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总目录

2020-02-21李侠

社会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研究

·新时代新发展·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保障

韩喜平(2· 1)

“未来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田毅鹏(2· 8)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共享发展

——时代内涵、多维逻辑与有效路径

张喜红(4·31)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发展的新态势与当代中国的实践

蒋南平 徐 明(4·40)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税收功能

——消费税改革政策评价

马万里 俞 露(4·47)

·大家新论·

走向马克思主义:从《冬宴》到情境主义国际

张一兵(4· 1)

论相邻关系中的容忍义务

王利明(4·10)

论风险社会生成中的社会加速化

张康之(4·22)

免疫、自启免疫与自启免疫共同体:文学理论与跨学科的生命政治学隐喻

程朝翔(6· 1)

·专题研讨·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研究(主持人 赵旭东)

企业社会责任行政执法研究

赵旭东 裴 任(1· 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法律化路径探析

冯 果(1·11)

企业的食品安全社会责任及其法律化路径研究

罗培新(1·21)

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及内容分析

朱晓娟 李 铭(1·28)

东方学研究(主持人 王向远)

“味”论与东方共同诗学

王向远(2·16)

从东亚学视域看日本的倭寇史研究及倭寇文学

郭尔雅(2·27)

美国东方学与唐纳德·金日本文学研究的立场方法

冯新华(2·3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法律问题研究

论《传染病防控法》基本原则的重构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思考

王明成(3· 1)

公共卫生安全危机视域下严禁销售、食用野生动物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徐 峰(3·11)

重大疫情防控与公共危机应对研究

重大疫情社会防控:机理、功能与适用情境

谢俊贵(4·55)

注意力分配的社会逻辑

刘拥华(4·6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信息生产与媒体机制

——以大数据时代的认识论转换为视角

张钟萄(4·71)

《民法典》:思想·原则·规则

《民法典》的立法思想

王 轶(5·10)

《民法典》公平责任的理解与适用

尹志强(5·17)

《民法典》不动产抵押权追及效力规则的解释论

高圣平 罗 帅(5·27)

探索与使命:儿童文学演进的历史进程及学科研究考察(主持人 舒 伟)

19世纪英国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与20世纪以来的世界儿童文学研究

舒 伟(5·41)

当代美国儿童文学:批评与探索

张生珍 霍盛亚(5·52)

当代女性童话叙事中的魔法变形

欧翔英(5·58)

现代生活的“速度之变”与创伤经验(主持人 张 意)

打开现代艺术的“速度”之维:维利里奥艺术美学的启示

米晓雪 马 睿(6·12)

现代主义视域下的创伤小说

梅 丽(6·17)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何以发生

——一种新结构政治学的分析

高奇琦(5· 1)

中国崛起的价值基础:从民族主义到新世界主义

胡 键(1·37)

行政理性场景的交互格局:实践错位、理论偏差与未来面向

罗梁波(1·47)

推进治理进程中应当把握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刘方亮(1·60)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理论与实践误区辨析

马 丽(1·69)

国家治理中的地方机构改革

——新时代地方机构改革的趋势、差异与逻辑归因

姜晓萍 吴宝家(2·41)

基于多重场域原理的网络空间主权生成逻辑

许开轶 俞润泽(2·49)

“两个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圭臬

周 平(3·52)

动能转换: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

吴晓燕(3·59)

中国村治权威的历史演化及类型探析

——以国家—社会关系为视角

陈兰馨 姚勤华(3·69)

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理念变革

田玉麒 张贤明(5·65)

合作治理的反思性阐释:合作意涵、发生机理及政府引导

郑家昊(5·72)

国内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的文献检视与发展反思

——基于CSSCI(1998-2019)期刊数据的计量分析

马雪松 王 慧(6·47)

海洋强国视域下的省级海洋行政机构改革:回顾与展望

娄成武 崔 野(6·54)

数字时代的资本主义新变化

孟宪平(6·63)

控制、分层与渗透:中国传统饮食的政治功用

刘 佳(6·73)

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变: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拓展的战略模式

朱富强(1·77)

中国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结构分解视角

巩师恩 周湘余(1·8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享经济新模式

严振亚(1·94)

全球城市数字媒体产业集聚机理与中国路径

——基于全球数据的实证研究

解学芳 胡晨楠(2·57)

我国地方政府PPP隐性债务估算及风险评估

——基于空间计量和KMV模型的实证分析

魏蓉蓉 李天德 邹晓勇(2·66)

要素相对价格扭曲程度及其区域差异收敛性

吴武林 李顺辉 李 婷(2·75)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刘 伟 苏 剑(3·23)

国家中心城市分功能评价与测度

——基于多源采集数据

王雨飞 倪鹏飞(3·31)

高房价对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促进抑或阻碍

——兼论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效应及其调节因素

周小亮 李广昊(3·43)

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性分析框架的一种探索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拓展

周晓波 陈 璋(4·107)

运用概率统计方法研究政治经济学:随机变量的判断与选择

陈志超 陈 亮 时 英(4·117)

货币理论的反思与重建:基于信用本质观

李秀辉(5·79)

大数据算法的价格歧视问题

乔 榛 刘瑞峰(5·90)

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差异与收入不平等

——基于PIAAC微观数据

王国敏 唐 虹 费 翔(5·97)

产融结合对国有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黄 斌 冯 俭(5·108)

全球战疫背景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基于公共经济学视阈

秦立建 王烊烊 陈 波(6·24)

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

惠 宁 刘鑫鑫(6·30)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实践模式与治理机制

韩文龙 朱 杰(6·38)

美丽中国:中国版环境国家的宪法规范体系

闫 海(2·84)

刑罚变动根据与趋势的应然分析

——基于刑罚轻缓化的反思

朱建华 彭景理(2·92)

论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的合法性识别

杨 森 赖虹宇(2·105)

当代中国法治实践变迁与法理学研究转型升级

——以“中国的”法理学如何可能为视角

杜宴林 彭 军(3·80)

有限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侵害救济研究

——兼评《九民纪要》的相关裁判规则

李建伟(4·80)

论法律行为纳入意思表示的理据和意义

——兼驳意思表示衰落论

崔文星(4·92)

公司治理的性别视角:董事会性别结构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

陈 丹 李红军(4·99)

铁路提单规则的构建路径与法律适用

孙 妍(5·139)

利他合同之法定解除权行使规则研究

陈景善 郜俊辉(6·81)

刑民交叉规范本质的立法论与解释论考察

——以涉刑私募基金为考察对象

钟 凯 郑泰安(6·90)

论《尚书》“三德”思想在古代法制实践中的运用及当代启示

唐 旭(6·100)

动荡岁月的韦伯与德国社会政策的历史发展(1890-1920年)

——一种历史社会学的分析

熊跃根(1·102)

福利分层:社会政策视野下的中国收入不平等

岳经纶 方 珂 蒋卓余(1·115)

空间再造与易地搬迁贫困户的社会适应

——基于江西省X县的调查

王寓凡 江立华(1·125)

制度环境对社会组织活力的影响

——基于贵州、湖南、广东三省的实证研究

陈成文(2·115)

数据质量、前提假设与因果模型

——社会科学定量研究之反思

许加明 陈友华(2·130)

论社会救助多主体责任的定位、关系及实现

林闽钢(3·97)

超时加班强制劳动体制与工时执法革新

甘满堂(3·102)

乡村家庭秩序的伦理逻辑与现代变迁

夏当英(3·109)

共同利益、身份认同与国际合作: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肖 晞 宋国新(4·125)

结构性嵌入:下派干部扶贫的制度演进与实践逻辑

——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扶贫实践为例

张 磊 伏绍宏(4·134)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新时代公共文化治理理路

颜玉凡 叶南客(5·116)

社区公益何以持续

张必春 黄诗凡(5·122)

高危青少年抗逆力模式干预研究

——基于西北困境儿童的质性分析

同雪莉(5·130)

资源下乡背景下城乡基层治理的四个命题

贺雪峰 田舒彦(6·111)

土地制度强制性变迁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

李新平 明 亮 胡家琪(6·118)

现代化、个体化与法治

李 俊(6·127)

双层功利主义

姚大志(1·132)

路标第四维:“辩证复杂性”论纲

——兼论当代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研究的纵深取向

白利鹏 李 兵(1·138)

从需求层次理论谈共产主义的合理性

——以“劳而不获,获而不劳”与“懒惰”的关系问题为中心

田 芳(1·146)

清人经典诠释的取向及特色

——以“三礼”诠释为中心的考察

潘 斌(2·140)

善与恶的计算:为什么要做好人

朱万润(2·150)

道-弦-场对偶性研究

李贤彬 李后强(2·158)

国家治理内在原则的哲学前提反思

贺 来 彭双贞(3·118)

理性的二律背反:全球文明化的反思

速继明(3·126)

反思与自我设定

——论费希特早期知识学的基本动机与进路

汶红涛 钱立卿(3·132)

从“规律制约活动”到“活动构成规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变革

刘雄伟(4·189)

亚当·斯密论同情与正义的环境

汤 云(4·198)

当代政治哲学:后哈耶克与波普的反思

〔英〕杰里米·希尔默著 赵雄峰译(5·147)

韦伯与新康德主义:继承与批评

陈德中(5·155)

论社会科学哲学中的规律、规则与规范

——整合自然主义与规范主义的视角

徐东舜 应 奇(5·164)

天志:墨家的超越观念及其政治关切

——墨子思想的系统还原

黄玉顺(6·133)

刘向《洪范》五行说新论

任蜜林(6·148)

“无”与“无定”:老子与阿那克西曼德自然本原论比较研究

邓 锐(6·154)

庄子顺论及其治理意涵

经 纶(6·163)

百年大禹研究的主要观点和论争

段 渝(1·155)

朝鲜战争时期围绕出兵援韩问题的台美交涉

冯 琳(1·167)

民初中俄有关呼伦贝尔问题的交涉

陈开科(2·180)

青年党与国民党的明合暗斗(1946-1949)

黄天华(2·187)

清廷对金川地区苯教信仰认识过程之考察

徐法言(2·197)

美德、角色、风气:清末到五四学术思想变迁的一个新视角

王晴佳(Q.Edward Wang)(3·138)

赵宋“家神”:黑煞神源流及其与宋代政治文化关系

韦 兵(3·149)

地方勇营与晚清广东“非湘非淮”格局的形成

——以安勇为中心的考察

刘青峰(3·160)

从居民到社员:城市人民公社成员的身份认同

——以天津城市人民公社为例

王先明(4·142)

清代四川夫马局的兴革

杨兴梅(4·151)

从国民革命到医界革命:北伐前后中国医界的“革命”诉求

鲁 萍(4·162)

《新新》漫画与台湾光复初期的政治讽刺

赵立彬(5·171)

从御匪到救时:道咸之际清廷团练动员的兴起

崔 岷(5·176)

尹昌衡:一个保守主义者的革命与归隐

谯 珊(5·187)

晚清州县委员与官僚行政

——以巴县为例

梁 勇(6·170)

全面抗战初期日军对沦陷区的佛教“宣抚”研究

——以杭州日华佛教会为个案

周东华(6·181)

论国民政府司法中的美国人刑案

吕 迅(6·191)

卢卡奇批判理论在当代文化研究中的理论旅行

冯宪光 贾 冰(1·180)

五四文学论争与新文化人的中国文学史书写

王少芳 陈文新(1·189)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文学武(1·196)

对审美现代性的知识论考察

吴永强(2·164)

双主体传播格局的构建: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反腐传播研究

陈 实 陈井安(2·170)

国外政治传播中的假定影响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王 菁(3·170)

域外中国道教神话、道教传记、道教小说研究及其启示

吴光正(3·181)

遗忘与记忆:“被遗忘”的翻译家张友松研究

——基于社会与文化记忆理论

黄 娟 任 文(3·193)

词学史上的稼轩词论及其意义

孙克强 刘学洋(4·171)

客观的主观:精神分析学文论研究

赵 淳(4·180)

新西兰毛利英语文学的肇兴及影响

刘略昌(5·197)

英国东方学的学院化历程考论

——从皇家亚洲学会到亚非学院

李伟华(6·197)

·学界观察·

新时代人文社科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暨《社会科学研究》创刊四十周年座谈会综述

陈 果(1·203)

追求“横渠境界”谱写天府研究新篇

——评《天府学》

翟 琨(3·203)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