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西畴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2020-02-21王超品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 王超品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苦干、实干、加油干闯出的一种石漠化地区敢为人先、敢开先河、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以说,“西畴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也是决战脱贫攻坚的硬核力量。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云南地区的大学生,是传承和弘扬“西畴精神”的主力军。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精神品格培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讲好“西畴精神”,就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西畴精神”融入云南高校思政课教学。
注重思政课课程内容有机衔接“西畴精神”,实现“西畴精神”的“四进”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台。应当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着重避免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孤立起来看待。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程,这些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应该与“西畴精神”紧密结合。具体结合高校思政课四门课程内容和课程属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围绕“西畴精神”的教学。四门课程各有侧重,又要形成合力,形成涵盖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主体的多元一体、辩证统一教育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过去单纯性和经验化的教学方法必须创新,尤其对于“西畴精神”的讲授,需要转变“单一”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其他学科,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形成综合型的教学方法,将“西畴精神”融入云南各高校思政课范围之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三章是弘扬中国精神。在教学中可以加强青年学生对“西畴精神”内涵和外延的了解,从深层次上加强“西畴精神”是中国精神时代体现的学习。西畴人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事,在新时代探索了“三美三宜”乡村建设模式(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宜居、宜游、宜业),建成美丽乡村682 个,获批国家石漠公园建设,石漠山乡展新颜。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发展观看待“西畴精神”,“西畴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展现了新的意蕴。“西畴精神”之所以能够享誉全省、闻名全国,靠的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靠的就是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敢为人先、敢开先河的精神品格。西畴县的脱贫攻坚就是靠着攀高不止的精神境界,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才取得巨大的成绩,让被外国专家判定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实现了脱贫摘帽。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西畴精神”的历史起源,“西畴精神”是几代西畴人同石漠化进行抗争的艰苦奋斗史。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让学生系统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与“西畴精神”的紧密结合,“西畴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在“西畴精神”融入云南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探寻适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把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不断探索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将理论讲解“西畴精神”、创造条件去现场体验式教学、情感教育法等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西畴精神”真正进入高校思政课四门思政课程的教学。
注重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有机融入“西畴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西畴精神”通过“问题式教学法”“设计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来进行。针对如何有效增强云南高校大学生对“西畴精神”的学习,一方面,结合云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给大学生讲清楚“西畴精神”形成的原因,讲清楚“西畴精神”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结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它曾是滇桂黔片区甚至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一度被认为罹患“生态癌症”,曾被澳大利亚地质专家判定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20 世纪90 年代,面对恶劣生存环境和沉重如山的贫困,西畴人民挺起不屈的精神脊梁,向大山宣战、向石漠宣战、向贫困宣战,掀起了改土、治水、修路、种树、建设美丽家园的伟大壮举,在战石漠、挖穷根、促脱贫进程中创造了“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全县共治理石漠化140 多平方公里,建成三光片区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点,得到国家水利部、林草局等10 部委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西畴县注重结合“西畴精神”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群众树立“贫穷可耻、懒惰无望、脱贫光荣”理念,教育群众、激励群众行战胜贫穷之举,干决胜贫困之事。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用生动的图片形式向学生展现“西畴精神”的丰富内涵。一方面,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讲述方式,并传承和弘扬边疆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对西畴县的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西畴精神”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和挖掘西畴县别具特色的边疆文化、红色文化,让青年学生感知并领会西畴独特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注重教学方式创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西畴精神”
新形势下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层出不穷,各种新技术轮番上场,大数据分析、互联网应用、微博微信和各种VR 技术的出现,使得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面给我们带来的不单单是教学内容的冲击,更多的则是教学方式的冲击。这与以往相比产生了两个比较突出的变化。其一,以往教育教学基本都是灌输式的,在教师和学生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其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学生得到的教育效果也显得机械化。在新形势下随着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出现,促使我们不得不去审视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当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他们遇到新的问题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查找传统的工具书和向授课教师请教,而是通过百度、知乎等搜索引擎查找并解决问题,这就使得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学生的主体性都能够得到充分展现。其二,在以往理论宣传、政治课培训等方式是最主要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然而,在新形势下各种教育类APP、教育VR、慕课等教育平台的出现,使得教育方式多元化。这两个突出的变化就促使教学方式不得不作出改变,需要去重新建立“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首先,需要在形式上,注重将“西畴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在青年学生的心目中落地生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西畴精神”演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开展。第一种是理论+研读+研讨的方式。通过给大学生推荐和阅览“西畴精神”方面的文献、资料和材料,深入了解“西畴精神”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并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的课堂理论研讨,使学生真正了解“西畴精神”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二种是实践+微视频的方式。以“西畴精神”为主题,学生们可以自己选择场景进行人物访谈,也可以安排场景进行有关题材的话剧彩排,并且让每一位学生去拍摄3到5分钟的践行“西畴精神”的微视频,使大学生在实践和拍摄微视频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了解“西畴精神”的基本内涵。通过这些课堂教学形式的展开,帮助大学生深刻了解并对“西畴精神”形成认同。注重实践,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积极践行“西畴精神”。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真正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以“社会调查活动”为主要形式。社会调查活动不仅能够让大学生通过深入西畴县去实地调研增进对“西畴精神”的学习,还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西畴精神”“进头脑”的目的。可以说,社会调查活动开展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加深对“西畴精神”理解的过程。通过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对“西畴精神”的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可以用理性认识反过来指导实践活动,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加深大学生对“西畴精神”的理解。其次,通过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特别是互联网和新媒体,持续深入地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西畴精神”的宣传工作,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西畴精神”。这不仅需要通过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建“网上“西畴精神”研讨课堂”,为更多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西畴精神”创造条件;更加需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等媒体的所有优势,开展新形式的“西畴精神”宣传学习。特别是要挖掘互联网在“西畴精神”宣传中的巨大潜能,利用网络技术,拓展“西畴精神”宣传工作的空间,创造更为新颖、有效、适应大学生进行西畴精神学习交流特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