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人民观的三重维度*

2020-02-21姜永建

深圳社会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价值群众发展

姜永建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①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6日。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延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唯物史观核心观点的基础上,立足当下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从主体力量、价值理想和发展思想等三个维度,围绕人民立场、人民幸福、人民地位以及群众路线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形成了新时代习近平的人民观。

一、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但仅仅体认到这一层次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与自然界全无意识的、盲目的动力不同,“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深思熟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2页。3。所以,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只有充分激发与调动人的能动因素,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此,在承认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的基础上,马克思又进一步确立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习近平在继承这一核心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情况,与时俱进地对人民主体地位作出了全新的概括。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5页。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站在唯物史观的理论高度,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与精准概括。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站在更为广阔的历史高度,对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予以了全新的阐释,他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这是对人民群众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双重身份的系统论述、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充分表明,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将每个人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人民群众不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主体作用,也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人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列宁曾有过较为透彻地分析,他把人民看作是“自觉的历史活动家”,强调“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②《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7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及结果就是对这一观点的最佳证明。改革亦是如此。改革就意味着要变革和推翻某些已经定型的、旧的利益关系,这必然会涉及某些集团的切身利益,遭致他们的强大阻力。尤其是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③《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70页。。如何破除这些阻力,啃下这些硬骨头直接关系改革的成败和人民的福祉。在习近平看来,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冲破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一切阻碍。因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具体而言,第一,人民群众是改革的认识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如何将这种客观成就与人民群众的主观认同统一起来,形成对过往成绩的正确认识,是继续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和中坚力量的关键。第二,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对改革发展体会得最为清楚,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必须听民声、察民意、集民智,真正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不断提升顶层设计和方针政策的科学化水平。第三,人民群众是改革的评判主体。一种思想是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或者说是否具有人民性的一个根本标志,就是看人民是否具有评判权。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只有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评判的导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能顺利推进。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创新的主体 人民群众所蕴含的磅礴力量和无穷智慧,规置了其作为社会创新主体的应然地位。发展是全人类面对的首要问题。人类一旦丧失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就失去其基本的生产发展需要。因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摆脱基本的物质匮乏状态以后,会更加关注生活与发展的品质。当前,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时代条件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党面临的最为紧迫和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习近平明确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2017年,第197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就是解决问题的药方。基于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较之于其它几个方面而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牛鼻子”。而人民作为社会创新的主体决定了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不断挖掘人民群众的创新潜能,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创新主体的积极作用。对此,习近平作过深入阐述,一方面,习近平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创造力,站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力量源泉的高度,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5页,第27页。只要我们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习近平对如何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创新主体作用也进行了深刻论述,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5页,第27页。,尽可能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选择的主体、利益的主体,有的事还要成为行动的主体和投入的主体”④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46页。。

二、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理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价值理想的形成是习近平长期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结果。人民幸福是习近平人民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理想。

(一)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人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状况。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的存在方式与发展状况也会随之发展变化,逐渐从“人的依赖性”过渡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最终摆脱人对“物的依赖性”,实现“自由个性”,即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第一,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具有内在一致性。利益与需求的满足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本动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82页。。当前,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升,相应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人民的需要也随之产生明显变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此必须寻求最大公约数,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汇聚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生活而奋斗。第二,人民幸福与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理想具有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人类解放”⑥刘向军:《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是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理想》,《红旗文稿》,2018年第3期。,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总体性价值范畴,“在价值取向上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和统摄性”⑦陈新夏:《人的发展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光明日报》,2017年9月18日。,由此决定了这一价值理想的最终实现必然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甚至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着,这一过程就永无止境。在这一终极价值理想的指引下,依据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条件,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阶段性的、具体的价值目标。人民幸福就是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阶段性呈现、是人类解放这个总的价值目标下的具体价值目标。第三,人民幸福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中,理想信念是由价值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理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两方面构成的。作为价值理想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和作为社会理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党的“初心”,共同构成了党的理想信念。在这两者之中,社会理想永远只能是手段,唯有价值理想才是最终的目的。就中国而言,无论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抑或是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只是手段,其服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人民幸福是共产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如何实现这一价值目标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马克思主义强调价值与制度不可分,因而我们决不能脱离社会制度来抽象地谈论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那么,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才能得以实现?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实际情况看,无外乎以下两种主张:一种主张是,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下追求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例如,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就持这种主张。另一种主张是,否认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试图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追求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将共产主义伦理化。例如,东欧剧变后一些国家的共产党,第二国际后期各国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等。如果说后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有存在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在中国,则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中国的近现代史警示我们,中国的基本国情告诉我们,我们绝不能走到资本主义的邪路上去,决不能幻想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追求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①刘向军、姜永建:《也谈对共产主义制度的解读》,《学术界》,2017年第5期。

首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的开辟来之不易,它不仅仅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走出来的,甚至可以追溯至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传承。这条道路将历史、现在和将来相连,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又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从本质上说,这条道路是一条指引中国走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它既打破了将现代化之路定于西式一尊的神话,又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的超越,是一条真正由中国人民独创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间正道;从价值取向上看,这条道路不仅致力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更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条真正造福于民、指引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其次,必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这样一个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在国内外舆论的助推下,如今却在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引起了猜疑。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年,第22页。。这一科学论断犹如一味清醒剂,既澄清了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疑惑,又厘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从根本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底色,向世人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和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如果我们只是在不涉及意识形态属性的一般层面谈论这一事实,并不会产生什么分歧。但是,只要涉及社会主义因素,不同意见就会不绝于耳。因为,在一些新自由主义者看来,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源在于中国搞了资本主义,改革开放证明的是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而非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国内外各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属性的议论和非议的实质就在这里,他们不愿意把中国的成功归结为社会主义。然而这种伎俩注定是行不通的。未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属性和方向,在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人民观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早在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年,第4页。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到党的十九大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综合考量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和人民需要的主观期待的基础上,赋予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鲜明的时代内涵。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人民观的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是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实践层面的具体要求。马克思指出:“一旦人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45页。马克思在这里所揭示的是人的特殊的“生活活动”的辩证法:一方面,在人的历史活动中,人作为“历史的经常前提”,总是“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即马克思强调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69页。。因而,已有的历史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于历史的发展进程之中。正是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类历史呈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另一方面,人作为“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依靠创造历史的现实条件和力量去改造自己的客观世界,“把发展自己的理想变成实现自身发展的现实”④孙正聿:《人的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做……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18~119页。历史是社会运动的过程,但本质上是人的活动史,是实现人的自身发展的、合目的性的过程。正是通过对这种辩证法的揭示,继而在全面、系统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之所以超越之前的一切思想,不仅在于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还在于明确指明了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服务人民主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的价值取向,紧紧依靠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贯穿于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的价值红线,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他旗帜鲜明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0页,第215页。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重申了党的人民立场始终不变。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出发,着重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②《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29页。,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论述从发展的目的、动力和价值三个方面科学回答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本问题。进一步讲,其核心要义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紧密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提升发展品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广泛的生活需要。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理论要赢得人民群众,必须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有联系。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代表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全人类的利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然而,人民群众对任何一种理论是否代表自身利益的判断,归根结底不是停留在“口头承诺”的层面,而是看它最终实践的结果。“发展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③习近平:《之江新语》,第116页。,只有将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以人民的期盼为准绳,不断破除“旧社会的痕迹”,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各方面都有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赢得民心、集聚民力,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伟业。否则,“如果只实现了增长目标,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7页。;二是不断提升全面发展的覆盖面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价值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抽象、玄奥的概念,而是表现为现实个体的实在利益。这要求我们既要做到发展主体的全面性,尤其要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解决好特定人群的特定困难,不能让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掉队,又要做到发展领域的全面性,在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同时,要着力解决我们在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回应人的全面需求。如果说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总体性价值范畴,那么共同富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主要价值诉求。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要实现这个价值目标,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必然要实行先富共富的策略与路径。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使我们现在拥有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迈向共同富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历史方位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妄图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水平,单凭一股主观热情,“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但这也不是说,现阶段,我们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任其发展,“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0页,第215页。。总而言之,无视目前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做超越阶段的事情,就会陷入纯粹的空想之中;模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①刘向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7期。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论意蕴 理论服务于人民群众,是理论赢得大众的关键。在众多理论中,人民群众不会无缘无故地接受某种理论。只有站在人民立场、服务于人民的理论,才能被人民群众真正地认同和接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反映在党的具体实践之中,就是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深谙其中的意蕴,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不久,就在全党范围内掀起一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种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思想意识上牢固树立公仆意识。领导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是群众路线的基本问题,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习近平在这一问题上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指出了领导在与群众的矛盾中始终处于主要方面。他强调:“在领导和群众的矛盾中,如果领导方面是错误的,群众方面是正确的,毫无疑问,领导是主要矛盾方面;如果群众方面是错误的,领导方面是正确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在领导,在于领导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没有到位,在于领导的工作措施不适应于群众”②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532页。。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放下官架子,真正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群众,尤其是对困难群众更是要“高度关切、高度关爱、高度关心,想尽办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③《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第128页。。二是要在行为态度上主动向群众学习。践行群众路线需要在思想层面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但又不能仅仅停留于思想层面,更需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为此,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论断。这一论断是群众路线在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好这一思想,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态度,即“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7页。。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的主渠道就是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习近平要求,“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⑤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3页。,真正了解“人民要怎样”的价值诉求,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进行主动调研,真正做到听真话、察真情、获真知、收真效,坚决防止以“为人民服务”为幌子的“替民做主”行为。三是要在体制机制上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制度。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传家宝,要想做到长久坚持和落到实处,就必须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制度,尤其是民意表达机制。因为“政策是否反映公众的需求和意愿,并不取决于决策者的愿望,更不取决于决策者的自我宣示,而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一套通畅地传递民意的表达机制和体现民意的决策机制”⑥俞可平:《民主还是民粹--中国的民意政治》,《南国学术》,2014年第1期。。只有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健全民意表达机制,党和政府所作的决策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群之间的联系才能程序化、常态化、长久化。

猜你喜欢

价值群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一粒米的价值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给”的价值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