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下旅游演艺的发展探索与研究

2020-02-22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陈建华

营销界 2020年33期
关键词:演艺事业戏剧节乌镇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陈建华

没有文化作为依托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而旅游又是各类文化展示的有效实现载体。因此,将文旅有效融合,是对旅游产业升级、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度,提升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民也在不断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旅游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欣欣向荣态势。不仅掀起“出国游”“乡村游”“生态游”等多种旅游项目,而且旅游需求也呈现出重体验、重参与、重文化的趋势,以当地特色文化为内容的旅游演艺产品无疑是迎合这一要求的最佳选择。2019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将旅游演艺转型升级的推进作为首要发展任务。并且要求旅游演艺的发展主要提升创作生产水平,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作品。同时在节目内容审核、信用体系、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管力度和监督保障。

一、旅游演艺发展:文旅产业的扩大与融合

旅游演艺实际上是人们创造性地将演出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为演出提供充足客源、延长游客在旅游场所的逗留时间、提升旅游和文化消费,从而丰富文化旅游产业价值链的一种经营思路。旅游演艺是将来强有力地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效融合、相互促进发展的最好对接点。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我国旅游演艺节目总计268台,旅游演艺场次增加至85753场,观众数量达6821万人次,票房收入达51.2亿元。旅游演艺的形式和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由最开始的单一剧场演出到现在山水实景、科技互动、沉浸式体验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针对不同的旅游目的地综合开发,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观感。

文化和旅游结合产生的旅游演艺就是让城市文化场所成为游客的目的地,让旅游场所成为文化的活动地,让旅游接待区成为文化的载体。旅游演艺中包含有当地的交通文化、餐饮文化、娱乐文化、艺术地域特色等元素直接融入游客旅游过程中的交通、食宿、娱乐、购物等方面,从而带动其衣、食、住、行、游、购、娱、导等方面的消费。不仅如此,旅游演艺还带动了文化产业在旅游市场中的探索和发展,并间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联合发展。例如许多有实力有演出经验的大型旅游演艺制作公司,具备强有力的制作团队、资源市场和异地扩张能力,受到众多投资行业的青睐。

二、国内旅游演艺的现状分析

旅游演艺往往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密不可分,中国地大物博、风土人情多彩多样,同时各地的旅游演艺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精彩纷呈的。比如去了北京,可以去北京人艺看一场话剧,去天桥看一段民间杂耍,去德云社听段相声;到了东北,可以去刘老根大舞台看一场二人转;到了广西,可以去看场“印象刘三姐”;到了广西;可以去看“印象丽江”等等。下面仅以笔者所在省份浙江乌镇的大型旅游演艺为例。

作为江南水乡典型代表之一的乌镇,以其特有的小桥流水、白墙灰瓦,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聘请台湾影视明星刘若英之后,广告词“乌镇,来过就不想离开”更是传遍各地,起到了很多的广告作用。时钟拨到2010年,正是在这一年,乌镇戏剧节进入到筹备阶段。隔年的1月,乌镇大剧院正式开工,当年的12月1日,成立了乌镇戏剧节组委会。两年之后的4月9日,第一届乌镇戏剧节在万众期待中拉开了帷幕。从开始产生做戏剧节的想法,到这个项目正式落地,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年。正是这长达8 年的思索,乌镇戏剧节只用了几年时间,就从一片质疑声中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及观众的认可和追捧。纽约时报将乌镇戏剧节与法国的阿维尼翁戏剧节和英国爱丁堡戏剧节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节。从打响知名度上来看,戏剧节给乌镇带来的品牌效应是出乎预期的,正是有了戏剧节,才将乌镇与国内的周庄、同里等其他类似古镇区分开来。从经济效益上上来看,乌镇戏剧节带来了稳定的客流量,吸引世界各地戏剧爱好者前来旅游。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每年恰逢乌镇戏剧节举办的时候,游客数量要多于景区的游客数量。从2015年开始,乌镇戏剧节已经更改为每年的10月下旬开始进行,也就是说,乌镇将从十月国庆黄金周之后的游客高峰期将一直延续到10月月底。正是在这种的思路打造下,乌镇从国内的古镇中脱颖而出,完成了单纯的旅游模式到特色文化小镇的转型。

传统的旅游模式通常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全国各地的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同质化的情况变得越发严重。作为依托旅游文化发展的旅游演艺市场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自从《印象刘三姐》火热之后,全国各种“印象**”的旅游演艺产品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产生出来,从表演形式到内容模式都极其类似,这种情况一直到乌镇戏剧节的诞生才开始发生转变,从2013年开始,乌镇旅游节就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即“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如果乌镇旅游节和国内其他古镇一般,缺乏原创精神,很有可能会创作出下一个《印象乌镇》,虽然在经济上可以给当地带来可观消息,但是乌镇的独特性和原创性就没有了,会淹没在各地“印象”的大潮中。因此笔者认为,各地的旅游演艺必须结合当地特色,推陈出新。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促进旅游演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措施

(一)思想优化,突出融合发展科学性

要想振兴旅游演艺产业,必须要有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在推动我国旅游演艺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推动演艺事业发展涉及的各个行业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出符合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开发形态,得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老百姓口碑的三赢状态。在具体实践中,要秉承中西结合、去粗取精、兼揉并济的方针,站稳国外、面向世界,不断打造出旅游演艺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推动我国旅游演艺事业的发展,首先应该立足当地,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同时向国内外先进的思想和经验取经,同时设计出与地方特色文化匹配的内容形式。既能弘扬国内传统文化,又能向外界彰显出我国的民族特色,促使区域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升的空间。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人文经济景观、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二)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弘扬当大特色文化

旅游演艺活动的土壤是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笔者认为如要要大力推动旅游演艺的进步,首先需要整合文化资源。在具体的推进中,第一要务就是对各地的特色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深入地挖掘,尤其是代表当地特色的各种文化元素,这样给旅游呈现出来的旅游演艺活动才会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肤浅的表演,要以文化内涵作为内在依托。在具体操作中,笔者建议需要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历史文化,还有当地特色的人文资源以及自然景色,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融合,深度创新,进一步放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辐射范围。

(三)旅游演艺事业的发展一定要根据时代背景,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创新,为旅游演艺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打造旅游演艺定制模式,根据来访游客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出深入体验式的活动项目。

2.引入“演艺+景区”互相融合的模式,旅游演艺及时景区,景区又处处有演艺,将旅游景区打造成演艺项目综合体。

3.将旅游演艺和文化遗产进行深度融合开发,必须以各地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及风俗习惯等多种内容作为依托,大力开发演艺活动形式,挖掘出旅游的多余旅游愉悦感,将历史元素、文化元素纳入表演体验中。

4.将科技元素融入旅游演艺当中,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AI技术的深度崛起,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要高科技技术融入旅游体验当中。通过3D动态景观,可以进一步将游客融入到真实场景中,提升旅游体验度。比如《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就较好的将VR技术带入到旅游体验中,可以将游客肉眼无法看到的场景,在大屏幕上完美地展现出来,得到了游客们的广泛好评。

四、结语

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抓住了民族文化的根就守住了我国文化的灵魂。随着地球村的形成,我们正面临着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经过摸索期,我国的旅游演艺正处于快速发展道路上,应该把握住这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要想做大做强旅游演艺,就必须要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既要吸取国外文化一些的优秀元素,更重要的是找到我们自身的特点,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演艺事业戏剧节乌镇
古天乐在中国建立100多所学校
第七届江西艺术节·第十一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演出安排表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乌镇
第8届中国儿童戏剧节7月开幕
刘孜十个最爱
在乌镇做一场戏剧的梦
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演出日程表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