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信心补齐短板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2020-02-22梅长青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党校副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贫困村救助农村

文 梅长青 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党校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云南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五级书记抓扶贫,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全省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全省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累计脱贫613.8万人,年均减贫12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7.09%下降到1.32%,8502个贫困村已经出列8073个,88个贫困县中48个已脱贫摘帽。2019年,全省实现136.8万贫困人口净脱贫、3005个贫困村出列、33个贫困县申请摘帽。到2019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分别减少95%、95%,贫困县预计减少92%,减贫进度和全国基本同步,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有望如期实现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目标。

补短板强弱项

目前,全省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脱贫进度符合预期,但从阶段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全省还有7个深度贫困县未摘帽、429个贫困村未出列、40多万人未脱贫。与过去相比,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和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唯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补齐短板强弱项,才能高质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加大教育帮扶力度。加大对学生在校情况检查力度,压实学校对未到校学生的首要报告责任,对不如实报告未在校情况、未在校原因不属实的,严格问责追责,杜绝学籍在校人在外现象;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学生实现应助尽助,鼓励支持建档立卡家庭子女继续升学深造,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持续开展地区之间的“教育结对”帮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促进脱贫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提高健康帮扶水平。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质量,加强对村级卫生室的监督管理,确保村级卫生室医生配备达标、药品配备达标、服务质量提升。引导群众科学就医,既要防范群众小病大治、加重负担的情况,也要防止群众有病不看、大病久拖的情况。

抓实农村危房改造。关注房屋建设质量,逐户排查修缮加固户、兜底建房户房屋建设情况,对存在不能遮风、存在漏雨、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坚决迅速整改。研究新发现危房户的解决方法,探索通过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修缮现有公房、转换或租赁闲置农房等方式予以解决。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做好“留得住”“能致富”等后半篇文章。加强迁入地社会服务保障,认真对照移民搬迁群众需求,高质量完成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民政救助和子女入学等服务工作。做好转移就业、就近就业,确保每一户建档立卡家庭有稳定增收渠道。

确保饮水安全。加强饮水安全达标后的提升工作,关注饮水安全项目使用情况,对因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水源枯竭等影响供水项目,按项目制定供水提升方案。对工程建设标准低、水质不稳定的保障项目,制定水质提升方案予以改进。

关注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保措施,做到应保尽保。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全省通过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有效防止38.6万重点监测人口返贫和39.1万农村边缘人口掉队。

持续巩固提升教育扶贫成果。严格落实“双线十人制”“动态归零督查制”工作要求,建立控辍保学工作闭环管理机制。采用“户籍、学籍、在校生、建档立卡户”“四查三比对”工作方法,准确掌握户籍适龄学生的失学辍学情况,依法开展劝返复学工作,确保适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全面清零、动态清零。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学上。全面落实学生资助补助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应助尽助”;鼓励支持脱贫户“两后生”子女继续升学深造,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持续开展教育结对帮扶,落实好乡村教师待遇,继续选派骨干教师赴脱贫地区支教,促进脱贫地区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持续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加大脱贫地区“医院结对”帮扶力度,持续加强乡村医生管理和培训,巩固出列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不断丰富药品配备品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对大病患者加大医疗救助降低其负担。落实乡村医生待遇,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改进对患大病、慢性病人员履约服务工作,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做好疾病预防宣传发动,引导脱贫户科学就医。实施“福康工程”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确保脱贫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基本医疗待遇保障符合标准。

持续巩固提升农村危房改造成果。巩固脱贫地区农危房改造成果,动态监测危房改造质量,强化住房安全排查,提升住房建设质量,确保遮风避雨、安全稳固等基本功能。对新识别的危房户积极纳入农房抗震建设任务予以解决。及时改造因老化、灾害造成的新危房,确保长期全面消除农村危房。

持续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全覆盖排查并整改销号因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水源枯竭、水质退化等影响饮水安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构建县级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强化运行监督管理,严格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检测,全面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持续巩固提升兜底保障成果。对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群体,全面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等综合政策,加强政策衔接,做到“应兜尽兜”“应助尽助”,防止留下脱贫死角。

持续实施动态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依托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动态监测脱贫户和边缘户,重点监测因病、灾、意外事故、产业发展失败、就业不稳、收入结构不合理等家庭,实施分类管理,分析研判返贫和新增贫困风险,联动形成合力打好阻贫保卫战,动态采取临时救助、社会援助、大病救助等防贫干预措施,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特别是要在一线及时发现和救助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防止脱贫人口和农村群众因疫情返贫和致贫。

持续巩固提升就业组织化程度。持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岗位精准对接到户到人,促进贫困劳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及时就业。加大扶贫车间、创业带动、劳务协作和公益岗安置渠道的政策落实力度,促进难外出、难就业的脱贫户家庭成员就业增收。推进与东部地区转移就业合作,高质量完成劳务协作工作任务。

持续巩固提升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瞄准八大重点产业和“绿色品牌”,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大农村土地资源整合和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向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企业化的经营方式转变,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全面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持续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抓实抓细“稳得住”措施,开展搬迁点工程质量、复垦复绿“回头看”,分类处置搬迁点原旧房及宅基地,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出实招盘活搬迁区内的耕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支持企业、合作社、大户集中开发经营迁出区土地。加强迁入地社会服务保障,高质量抓好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民政救助、子女入学等服务工作。做好转移就业、就近就业,确保每一户建档立卡搬迁户家庭有稳定的增收渠道。

猜你喜欢

贫困村救助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水下救助抢险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救助小猫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