港南丫岛和澳门路环岛黑沙湾的出土彩陶文物表明粤港澳的古文化关系密切,同属于大湾文化圈,将粤港澳文化联成一个整体。从建置郡县方面,秦始皇平定岭南后,整个珠三角,包括香港、澳门都属于南海郡番禺县。从语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2016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香港人口中华人比例约为92%,粤语是香港最常用语言。5岁及以上人口中,大约89%的人以粤语交谈,另有6%的人自称能说粤语。从民俗方面,醒狮、龙舟、粤剧等广府民俗文化在粤港澳地区的地位很高,非常重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从人口组成方面,香港地区人口大多数是广府人,比例超过香港地区总人口的60%,来源地主要是珠江三角洲一带。香港201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香港与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不断融合,内地移民成为香港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2]澳门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地区,澳门华人大部分原籍珠江三角洲。从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这样的国家战略定位有利于粤港澳青年将个体转化为群体,提供了直接的现场环境刺激。总体而言,粤港澳青年群体的分类情况符合特纳总结的内群体成员身份形成的两方面:第一,是在直接的现场环境刺激中,个体对于社会类别的当场知觉形成;第二,由于某些预设的、文化的有效分类的内化。[3]
社会认同理论是基于群体资格而形成自我概念的,而社会成员实际上有多元的社会身份。根据不同的层级划分群体,有些群体就具有了上下级关系,有些群体出现了重叠关系。例如广州的青年可以划分为中国青年、粤港澳青年、广东青年。人将自我归入哪个群体受到易取性、对比适用度以及规范切合度三种因素影响。[4]
(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社会比较
泰弗尔指出所有知识都是通过社会比较而获得,社会比较强化同一范畴内事物的相似性同时也增强了不同范畴间的差异。群体内群获得了积极特异性,因而达到了具有积极社会评价的社会认同。社会比较在社会认同的过程中就具有了两大功能:“群体成员可以获得关于信念真实性和有用性的信心;群体成员趋向于将群际差异扩大化。”[5]特纳对归类(范畴化)与社会比较两者的关系做出阐释,认为两者是相互彼此关联,对事物(人)归类是依赖于对事物所感觉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种相似性和差异性就是社会比较而来。
2019年5月5日,腾讯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新青年报告》是首份关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群体画像报告。报告显示:22%的大湾区新青年有多重职业身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企业家和技术专家成为大湾区新青年职业选择的前两位;大湾区新青年的规划性更强,在调研样本中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湾区新青年的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较多,出国旅游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学生群体中兼职挣零花钱的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大湾区新青年遇到问题勇于依靠自己力量解决的比例33%,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大湾区新青年拥有多元朋友圈比例为38%,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6]从数据对比基本上可以描绘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的自我形象,这是一群有规划、有目标,注重创新,自我要求高,多元、开放、独立自信,敢于拼搏奋斗,善于交往,注重流动的有为青年。通过群体间的比较,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对群体的认同就更高,对群体的优越感更强,超六成青年对生活所在城市表示满意,只有9%不满意。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看法为生机勃勃、开放包容、繁荣务实、发展空间大。显然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这些表现与大湾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国际化水平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等多方面的发展基础有密切关系。
(三)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的认同动机
社会认同过程还有一个重要的假设,群体成员通过选择对内群有利的比较维度进行社会比较,目的就在于提升自我的自尊需要。“个体为了维护和提升自尊,会努力在比较的维度上表现得比外部群体更加优秀,这就是积极区分原则。”[7]满足自尊的需要,不管是人际行为还是群际行为都是激发行为的内在基本需要。通过大湾区青年群体对自我画像的描绘,可以看出,这个群体确实有满足自尊的需求。
个体对不确定性的感受促使他们对某些团体产生认同,团体可以帮助他们降低或控制感受到的不确定性。以香港青年为例,香港就业市场压力大并且房价高昂,生活压力大,社会结构的流动性不强,自身的安全感和发展信心不足,但是进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可以提供好资源和政策,让香港青年降低不确定性。2018年8-10月,香港广东青年总会联同明汇智库就香港青年赴广东升学、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显示43.51%的香港青年认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会为香港带来机遇,而在广东的受访者因有内地经验,其认同度高出超两成,达到63.99%。[8]
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身份认同面临的问题
人对群体身份的认同伴随着空间和时间不断发生转变,并非凝固不变。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身份认同心理历程中,因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积极的国家战略,有稳定的“一国两制”等有利因素,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在构建过程中,也遇到了挑战和困难。
(一)典型代表特性不够鲜明丰富
泰弗尔认为社会行为基本上是处于人际行为和群际行为的两极之间,但是如何实现人际-群际行为的连续体范畴的激活,就由特纳提出的“元对比原则”解决这个难题。也就是说,该群体的典型人物特性和品质是否足够凸显会直接影响个人是否将自己归入某个群体。目前对典型青年代表选取主要汇聚在创业就业方面,典型代表不够丰富,不够突出。例如,2019年,由亿欧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起选出了54名大湾区优秀创业青年展现新时期创新典范。2019年11月17日,“我为大湾区代言”的粤港澳青年就业创业会,近200位青年代表交流各自的大湾区创业心得。显然,优秀的大湾区青年的特性仅仅集中在创业和就业方面,还无法支撑起典型人物特性,吸引力比较单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身份认同是需要树立起具有时代特色的鲜明丰富的典型代表,发挥典型示范的影响力,带动大湾区青年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方面仍要加大力度追踪和总结。
(二)交流融合深度不够
社会认同理论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不同群体改变其社会地位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认同解构。认同解构有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两种类型。社会流动认为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可以改变,边界可以渗透,个体通过努力或者现实有利的社会关系可以离开附属群体而进入到支配群体或者提升更满意的认同群体。奥尔波特认为群际接触需要有条件支撑,包括接触是建立在合作性活动进行长时间交流,接触需要有制度化保障,接触者是平等关系。[9]2017 年7月,30 家粤港澳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年社团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行动框架协议》,目的是打造青少年发展平台,推动三地青年加深交流,加强合作,从而带动粤港澳三地共同繁荣发展。2018 年 5 月,20家青年团体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创新”青年人才广州交流会合作框架协议书》,重点在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青年团体深度交流。2019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通过“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香港“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和澳门“千人计划”等重点项目,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往交流、交心交融。通过项目促进交流,使得港澳青年有机会接触内地,感受内地的历史文化,感知内地的快速发展。2016-2017年,港澳青年到内地参加交流达2000人,但真正到内地就业的人数比例不到5%,留在广东的比例也不高。这些项目受惠的青年人数有限,范围不够广泛,层次不够多样,项目间的交融度不强,交流还存在表面化短暂化,交流融合深度不够,融合的效果还没有达到高水平高质量。
(三)媒体信息传播力度不够
社会成员实际上有多元的社会身份,社会行动者会构建起多元的社会认同。到底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语境的刺激下哪些群体资格会被激发更容易实行那些群体的行为,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学者方文介绍了“如果与特定群体资格相对应的‘领域-特异’的社会知识或者社会范畴被激活和调动,就可以逻辑合理地推断他的群体资格被激活,并相应地引导和主宰后续的心理和行为。”[10]社会知识激活和群体感知与传播信息的媒介息息相关,媒体对身份认同的构建至关重要。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生长于海量媒介信息中,是网络世界的原居民,媒体影响、引导、塑造着受众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行为。Facebook、电视、报纸、YouTube 和 Google 等媒介深深影响香港青年的身份认知。“香港媒体单位的密集程度和多样性,简单方便的获取方式,最小程度的政府干涉,经济导向和吸引受众的必要,成为媒体参与政治进程的原因。”[11]媒体会考察受众如何在社会中认知自我,并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塑造香港青年心中所需的形象。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好信息传播工作是一个大课题。2017年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对近千名香港青年做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香港青年没有听过大湾区的信息。2019年,从大数据调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传播趋势之一,大湾区资讯在配合政策出台时呈现出突发性增加,但持续性不足。这样的信息发布数量以及信息发布平台对于激活大湾区青年群体还是不够的。
(四)历史因素影响至今
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之下的社会范畴就组成拥有了各不相同的社会结构。而个体就是在由历史组建的社会结构中生存,社会结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先于个体。1842年由于不平等条约香港成为英国殖民统治的地区,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葡萄牙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1949 年后,香港和内地的海关被限制,造成30年的隔断。在英国、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港澳形成了多元移民文化,在区分身份时习惯以“香港人”“澳门人”来区分。香港青年成为一个群体是生长在一定的社会结构里,对国家认同的情况,既有着青年群体的一般属性,也烙上了香港的特殊性,是伴随着香港这个地区的前世今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英国对香港地区实行了150多年的殖民统治,其实行的殖民政策改变了香港的发展轨迹,至今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实现英国的利益,港英政府提出和实行政治改革。在经济上,以殖民经济政策为导向,充分利用了香港的港口优势实行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使香港成为中国内地与西方通商贸易的转口站,建立并完善了香港的市场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去中国化,推行“重英轻中”教育,培养西方的价值观念。但在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和宗教上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给予保留,基本不干预。在殖民统治后期,培育香港的本土文化,形成独特的香港文化。在社会上,港英政府隔离政策,英国人比香港人的社会地位要高得多,形成了殖民者、华人精英、平民的社会结构。英国的殖民统治潜移默化地培育了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为主导的香港人,香港青年受其影响更加深刻更加容易形成有别于中国内地青年的群体。香港脱离殖民统治但并没有完全去除殖民统治的影响,殖民体制停止后,香港青年确实需要思考在中国文化和制度中找到新的身份定义。
三、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身份认同的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身份认同是一个大课题,工作做好了,有利于消除心理偏见、文化隔阂,突破地区界线。青年可以投身于国家发展大局中,增强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处于一个有利的发展形势中,往后发展需要政府引领、社会团体组织参与、青年群体融入多方力量投入。
(一)各级政府齐发力积极引领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国家是主导者、规划者和引领者。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身份课题中,少不了政府的积极引领,做好制度设计。其一,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不动摇,不走样,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其二,政府在制定制度和政策时,应该关注青年的成长和发展需求,适时作出调整。青年是最具创造性、可塑性强的群体,其处于求学、就业、创业、安家等多种需求和多变的阶段。细致的政策和便利社会配套让粤港澳青年真正感受到大湾区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更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让粤港澳青年对自己的身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三,建设好舆论阵地,规范媒体传播,使青年能接触到客观和正面的信息。政府根据青年群体接受信息的特点和媒体类型,主动建设多渠道、多平台、多类型的媒体,使声音广而传之。青年及时掌握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信息,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风土人情,增强身份信息刺激。其四,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国民教育内容和方法。价值观深刻地影响身份认同,而教育是处于培养青年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三地教育合作,利用教育合作的契机,优化教育教材,展开国史教育、国情教育,优化实施教育的方法艺术。
(二)社会团体组织整合资源积极参与
青年的发展和成长需要通过不同类型的社会团体组织平台提供服务支持。特别是一些文化交流项目、法律咨询项目、青年论坛方面,社会团体组织凝聚社会力量,发挥积极作用。其一,支持爱国的港澳社会团体组织成长,通过资格认证后可以让其在珠三角九市内设立办公点为青年提供服务。社会团体组织的建立可以为青年交流提供稳定的交流平台,提供支援服务。其二,必须注重提升社会团体组织服务质量,加强对团体组织的评价,注意经验总结。制定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指标可以填补目前这方面的空缺。其三,整合社会团体组织资源,为青年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当前青年交流过程中存在交流时间短、交流表面化、受众不多等问题,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提供服务的组织间融合和整合缺乏。整合社会团体组织资源,可以使青年交流更加有收益。
(三)青年理性投身于国家发展大局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一国、两制、三地的现实,青年在共同的基础上确实存在差异,甚至会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这是时代的潮流。其一,青年从思想上要理性认识国家、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地方的关系和现实,要坚持“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基础和前提。其二,加强理性沟通,增加体验。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可以通过学习、就业、旅游、安家等自身的体验去感受粤港澳大湾区的真实发展。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抛开偏见,加强理性沟通,认知自己的身份,群体的归属。其三,以主人翁身份融入国家的发展大潮中。青年可以通过官方提供的平台多关注和理解国家和大湾区的发展,将自己的发展规划融入到国家发展的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