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西学中”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20-02-21王秀红高彦彬修青永黄东明周红梅王小年

医学教育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西学中医药培训

王秀红 王 蕾 高彦彬 修青永 黄东明 周红梅 王小年

(1.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2.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院部,北京 102600;3.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科教科,北京 101100;4.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院部,北京 100076)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就号召西医学习中医(以下简称“西学中”),鼓励西医人员参加“西学中”班,用中西医两法治病。1955年,我国开办全国第一届“西学中”班,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1-2],我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均为“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的典范。2016年,习总书记强调,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也明确指出,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攻读中医专业学位,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

据调研,目前我国基层中医药人才严重缺乏,整体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低下[3-4],因此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已经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西学中”培训不仅是一条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有效途径[5],也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6]。为了深入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及北京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促进中医药教育更好地服务中医药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西学中培训[7-9],调研也发现,北京地区多家单位也在积极开展西学中培训,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及北京中医药学会等,为北京地区的中医药人才需求提供了支撑。自2016年开始,首都医科大学充分发挥中医药教育资源优势,创新“西学中”人才培养模式,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指导下,与北京市大兴区、通州区和丰台区卫健委及其相关基层医院合作,已举办了三期“西学中”培训班,开展了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现将培训取得的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 培养目标

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与西学中特点,通过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使学员较系统掌握中医理论知识,树立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的临床思维,能够理解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及防治原则;正确分析临床疾病证型,方药选用符合中医理论,中医术语表达正确、规范,使临床医生融合中医与西医优势,具备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及研究能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中西医贯通的西学中人才。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凸显我国的医疗服务特色,也能缓解基层中医药人才不足的难题,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 培养方案

采用调查法、研讨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制定了西学中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机制方案,请相关专家进行了研讨,并对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经过一轮实践后,根据发现的问题,再进行研讨、修订,最后形成规范的“西学中”培训方案。本方案主要以中青年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培养对象,采用集中学习中医学理论和个性化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训。全学程为2年,总学时不少于850学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年)为基础教学阶段,进行中医药理论知识系统化、规范化培训,主要学习中医基础和临床等相关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等课程,并开展中医药研究进展讲座课。第二阶段(1年)为临床实习阶段,采取个性化培训法,即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充分征求学员的意见,根据其从事的相关专业分别制定针对性的实习计划,以达到个性化培训效果。临床实践采取多元化综合性考核模式,内容包括学员日常学习表现(15%)、学习实绩(跟师笔记15%);跟师医案10份(20%)及不少于5000字论文(50%)。全部理论课程考试、考查及格,临床实践考核通过者,可颁发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研修学院“西学中”班结业证书。

3 师资队伍及实践基地

首都医科大学师资力量和基地实力雄厚。本培训班为学员配备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理论课是从学校中医药学院和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遴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授课,并且开展基础教学的教师也具备执业医师执照并在长期在临床出门诊的教师,教学效果优秀。临床指导教师是从附属医院遴选的具有副主任医生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他们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实践基地为学校的19所附属医院,这些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根据学员的专业主要安排其在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及其他综合医院中医科跟师实践并接受考核。

4 培训效果

4.1 提高了“西学中”人员中医药的知识和技能

第一期“西学中”培训班中54名学员有39名坚持完成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并通过考核获得结业证书。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经过为期两年的培训,使“西学中”人员较系统地掌握了中医理论知识,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痰饮、瘀血等概念有了深入认识,提高了中西医结合的整合辨证思维,具备了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及研究的能力,在临床工作中能够辨证分析,并合理使用中成药,部分人员还能够相对独立的开具汤药处方及开展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在理论学习、名家讲座过程中,使学员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难治或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心衰、急性胰腺炎等具有明显优势,能增强其临床疗效[8],今后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认真钻研,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才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4.2 搭建多模式学习平台,推动基层医院发展

在“西学中”人员临床实习阶段,采取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学员定期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中医内、外、妇、儿、针灸等科室跟师临床实践,另一种方式是带教老师到基层医院出门诊带教指导,开展门诊治疗、教学查房和专题讲座及病例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带教工作。指导老师各有特色,专业指导,精准培养,培训学员珍惜跟师实践的机会,在临床实践中领悟中医精髓,把握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规律和特点,如学员跟师学习运用中药辨证分型分期治疗非化脓性乳腺炎,本病病因不明,西医采取抗菌抑炎治疗,严重者可手术切除,但存在术后复发率较高等问题[10]。中医治疗当分期辨证论治,早期多属邪实,未成脓者以消散为主,热证选用瓜蒌牛蒡汤加减,寒证选用阳和汤加减;后期脓溃兼有正虚,可托里透脓,祛腐生肌,如选用透脓散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因此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治疗相关疾病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信心,提高疗效。另外,带教老师还指导学员发表论文及科研课题的申报等工作,两年来,39名学员撰写了39篇中医药相关综述和论文,已正式发表3篇,获批中医药相关课题10项,其中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并且为医院向中西医结合方向的转型提供了人才储备。

5 “西学中”培训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5.1 进一步完善“西学中”培训体系

日前,国家卫健委、国中局又联合发布文件,对于“西学中”的人员,要求“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2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的,……既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此文件的出台,使“西学中”培训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因此,在此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西学中”培训体系,如进行分层次培训,开展1年或2年的“西学中”的培训班,2年的培训班适当增加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内容以达到文件的要求,建立稳定的实习带教基地,完善理论及临床实习的考核体系。另外还要创新“西学中”培训方式和手段,运用“互联网+”等教学手段等方式[4],开展线上和线下的多模式培训,建立符合新时期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的“西学中”培养模式。

5.2 量体裁衣,为每个学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由于临床医生工作任务繁重,利用周末或晚上时间进行在职学习,故对中医理论研习不深入,缺乏深刻认识,中医临床辨证还不能应用于临床。另外,有些学员学习兴趣不浓,缺乏主动性,没有真正体会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大部分人员还不具备独立开汤药处方的能力。因此,即使两年的集中培训结束,后续还要结合自己临床方向,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在目标的指引下,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联系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除了第一阶段的集中培训学习外,今后还要深入研读《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条辨》等中医经典著作,在读中医经典时,遇到晦涩难懂之句,要反复研读,勤于临证,才有所悟,才能真正学懂中医,对临床才会有所裨益。

5.3 邀请知名专家,在学员所在医院建立名中医工作室站

学员所在医院要重视西学中人才培养,继续邀请中医专家继续定期到基层医院进行门诊、教学查房及开展病案讨论等,建议在基层医院成立“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形成专家带教小组,并根据疾病中医诊疗规范,制定治疗常见病各个证型的协定处方,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学会灵活辨证加减用药处方,指导学员在临床实践中体会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并培训其熟练掌握中医特色技术,如针灸、小儿推拿、拔火罐、刮痧、穴位敷贴等,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医生通过运用中医知识和技术治愈或减轻了疑难重病,有助于学习中医的兴趣和动力。

综上所述,首都医科大学为基层举办“西学中”培训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基本模式也已形成。今后我们还要做好顶层设计,不断修订和完善“西学中”培养方案,完善继续教育体系,为“西学中”培训提供更好的实践条件,有效地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工作,为“西学中”人才在基层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贡献,为贯彻国家健康2030纲要在基层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更好地服务于首都人民。

猜你喜欢

西学中医药培训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康熙皇帝的西学教师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孤本《性原广嗣》与西学之影响
西学大家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