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深化中缅“胞波”情谊

2020-02-22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两国缅甸一带

文 丁 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2020年1月17日至18日,应缅甸温敏总统的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缅甸进行了为期2天的国事访问。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参加了温敏总统举行的一系列重大国事活动和交流项目,同包括昂山素季国务资政在内的缅方主要领导人进行了深入会谈,并见证签署达成29项各领域合作文件,双方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时值中缅建交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新年伊始对缅甸的出访,在中缅关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进一步推动两国友好关系更加紧密、合作空间更加广阔。

中缅“胞波”情谊:新起点,再起航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共有2200多公里漫长的边境线,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胞波在缅语里是指“一母同胞”的兄弟)相称。根据文献典籍记载,早在公元前4世纪,两国人民的先祖就打通了贯穿川滇缅印的商贸通道,公元8世纪两国著名艺术家还留下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记。中缅两国都曾创造过辉煌壮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也同样在近代都曾遭遇到严重的民族危机,先后成为西方列强宰割、奴役的对象。中缅两国面临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主义剥削的相似境遇,双方携手反抗殖民统治、一起反对霸权压迫的共同经历,以及在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后努力探索富强道路的一致愿望,深刻诠释了中缅两国守望相助、携手共进的传统友谊,生动体现了两国人民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特殊关系。中缅相似的历史记忆和所要合作的共同方向决定,两国始终将对方视为唇齿相依、互为表里的好邻居,心意相通、坦诚相待的好朋友,互惠互利、并肩奋斗的好伙伴和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好胞波好兄弟。

自两国建交以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各自国内有何变化,中缅两国都始终互视对方为国际政治舞台上可以借助的重要力量,双方均一致认为两国共同利益广泛、合作基础深厚。20世纪50年代,两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妥善处理了复杂的边界问题,成为中缅交往史上的一段美好佳话。建交70年里,双边关系历经了国际格局变动和时代变幻的考验,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两国的前途命运早已紧密相连、交融共生。目前,中缅关系坚如磐石、稳步发展,中国不仅长期保持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重要投资来源国地位,也是缅甸开展外交活动和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合作伙伴。

如今,中缅都已进入国家发展的新阶段,两国战略利益愈发契合更进一步推动彼此互为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合作伙伴。自2015年缅甸政治改革后,新成立的政府将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作为国家建设的工作重心,缅甸新政府非常清楚增强自主和永续发展能力需要与中国展开深度合作。同样,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大转折关头,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交汇时期,正处于由地理区域大国向世界政经强国跃进的关键拐点阶段,需要维护、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稳定的周边秩序。缅甸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印度洋的第一站,在中国外交经略周边和前出印度洋的战略布局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位置。由此不难看出,中缅同处发展新阶段让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站在了新起点。而随着习近平主席此访的顺利成功,推动两国深厚的“胞波”情谊在合作新平台上再出发,尤其是两国领导人就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达成新的重要共识,为实现中缅合作的广度、深度、高度同步晋级填充新内容、注入新动能。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中缅合作的路径

推动以基础设施合作为龙头的互联互通建设。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导要素,设施联通自然是决定“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关键。综合来看,基础设施是当下缅甸发展中遇到的一个突出短板和瓶颈,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例如,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中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共有104个油气开采区块,约有1.6亿桶石油和20万亿立方天然气。但缅甸由于炼油厂陈旧不堪,运输管道年久失修,油井设备正常维护以及油气储运和炼制的成本节节攀升,导致产能无法满足日常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时常出现燃料供给短缺的尴尬。虽然“一带一路”建设前期成果推动中缅在能源管道、交通运输和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取得重要进展,但离满足缅方实际需求还存在很大的缺口。鉴于此,中缅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来统筹推进皎漂经济特区、仰光新城三端支撑走廊、边境经济合作区,协调推进公路铁路、电力能源等互联互通骨架建设,既能够提升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增进双边互利合作,又可以充分发挥缅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独有的经济走廊作用。

推动以产能对接为主线的经济发展。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国尽管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在科技、资本、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已具备较为雄厚的实力积累和技术底蕴,中国在工业生产、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综合实力,已经步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中高端层次。缅甸虽然自然资源丰富、先天条件优越,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农业和矿产采掘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外贸易仍然是以初级工业制成品和低附加值的原料加工产品为主体出口货物,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方面相比中国处于更低的层次。因此,中国与缅甸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的客观差距,决定两国在开展产能错位合作、产业转移对接方面拥有巨大的互补优势和协同效应,决定两国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但可以生成“1+1=2”的加和关系,更能够带来“1+1>2”的乘数效应。因此,中国和缅甸依托“一带一路”载体进行产业对接,不仅有助于促进两国共同发展,惠及两国民众,更有利于缅甸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最大规模和最大力度的产业链、价值链重构,扭转传统以原材料出口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

推动以人文交流为抓手的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各国人民之间的充分交流和相互了解,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营造彼此欣赏而不是相互贬损、彼此包容而不是相互排斥的良好氛围。因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少不了政策对接、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软”助力。历史上,中缅边民之间友好往来源远流长,促成边境沿线“两国一家”“跨境同族”的人文亲缘特色,铸就中缅“胞波”情谊历经千年始终如一的内质品格。两国跨越千年、绵延至今的“胞波”情谊,既是维持民间往来高位运行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推动人文社会交流和双边关系发展的活力和资源。中缅可以通过联合开发、经营共有民族的文化产业资源,共同举办文化艺术展演、体育赛事活动,进而涵养、形塑两国合力共建“一带一路”的公众民意和舆情生态。除此之外,双方还同意将2020年确定为“文化旅游年”,中缅可以借此共同规划开发旅游线路,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两国人民通过旅游观光来增进彼此间的情感联系和心灵沟通。

猜你喜欢

两国缅甸一带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缅甸记忆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非常之旅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国际挑战需中美两国积极合作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