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

2020-02-20

上海人大月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之治政务现代化

2019年12月23日 《学习时报》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推进“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放管服”改革是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环节入手,以政府“有形之手”使市场“无形之手”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进而撬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放管服”改革触利益、动格局,看似“小切口”,实则“大成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撬动作用。简单来说,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需要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的驱动力,重视改革的动力机制建设。“放”“管”“服”三者协同,推进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有助于推动政府治理的现代转型。

2019年12月27日 《人民日报》

以“好差评”优化政务服务

不久前印发的《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要求,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这将有力推动各级政府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面规范、公开公平、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用好“好差评”制度,关键在于形成具有约束力和威慑力的考核机制,打造真实评价的闭环,这就需要保障评价人权益、打消评价人顾虑,调动企业和群众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树立起“好差评”制度的公信力。与此同时,压实各级政府、政务服务机构和平台的主体责任,健全政务服务奖惩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将评价与相关部门的考核与绩效评价直接挂钩,确保差评件件有整改、有反馈,从而推动形成愿评、敢评、评了管用的社会共识。

2019年12月27日 《学习时报》

“数据之治”推进“中国之治”

黨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将“科技支撑”纳入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凸显了利用新型数字技术提升治理效能、实现中国之治的鲜明导向。数字科技作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重要部分,助力产业发展、动能增长、价值创造,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国家发展一日千里。可以说,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与龙头的新产业新业态革命,正塑造一幅全新的人类图景。

数字科技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同时也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与社区治理体系创新,在防范数字技术之恶、依法进行数据治理的前提下,应当把数字社会作为一个全新的体系,依法进行深入科学治理,从而实现对数字技术的系统管理、数据主权的全面维护,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据之治已经成为中国之治的一个重要切入口与推动器。

猜你喜欢

之治政务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国之治铸就经济新优势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迈向“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推动“中国之治”与“全球之治”的良性互动
汕头在粤东首推“5G+政务服务”
云南芒市推进“融媒体+ 大政务”平台试点
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哈尔滨政务服务网” 年底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