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扬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 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2020-02-21史晓宇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云南师生

史晓宇,诸 芳

(1.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云南 昆明 650092;2.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南迁到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于1938年4月西迁到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三所大学北归平津,各自办学。西南联大,这座在抗日烽火中联合组建的高等学府,在短短8年时间里,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筚路蓝缕,不仅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奇迹,更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2017年1月,李克强总理参观西南联大旧址后指出:“西南联大在极端艰难困苦中弦歌不辍,大师辈出,赓续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传承了民族精神。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一直以来,众多的海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孜孜不倦地探寻西南联大取得伟大成功的奥秘。有学者认为是“教授治校”的原则和独具一格的委员会治理模式;(1)史晓宇:《西南联合大学内部治理中的“委员会治理模式”》,《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第81—89页。有学者认为是“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和“刚毅坚卓”的校训;有学者认为云南人民对联大师生的敬重仰慕、接纳包容也至关重要,(2)云南省档案馆编:《档案中的西南联大》,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年,第2页。等等不一。这都为西南联大的巨大成功做了很好的注解。然而,我认为,最不容忽视的是西南联大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期间考察调研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了解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光荣历史,并作出重要指示。习总书记指出:“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深刻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深刻揭示了西南联大取得巨大成功的至简大道。回顾联大的办学历史,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理念和实践行动始终贯穿其中,在中华民族多难的岁月中熠熠闪光。

一、爱国宣言:担当使命,文化救国,必胜信念

1938年,由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进逼,为了保存国家文脉,三校由长沙继续西迁入滇。伴随联大始终,西南联大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理解一直充溢着抗战必胜的信念和决心。(清华)梅贻琦常委坚定地认为,联大的责任是要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跟打仗一样艰巨和重要。(北大)蒋梦麟常委的文化坚定在笔端流露,“中国所走的路途相当迂回,正像曲折的长江,但是她前进的方向却始终未变,正像向东奔流的长江。……它日以继夜,经年累月地向东奔流,在未来的无穷岁月中也将同样地奔腾前进。不屈不挠的长江就是中国生活和文化的象征”(3)蒋梦麟:《西潮与新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8页。。(南开)张伯苓常委的激昂陈词,“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4)张伯苓:《南开大学被炸毁各方深表痛恨》,《申报》1937年7月31日,第4版。何以在自身性命难保的时候还要进行万里长征,保存文脉?就是坚信我中华五千年文化是民族壮大的力量和源泉,只要保护好文脉,中华民族就有生生不息的强大生机;就是坚信中国人民的抗战总有胜利的一天,要为胜利到来的时候提供大量优秀的国家建设人才。

在当时的战争态势下,中日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悬殊,持投降主义态度的政客和学者不乏其人,持悲观论调和对未来迷茫不清的人也不在少数,在这一历史选择的岔路口,西南联大毅然决定分三条路线迁滇,是师生们对办学救国的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曲校歌《满江红》,展现出西南联大师生壮怀激烈的殷殷爱国情、拳拳报国心。“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1 总览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8—39页。。在被日军摧毁的断壁残垣中,西南联大师生的爱国精神始终屹立不倒。他们用西迁的行动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是铮铮的爱国宣言,既稳定了当时的民心,又向大家昭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明天和希望。

二、救国之道: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国储才

在迁滇的三条路线中,湘黔滇旅行团徒步经湘西、贵州到达昆明,是最艰巨的一条路线。师生们风餐露宿、翻山越岭,体力和意志均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但是,他们却把艰苦的长征走成了“文化苦旅”,一路上采集标本、考察地质、收集民歌民谣、创作美术作品等,积极进行社会实践。中文系学生刘兆吉根据路上所见所闻,写成了《西南采风录》一书;闻一多先生沿途创作了十多幅写生画;生物系的李继侗、吴征镒先生带领学生采集了许多过去三所学校从未收藏过的动植物标本;曾昭抡和理工学院的同学指导所经矿区的矿工进行冶炼;地质学家袁复礼向学生现场讲授所经地区的地质地貌,就像带领大家进行地质野外考察一样。师生们沿途还收集了200多首民歌民谣。

“刚毅坚卓”的校训,完整诠释出西南联大爱国的浩然之气与磅礴力量,这是西南联大师生们在面对强敌入侵之时,对于国家、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所焕发出来的气节担当、意志品质和价值准则:通过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士不可不弘毅的任重道远,穷且益坚的青云之志而达至人格卓越、学识超卓。尽管当时云南给予了西南联大极大的支持和倾心呵护,但西南联大物质上的艰难困苦依然巨大:漏雨漏风的教室和宿舍、简陋的教学设备、生活异常艰辛,然而师生们置艰难困苦于不顾,埋头教与学,专心研究学问。林语堂先生曾发出“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的惊叹。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载,“本校播迁来滇,三校旧教员大多随校南来,虽在颠沛流离之中,并受物价高涨影响,几至饔飨不继,然对于学术研究,仍一本旧惯,不稍怠懈。”(6)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1 总览卷》,第 9页。1940年10月,日军占领越南河内,为破坏“滇缅公路”这一战略物资运输唯一的国际大通道,加大了对昆明的空袭力度,跑警报成为师生们的日常活动。但他们在日机频繁轰炸下仍坚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学校决定:“如遇有空袭警报时,应一律停课疏散,于警报解除后一小时内,仍照常上课。”(7)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2 会议记录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正如郑天挺先生在《滇行记》中所说,“在抗战期间,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不能亲赴前线或参加战斗,只有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坚持谨严创造的精神,自学不倦,以期有所贡献于祖国”(8)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1 总览卷》,第83页。。钱穆先生曾说,“我之稍有知识,稍能读书,则莫非因国难之鼓励,受国难之指导。我之演讲,则皆是从我一生在不断的国难之鼓励与指导下困心衡虑而得”。(9)唐端正:《中华民族不亡、先生精神不死——敬悼钱师宾四》,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编:《诚明古道照颜色——新亚书院55周年纪念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出版社,2006年,第87页。可见,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凭借以身殉学的决心,维持文化的责任感,于战火中继续传道授业,已经自觉地把自身的命运、学校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文化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是以这批爱国知识分子,在频繁的空袭之下,维持着教育秩序依然运转,弦诵依然不绝。据统计,西南联大为躲避空袭,先后6次修改上课时间,9次调整常委会开会时间。空袭之下,并没有失败主义的萌发,也没有一蹶不振的气氛,反倒是学术之光不灭,弦诵之声不绝。在习以为常的跑警报恶劣环境中,即便是在躲避空袭的间隙,没有桌椅和灯光,西南联大常委、北大校长蒋梦麟陆续写成日后成为一部名著的《西潮》。数学领域的华罗庚、陈省身,物理学领域的周培源、吴大猷,化学领域的黄子卿、张青莲等著名科学家,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大量发表于《自然》、《科学》杂志。人文社科领域,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唐诗杂论》,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新诗杂谈》,钱穆的《国史大纲》,冯友兰的《新理学》,金岳霖的《论道》,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经典著作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完成的。

“西南联大的八年,最可贵的是友爱和团结。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三校之间均如此。”(10)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1 总览卷》,第 83页。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高校尽管在办学理念和领导风格上不尽相同,教授们的个性也非常突出,局部利益不可能没有冲突,但最终却能求同存异,团结协作,把家国情怀和人生价值熔铸于一炉,与抗战相始终,最终胜利北返,实现报效国家和民族的理想,“爱国”是三校师生的最大公约数。陈岱孙先生撰文认为,联大师生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信念永不动摇和对国家民族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曾启发和支撑了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师生们对敬业、求知的追求。(11)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师生团结协作,严谨治学,既是爱国主义精神使然,又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这样的友爱和团结中,西南联大培养出了大量人才。据统计,就读于西南联大的学生8000余人,毕业3882人。期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3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名师巨匠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栋梁之才,为中华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等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报国之义:投笔从戎,奔赴前线,不畏牺牲

在中华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西南联大一些学生毅然投笔从戎,效命疆场,共有过三次学子参军潮。有记载的从军或离校参加抗战工作的学生就有1100多人,抗日从军学生834人,占学生总数的近1/7。他们以知识和技术服务抗战,在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中美空军中担任翻译等专业工作,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成为盟军协同对日作战的重要组成力量。梅贻琦校长的独子梅祖彦和女儿梅祖彤也应征入伍。14位西南联大的学子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献出宝贵生命。1941—1945年,后方大学生被征调为翻译官的约4000人,其中西南联大学生约400人,占10%。1945年7月6日,美国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区对美国抗敌战争的支援,总统杜鲁门下令给在中国战区做出卓越功绩的人员授以铜质自由勋章。52名受奖的上尉翻译官中,有梅祖彦等12名西南联大学生,这说明了西南联大的军事译员在二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效国之地:扎根云南,情系三迤,学术兴邦

西南联大师生们为改变云南落后的面貌,加强云南的地方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对后世的发展依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他们参与云南地质矿产调查、抗疟工作、煤化工和酒精等抗战能源生产,参与云南滇池开发规划、农业科技研究及开展云南植物调查、民族调查、人口调查、农业普查、考古研究、师资培训等。1938年,为了开发云南省水力资源,西南联合大学先后与当时的资源委员会及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合作,组织“云南省水力发电勘测队”,由西南联大工学院院长施嘉炀负责指导。数年内共勘测云南省境内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南盘江及伊洛瓦底江的26条支流的水力资源。仅1940年7月至1942年3月之间,施嘉炀就先后四次赴腾冲,近200天的时间参加水电站的建设。1938年冬,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农研所的姚荷生随云南省建设厅组织的边疆实业考察组到西双版纳车里(今景洪)、佛海(今勐海)、南峤三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经济调查,以便为开放边疆提供参考。姚荷生在任务结束后,独自留下继续做当地傣族的民族社会调查,根据他的笔记整理出版的《水摆夷风土记》,具有民俗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多重价值。

而在春城昆明,一时大师云集,群贤毕至,读书人成群,他们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奋斗力量,带来了崭新而崇高的思想境界,极大地陶铸了云南的文化风气,启迪了民智。彼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宜良岩泉寺撰写后来蜚声中外的史学名著《国史大纲》;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昆明写就闻名遐迩的社会学重要著作《禄田农庄》、《内地农村》,参与开创中国社会学人类学中光辉灿烂的“魁阁时代”……为补教室和图书馆的不足,西南联大学子常常在联大附近的许多大小茶馆里,点一壶茶,一待就是一整天,看书、写作、讨论、玩桥牌、朋友小聚。在北返之际,为报答云南父老乡亲对联大的养育之恩,西南联大把师范学院留于昆明,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对云南的基础教育水平提升功不可没。

西南联大扎根云南,研究云南,服务云南,真正把学术和研究写在云南的大地上。据统计,1941—1945年教育部连续举办五届学术研究评奖,西南联大共获奖33项,其中扎根于云南本土有关的研究项目获奖7项,约占获奖总数的21%。分别有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总之,西南联大对云南地方的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全面促进了云南社会发展的进程。

抗战胜利,三校北返之际,勒石立碑,以志纪念。冯友兰先生所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深沉而厚重的爱国精神掷地有声:“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12)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1 总览卷》,第 284页。碑文充满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壮志豪情和坚定信心。

抗战结束后,西南联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以贯之,师生们积极参加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斗争,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在这场斗争中,在昆明爆发了被誉为新的“一·二九”的“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西南联大学生潘琰、李鲁连等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被特务暗杀后,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13)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7页。,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亦被特务暗杀。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气概,唤醒了更多的人积极投入争民主﹑反内战的伟大斗争,为缔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和社会不断前进。

新中国成立后,毕业于西南联大的科学家们凭借自己深厚的学术造诣、宝贵的学术资源、宽广的科学视角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新中国的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他们有的放弃优裕的生活,扎根大漠,研制大国重器,奠定了新中国坚实的国家安全力量;有的为缩小祖国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增进科技文化交流殚精竭虑。在各条战线上,西南联大的师生都以精湛的学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强国之柱:爱国为民,赓续文脉,文化自信

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悲歌向前、读书救国的历史让我们铭记,爱国就是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80多年过去了,西南联大已经走进了历史中。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因此,历史应该被后人铭记。西南联大不但谱写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而且铸就了中国历史上一座精神的丰碑。它不仅为中华民族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它在艰难困苦中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坚守与担当将永远存留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融会交辉,共同丰富中国民族精神,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14)2015年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2015年12月30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30/c_1117631083.htm,2020年3月9日。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它来自于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更来自于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仍然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成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接力赛,必须要在西南联大等历史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爱国主义的营养,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既要立足民族,又要面向世界,在吸收外来文化、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不断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云南师生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云南邀您来“吸氧”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