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攻克最后堡垒
2020-02-22黄小军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
文 黄小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面对部分地区投入力度下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现象,面对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如何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堡垒?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拿出滚石上山、久久为功的担当和干劲,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任务抓在手上、举措落实到行动中,确保一鼓作气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中交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答卷。
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要通过认真分析疫情对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目标的具体影响,将资金和政策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向受疫情影响大的领域和人口倾斜,在此基础上逐县逐村逐户提出降低疫情影响的具体办法,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较大的问题,要加大组织力度,努力实现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吸纳当地就业。同时,还要组织好产销对接,解决好贫困地区农畜产品卖难问题。通过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对新冠肺炎等病患者家庭要重点照顾,做好因疫情和其他原因返贫致贫群众的帮扶工作,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做到应纳尽纳、兜底保障,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农村群众树立健康理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进一步强化决胜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首先,强化省市县分级挂牌督战举措。对剩余的贫困县进行集中攻坚,对未出列的贫困村进行重点攻坚,对尚未脱贫的民族聚居区进行整体推进,确保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坚决消除整县整村整族贫困,绝不让一个地区落伍。其次,坚持问题导向。逐村逐户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尚未解决的问题,一项一项整改,一户一户销号,全面干净彻底扫尾。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既要防止降低标准、搞数字脱贫,也要防止盲目拔高标准、把完成任务的达标赛搞成相互攀比的锦标赛,做到脱的是“真”贫、摘的是“真”帽,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脱贫验收、经得起国家普查,经得起党、人民和历史检验。再次,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通过加大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功能配套,做好社区治理和社会融入等工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同时,必须要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开展监测预警,及时提供针对性帮扶,防止他们再次落入“贫困陷阱”。
进一步强化贫困群众发展能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在解决好物质贫困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好精神贫困问题,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开发式扶贫同保障性扶贫相衔接,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不断提高农村贫困群众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就业素质、健康素质、科技素质、道德素质、文明素质、法律素质,真正解决脱贫的可持续性问题。这是当前推进脱贫攻坚的需要,也是实现长远发展的要求。
力戒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贫攻坚一线是作风建设的“试金石”,是党员、干部经受考验、奋进成长的“磨刀石”。而贫困地区往往既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也存在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的情况下,新老问题层出不穷,对干部的作风、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一如既往地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加强督查考核,树立鲜明的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褒奖和鼓励政治坚定、担当奉献的干部,惩戒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营造激励实干苦干、抵制歪风邪气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具体工作中,大显身手、奋发有为,尽锐出战、发起总攻,坚决按时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历史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