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0-02-21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时代

文 杨 晶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一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成为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第一卷、第二卷的一条红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创造更加美好明天的根本保证。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人民,就会失去生命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真挚的人民情怀。无论走过多长的路,无论走到多远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独立开篇,再次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中国人民将要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概括为七个“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新的征程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到了人民认同和拥护,经得起历史检验。实践一再证明,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然的,符合时代潮流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我们党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性修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要以实际工作和具体行动,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要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持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仅仅包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富足,居住条件、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包括文化产品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包括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优质供给,社会公平正义的推进,还要保障人民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都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我们必须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多”要求尽力解决医疗、就业、教育、养老、扶贫、环保、安全等多个领域、多个方面的问题;“更直接”要求继续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破除思想观念上的束缚,使人民群众更容易享受到民生红利;“更实在”要求既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要从特殊群体及个体的特殊性问题和需求出发,扎实、细致开展工作,让每个人都能更加体面地劳动,更加有尊严地工作,更加幸福地生活。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永远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人民群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切辉煌成就正是源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开创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每一个人都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伟业中,投入到美好家园的建设中。永远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是我们党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永远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要始终坚持好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人民的智慧、力量和实践,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是我们不断开拓进取,创造历史伟业、开创美好生活的关键。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永远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永远不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尤其是要进一步向群众学习新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发扬伟大奋斗精神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美好时代。“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开创者,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发扬伟大奋斗精神,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为我们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的明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们要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砥砺奋进、勇往直前,继续把我们的国家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群众时代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