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伦行(一)

2020-02-20段艳丽

世界文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丽兹房子

段艳丽

去英国前在网上订了丽兹的房间,快到赴英的日子,她主动来信说会去车站接我。我很感激,因為这本不在她的职责范围内,否则我还得预约叫出租。初到陌生的国度,身处陌生的文化,有人能帮忙心里就踏实很多。飞机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落地没多久,就收到丽兹的短信,说是从网上查得飞机已落地,问买的几点的大巴票。我在车上时,她还发来短信,抱歉说有可能自己会迟到几分钟,因为周末堵车。结果她到了,我们的大巴却晚了一个小时。她说没关系,她会去自己最喜欢的咖啡店等我。体贴的人就是这样,总是在轻描淡写中减轻对方的内疚感。终于到站了,她一下子就认出了我,抢着帮我提行李箱。她本人可比照片上显得年轻、漂亮。一般人在网上都会放自己最美丽的照片,而丽兹故意用一张显老的照片,可能是为了让客人放心吧?我当初不就是想找一个老太太做房东嘛。

到家,丽兹介绍房间的布局。不大,但舒适,典型的英伦风格。一楼主要是客厅、餐厅和厨房,二楼三个卧室,外加一个卫生间。(后来才知道,大部分英国人的住房都是两三层小楼,一楼主要是厨房、客厅,卧室基本都在楼上,因为一楼比较潮湿。)房子后面有一个小花园。英国一般人家的花园都不大,她的花园也很小,里面有烧烤架,散落着几把椅子。沿墙种了各种各样的花:玫瑰、茶花、芦荟等,大多过了花期。丽兹喜欢在花园里晾晒衣服,她说不怎么用烘干机。我深有同感,一边帮她收衣服,一边说:“是啊,这样衣服、床单上就会有阳光的味道。”她打开厨房里的橱柜,瓶瓶罐罐摆了好几排,各种茶,问我要哪种,我说还是尝尝你最喜欢的吧。没太明白到底是什么茶,只是一种怪怪的味道,嘴里言不由衷地敷衍道:“很好。”但心想以后再也不会喝了。客厅摆了一圈布艺沙发,木地板上铺着柔和的地毯,地毯之上又加了一张漂亮的、厚厚的圆地毯,使房间更显温馨。壁炉前摆着一些小摆件,还有一些散落的鹅卵石,可能是在哪里游玩的时候捡回来的。壁橱上的木格子里摆着家人的照片,主要是儿子女儿和孙子孙女。我们端着茶在客厅里聊天。她是退休教师,曾教16—19岁的孩子们家政课,如何做饭、如何收拾房间,如何为人处世等。退休后她还去特殊学校做过志愿者,帮助残疾孩子们,称赞他们可爱极了。她的儿子是一名音乐教师,尽管薪水不高,但乐在其中;儿媳挣的钱要比儿子多多了,但他们很满足现在的状况,因为彼此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女儿在埃大读完了博士之后,在南安普敦大学教市场营销,但热爱美术,丽兹房间里挂的都是女儿的作品。

丽兹现在与丈夫处于分居状态,有一天她告诉我她要去见她丈夫。回来后我问她:“一切还好吗?”她说还好,我又问出了心中疑惑的问题:“你会与他离婚吗?”丽兹神色略带凝重地说:“我们有共同的、很优秀的儿女,还有那么可爱的孙子们,我们有许多共同的美好的回忆……”但是有一天当我们在家里聊到爱情婚姻的时候,她非常赞成婚前同居,说,如果当初更了解她丈夫的话就不会嫁给他。看来这婚姻曾带给她伤害,若要分手也让她纠结。丽兹五年前买下这套房子,买的时候花了20万英镑,现在略微上涨了一些。她退休前在学校里是高级教职,年薪大概45000英镑;她的儿子大概会是31000英镑的收入,因为儿子只想教书,不想走仕途。丽兹说她的日常开销每月也就五六百,钱用在吃上的不多,旅游占去很大一部分。她喜欢旅游,冰箱上贴满了各国的冰箱贴,都是她去过的国家:法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印度、土耳其、柬埔寨、越南、泰国……我问她最喜欢的国家是哪一个,她说是土耳其。她去过几次土耳其,觉得在那里有种回家的感觉。我又问,在她在所接待的各国客人中,她最喜欢哪个国家的人?她也回答说是土耳其人,“他们很幽默。”她也喜欢西班牙,准备再次去旅游,为此正在努力学习西班牙文。她报了一个付费的西班牙语班,老师是西班牙人,只有四个学生,她与其中的一个女士结成对子,每周来家里练习两个小时。我在楼上,时不常听到她俩哈哈大笑。她俩一边练习,一边也就顺便解决了午饭。两个人轮流请饭:这周你带饭来,下周我就在家准备,互不相欠。我开玩笑问:这个语言班有考试吗?她们说没有,主要练习口语,旅游的时候能交流就行。

丽兹还报了一个手工班,学做木工活。从最初选材、劈柴、打磨到镶嵌都要学。我见到她做的小巧的木架子,放在厨房里,可以挂一些酒杯。她还给我看了她做的长条板凳,有一种朴拙美。目前她正在做的是给孙子在汽车上用的一个小椅子。对儿孙的爱,中外老人都是一样的,亲手做的东西总是更多含有爱恋与深情在里面。晚上她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钩织着一些什么,米色和枣红色的线团随意堆在沙发上。想起在美国的时候,看到生活优渥的朋友詹尼竟然用织布机练习织布,想来她们享受的是那动手的制作过程,过一种远离机械文明的丰富的生活。“另外,很环保啊。”她说自己非常具有环保意识。我记得我当天到的时候她提到市里有些环保人士在集会,她很赞赏,“他们做得对。”她开车带我去买菜,拿了两个大塑料袋,她一个,我一个。后来我搬走的时候她就让我拿走那个袋子,嘱我去超市买东西就带上,不用再花钱买,可以少用塑料袋。她的环保体现在各种日常生活中:她喝的是瓶装奶,有人负责送到家里,一周两次,顺便把喝完的瓶子回收。这样的奶很新鲜但也稍贵。她基本不会从超市买塑料桶装的牛奶,因为世界上白色垃圾太多了。

丽兹喜欢运动,尤其水上运动,喜欢划独木舟、游泳,现在天凉了就不去了。她还喜欢徒步,走路也是大步流星。有一次她邀我跟她的朋友们去看电影,我得紧走才能跟上她的步伐。到了影院,大家纷纷掏出7英镑给负责买票的人,亲兄弟明算账。这些朋友们大多也是像她一样已经退休或行将退休的老太太们。其中最大的71岁,最小的也快60了。她们穿着各異,形象纷呈,有不修边幅的,也有画着精致妆容的。最后来的女士,高个,轻盈,穿一身黑,背个黑包,淡黄色短发随意四散在耳旁,显得很干练。丽兹介绍说,这是她们里面最年轻的,在医院工作,尚未退休。她也是她们中最勇敢的,一个人去了世界上很多地方。

昨天,丽兹说去陪一个老人打牌。她说只是因为这个老人在网上发布消息说,自己一个人无妻无孩,很寂寞,邀请别人来他家打牌。丽兹就报名了,将这件事列入每周的行程表中。我问她:在英国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吗?她说没有,除非你自己愿意。比方说她就在母亲生病的时候前去伺候,那是她自愿,没人强迫她。子女长大了,分散四方,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不可能围在父母身边。她女儿开玩笑提醒她:“你可别也期待我对你做同样的事情呀。”我在路上碰到丽兹的邻居。她说她90多岁的母亲病了要送去看护中心。我也顺便问了同样的问题:你们有照顾老人的责任吗?她说:“我们会的,我很愿意。但是我有工作,有自己的家庭,母亲病了,送去看护中心会得到更专业的照料。”我问,那么谁会出这笔钱呢?她指了指身后:“我们会卖掉母亲的房子。”

每当夜幕降临,简单的晚餐后,丽兹一定是坐在电视前消磨时光,隐见其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下是不得不面对的寂寞。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丽兹要尽可能用各种活动将时间填满,努力把生活过得丰富一些,是想赋予生命更多的意义。

一波三折租房记

在丽兹家是定了一周住宿,我们相处得很好,丽兹说我可以住到下个月20号,然后家里来人,我就不能住了。我当然喜欢住在她这里,安心,舒适,一切都是我喜欢的样式:大花的窗帘,靠着窗户的小拐角处是不大的写字桌和一把椅子。对面是双人床,条纹格的被子。房间里还有个五斗橱,一张倚墙而立的穿衣镜。房间不大,功能齐全。但我是要长久住的,所以还不如早点找房子。

丽兹主动帮我发布了租房信息,有两处有回音。她开车带我去看了一处。高档社区,房间大,花园、客厅、厨房、卧室都大,这个名叫凯特的女主人有点南美人长相,具有南美人特有的热情,说话声音也大。她带着一个14岁的儿子住,有另外一个房客,是来学语言的外国留学生,还有两条狗。我们去时,她正请了人帮她打扫卫生、做家务。凯特说她不怎么做饭,并开玩笑说希望我过去后可以做做中餐。我和丽兹楼上楼下看了一圈告别出来,临走时凯特让我5点之前给她回话,因为5点钟还有人约了看房子,如果我定了,她就不让别人来了。我一直在犹豫,主要是这家住得比较远,还得倒一次公交车。但是想着一个月500英镑的房租也还算便宜,脑子一热,快到5点的时候打电话给凯特说决定租她的房子。放下电话,心里还是不踏实。在学者群里问了问,有两位老师回答说是有点远,选房子要么离市中心近,要么离学校近,否则不方便。另外,学校乘坐公交车没有免费卡,也要掏钱;纵使办卡,一周也得15英镑,加起来也都60英镑了。再加上马上就到冬季,天黑得快,坐车也不安全。思虑再三,决定反悔。下楼去找丽兹说,她正在看电视。我忐忑地把想法告诉了她,她说这样做不好。但是我强调我的脚不适合那么远的距离(临来之前轻微骨折)。丽兹说这个电话她不能打,只能是我自己打。我上楼来给凯特打电话,说了我的意思,她非常不满,态度很强硬,她的理由同丽兹一样,说由于我,她推掉了一个潜在的租户。另外,她说坐车也方便,不用走多少路。而且,住在市里面有什么好?那么吵!我心想,你有车当然你住哪里都不是问题,可是主要靠两条腿的我可不行,所以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道歉又道歉。她挂了我电话,可能打给了丽兹。一会儿丽兹发来短信说:凯特让我赔付她15英镑,因为她今天晚上一直在忙着准备与我签的租房协议,我白白浪费了她的时间。我心里想:你租给别人也得准备这个协议啊。但嘴上没敢说。只要能退这房子,别说15英镑、就是50英镑我也给了。我回复丽兹说没问题,抱歉让她卷入,给她带来麻烦。丽兹回信说,我们彼此之间要画一条界线,推荐我去一些租房网站上看看。我立刻感觉她的热情消失,不准备再插手帮我找房,心里很难受。外面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雨了,细细潺潺的雨声,敲打在斜斜的屋檐上,这一片维多利亚式的联排别墅就这样静默在雨中。而屋内的我愁绪满怀,觉得远离家人,如此孤单。这件事真的给了我一个教训,虽然没签协议之前当然可以改变主意,但我为自己的出尔反尔汗颜,我们经常说一诺千金,我也以为自己是言而有信的人,但往往碰到具体的事就会反其道而行,往大里说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常常感慨,无论在美国超市还是英国超市,只要你想退货,收货员连看都不看,直接给退,根本不需要你找各种理由,彼此间的信任是基础。

另一个有房可租的是一个大学的历史教授,租金更便宜,才每月400英镑。条件是在他不在家的时候要照顾他的两只猫。丽兹不计前嫌,又好心开车带我去看了房子。在安静的别墅区,房间很大也很多。房主高个,四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儒雅,有书卷气。实话说,他的家让我一看就喜欢。没有过多的装饰,甚至没有电视。但到处散落着书,书房里更是堆满了书,乱而有序。他是打算搬家到瑞士,妻子和两个儿子已经在瑞士居住,现在基本上是他一个人住,偶尔妻子会带两个孩子从瑞士过来。因为是别墅区,肯定离学校有点儿距离,好在门口就有公交车站。这个房子其他方面都很理想,但最大的问题是他的家人不在,我住着会觉得不方便,经过短暂的犹豫,最终决定放弃。丽兹说:“我理解,有些亚洲国家对于非婚姻中的一男一女同居一个房檐下有自己的看法。”

几经打听,终于有间学生公寓可以转租了。房子就在丽兹家所在的这条街上,离她家有10分钟左右的距离。这座学生公寓楼今年8月份才刚装修好,里面还有油漆味。公寓里面主要家具齐全,有床垫、微波炉、电磁炉、抽油烟机,有写字桌、饭桌等,洗手间也干净敞亮。外面活动空间也大,有两张台球桌,两个自习室,健身房、电影房、电视房(需要可以提前预约,留学生们就预约了凌晨三点多看国庆70周年),有很多咖啡座。地点也不错,前面是埃克斯河,离商店也不远。等到看好了房子说可以租,才知道租金吓人,这个学生公寓在埃城算是第二贵,咬咬牙还是决定接受。

从丽兹家搬走的时候,她送了我整整两大包东西:碗碟刀叉、洗涤剂、擦碗布,还有被子、被罩、床套、枕头、枕套等,甚至还悄悄出去买了一床新被子送我做礼物。然后,她开车把我送到公寓,帮我把两个大箱子和两大包东西拎到了房间,确保一切生活设施都还完备后才放心离开。我以为这下房子问题终于解决了,可以安心听课看书了。几天后去前台办理转租手续,才知道要交随后全年的租金。这怎么可以?打电话给租我房子的女孩,她说:“要不这样:您先交了全年的,我让我爸爸把下半年的租金转给你。”我说这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有责任问题。等我回国了,房间转租出去还好说,转不出去,我在国内还得为这个房子负责,这责任我可担不起。于是约定,让她赶紧再找人转租,我这边也赶紧联系再租房子。本来已经安定下来的心又顿时被搅乱。这个女孩,刚过来上大一,穿着时尚,但涉事未深,什么事情都不能自己拿主意,动不动就要打电话问爸妈。这边的房子还未整利索,就已经全额交付了下一个租住处的租金。如果这边的房子租不出去,两边的房费她都得承担。也许父母有钱不在乎,可是父母的钱也不能这样浪费啊。这些天,看她在群里不停地发信息转租此房,所要房租已然在降。

同来的老师说她租的那套房子可能还有空的一间,问了房东,果然有。约了过去看房,地点挺好,离市中心与学校都近。房东所拥有的是整套三层的楼房,房子比丽兹家要大很多,也更豪华。一楼贴着暗红色的壁纸,暗红色的地毯,一进门是金色的佛像,后来在厨房和起居室里都看到摆着佛像和各种艺术品,我问房主,是佛教徒吗?他说不是,只是喜欢亚洲文化。在餐桌上,还看到了两本研究太极的书,他说是前面的房客留下来的。看来这里住过不少中国人。要租给我的是一楼的一小间。真的是小,放了张单人床,有个衣柜,写字桌,小五斗橱,然后就放不下别的东西了。好在有独立的卫生间,外面的客厅很大、很舒适,厨房公用,也大,然后还有种了绿植的阳光房。于是坐下来跟他讲价。他说如果不通过网站,可以便宜点儿。我回来想了一下,觉得还是走正规渠道更安全,于是又多花了300多英镑,租了这间房子。

至此,来英国20天,房子问题终于解决了。这样的租房经历,非我独有,同来的朋友一家因为和丈夫携5岁的女儿同来,更是不好找住处,租房也是几经周折。后来得知,因为学校本身要建的学生公寓没有按时完工,导致两千多学生得在外面租房,所以房源一下紧张,房租也就上涨了。在租房的一波三折中,心情也跟着起起落落。但在短短的20天内,体验了英国一般当地人的生活,了解了学生公寓的情况,与现在楼房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做饭交流,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

美麗的埃克斯河

人类依水而居,这个小城就是依埃克斯河而建。多么幸运,丽兹家就在河边,我后来搬去的公寓也在它边上。我常常下午看书累了就去河边散步。这条河有两个河道,一个水流湍急,另外一个平静如镜,在这里合二为一,水势加大,水声隆隆。其上是一个三角形的桥,桥头竖着一个巨大的磨盘,有些人就坐在磨盘旁聊天。我第一次去的时候碰到一个教摄影的50来岁的女教师,带着学生来这里实践教学,她坐在磨盘旁,让学生们四散开自己找角度拍摄,有时学生过来请教光圈和聚焦等问题。我问她带几个学生,她说15个。想起我国内喜欢摄影的好朋友,若是到了这里,得耗费多少胶卷。

河流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有的长在水里,有的在岸上,浓密翠绿。堤岸全被绿草覆盖,再往上就是绿色草坪。这里一切自自然然,没有丝毫人工的痕迹,不是小桥流水,没有幽草曲径,难见湖山怪石。有的只是绿,大片的清新的绿。想起朱自清先生写的文章:真想在上面打几个滚儿,或者只是简单地躺在上面,与绿色融为一体。河边,有换了运动装的金发美女来跑步;还曾看到过一位年轻的母亲推着婴儿车跑步,倒是带孩子、锻炼两不误;有留着大胡子背着双肩包骑着自行车的老人;有当地情侣每天固定的时间、沿着固定路线手挽手来散步的;也有一些人下午出来遛狗。河岸上,有大学生带了食物和啤酒,三三两两坐着聊天。同来的老师带着5岁的女孩,几乎隔两天就要来这里看天鹅和鸽子。河水中的天鹅羽毛净洁、姿势优雅。总是成双成对地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悠闲地浮在水面上。鸟儿都飞得很低,偶尔掠过水面。远处依山而建的是居民小楼,典雅的红砖白墙,一切都显得宁静祥和。这座地处英格兰西南部的小城生活安逸悠闲,很多游客和老人都愿意搬来这里居住。我的导师生长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博士毕业后跟随英国丈夫来到这里就再也不走了,她曾到世界各地讲学开会,但还是把这里当作精神与生活的最终家园,享受这里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宁静与安全。

有一天完成了手边的工作后,突发奇想,沿着埃克斯河一直走下去会走到哪里呢?我向往日不同的方向走去,一边赏着两岸的美景,一边感慨:真的很幸运,能够到这个地方来体验一段生活。英格兰的天空下,云层压得很低很厚重,好像再往前走你就能触摸到一样。正走着,又开始下雨。来了这几天,几乎没有一天不下雨,细细的如微风般地漂洒在你的头发、脸上、身上。伞是出门必带物件。这条河太长了,走不到头,于是往回走。路上遇到一个小伙子,攀谈起来。他来自苏格兰,是来旅游的。他说苏格兰现在已经比这里冷了。我说苏格兰啊,彭斯的故乡,J.K.罗琳现在住在那里。他眼里激动地一闪:“哦,你知道彭斯,喜欢他的诗吗?”我说,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很有名啊。他问:“你喜欢哈利·波特吗?”我很坦白地告诉他,因为了解到罗琳曾毕业于这个学校,所以来英国之前从小侄子那里借了汉语版的《哈利·波特》,没看完,也看了几集电影,也不完整。我问他:“苏格兰英语与Queens England(标准英语)是否区别很大?”他说:“哦,是的。有时我也听不懂。因为我爸妈在家是讲标准英语的,所以我也讲标准英语。”我询问他的职业,他说,他是名舞者。我问他是跳现代舞呢还是传统舞?他说是一种特殊的舞,一般只给妇女跳。我看他一眼:挺年轻,长相也不赖,但怎么也没有舞者的那种挺拔的气质。我又问:“是在公司呢,还是单干?”他说他自己干。“收入如何?”“还不错。”我脑子里有了不好的联想,但脸上依然故作镇定,想起以前看过一个电影,好像是说到了苏格兰,女主人公被拉去看男脱衣舞表演,也不是色情,纯属好玩。难道这也是一个行业?谈话也不好继续,正好也到我的住处,就手拜拜。

有一次在河边遇到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正拿着望远镜往我住的大楼看,他指给我看照射在大楼上的那个小蓝点,兴奋得手舞足蹈,连说很神奇。他问我哪里来的,我们几乎同时说“China”,然后大笑起来。来英国的中国人实在不少,尤其是今年,美国拒签多,所以都转到英国了。中国的父母省吃俭用大半辈子,都让孩子们捐给国外了。英国人很聪明,大量招收中國学生,雅思通不过不要紧,可以来上语言班,只要掏钱就行。如果语言班再过不了怎么办?有个正在这里读研的学生说:“学校也不傻,如果大多数人不过,没有了生源,怎么挣钱?过不了的也只是少数。”金钱的力量是大啊。在这里读研,学费就比本国人交得多,再加上住宿、消费,大把的钱都扔在异国。而且现在的孩子也敢花钱,不像以前出国的父母们那般省吃俭用。他问:内地?我说是。他提到香港正在发生的事,我说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支持政府。他说:中国有贪官。我说贪官哪里都有,美国有,我不相信英国没有。当然我们也不完美,也有问题。比如?比如,污染,我们的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他大笑。你们的“military service”花了很多钱,我知道他是指我们的国庆阅兵。常常,同样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印象和答案。想国庆前一天,学生们预约凌晨三点看电视直播国庆阅兵。第二天醒来,微信上一片红,海外儿女为祖国骄傲,在异国更具爱国情怀。我建议他:“有时间去中国看看吧,跟你想的不一样。”

离河边稍远一点有个轮滑场,周末很多男孩带着滑板来到这里,他们的轮滑技术真不错,过弯道,急刹车,大的上下坡,一会儿要飞入空中,一会儿又要俯身海底,不停地上下翻飞,尽情挥洒过剩的精力。河边遇到两个中学生,骑着车子飞奔而来。一个小伙子伸出一只手要与我击掌,不明所以,笑笑就过去了。后面又来一个小个子男孩,老远骑车过来,单手扶车把,另一只手也老远伸出来,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啊?”一边不由得伸出手与他击掌,两个女孩子在那儿一边录像,一边嬉笑。他解释半天我也不明就里。心想:也许是老师布置的一个作业吧,或完成一个小课题,英国学生常常会有这样刁钻古怪的作业,让孩子们做实地调查,关注实际生活。我已经走过去了,小男孩喊:“You have a nice day. You are very sexy.”(祝您愉快!你很性感。)这句话听明白了,我的天,小学生也这样恭维人吗?

猜你喜欢

丽兹房子
我和我的好朋友们
房子
女儿做事不专心
孤独的房子
“稻草人”也有春天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电影·风雨哈佛路
告诉世界我很丑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