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路径
——以靖西市旧州古镇为例

2020-02-20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旧州绣球民族民间

唐 娟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发展基础,文化振兴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古村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体现了村落民众的信仰、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等,承载着民族及宗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地域特色,是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文化资源和文化力量,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是实现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

一、旧州古镇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风光秀丽,历史悠久

靖西市旧州古镇地处桂西南边陲,北距靖西市8公里,南离中越边境30公里。景色迷人,自然风光闻名遐迩,与桂林同属于喀斯特地貌,素有“小桂林”之称,是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旧州古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属百越之地,是壮民族的聚居地,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在古时曾被称为顺安峒、归顺土州,原为归顺州州治所在地,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为抵御外敌入侵,州治北迁计峒(今靖西市)兴建州城,故原归顺州址改为旧州。旧州古镇文物古迹众多,如文昌阁、张天宗墓、土司群墓等,当地至今流传着张天宗、瓦氏夫人的民间故事。以绣球、壮锦、刺绣等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富有特色,是全国享有盛名的“绣球之乡”,素有“壮族活的博物馆”美誉,并先后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二、旧州古镇民族民间文化类型及其价值

旧州古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流中,除壮族外还居住有汉、苗、瑶、侗等民族,各民族文化之间互学互鉴,共同构成了旧州古镇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一)旧州古镇民族民间文化的类型

旧州古镇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本文主要从文化的存在形态和构成要素角度进行划分,可分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文昌阁、张天宗墓、土司群墓、神仙洞摩崖石刻等为代表的历史文物资源;以砖瓦结构(部分是干栏式建筑)为代表的壮族民居建筑资源;以壮族五色糯米饭、糍粑、米饺、粽子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资源;以壮族刺绣、壮锦、绣球等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品资源;以壮族服饰为代表的民族服饰资源。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以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等为代表的民间口头文学,如《旧州掌故》《张天宗的传说》《靖西木偶戏的传说》等;以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以及民间戏曲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如提线木偶戏、壮剧、壮族末伦、壮族山歌等;以岁时节日习俗为主要代表的传统节庆文化,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霜降节等;以制陶、木雕、扎染、酿酒、壮族织锦、绣球制作等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等。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旧州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旧州古镇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

1.艺术审美价值

不同地域形成的各类文化资源蕴含了当地民众对美的追求,体现了其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旧州当地的提线木偶戏、壮剧、木雕工艺以及农民画等都具有较强的艺术审美价值。提线木偶戏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戏曲,在当地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提线木偶的脸谱一般用木雕刻而成,根据人物个性用墨描绘五官,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形象的人物,其脸谱各有特征。并且在肩架上配上衣服,在衣服双袖、双肩和背部系上细绳,表演时一边拉动细绳一边演唱。木偶身高一般在一尺左右,人物有“文武”“青衣”“小生”“丑生”“花旦”“刀马旦”等,唱词基本上用壮族民间诗韵格律。唱腔主要有采花腔、平高调、叹板、哭板等,其表演形式深受群众的喜爱,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2.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作为文化资源的核心和本质,它体现了文化资源的社会性和人类活动赋予资源的深厚价值取向。”[1]旧州有“绣球之乡”的美誉,绣球是壮族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具有鲜明的壮族文化特色,反映了壮族族群的审美意识,蕴含了丰富的壮族文化内涵。绣球的外形为圆形,象征着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侧面为四绣瓣,代表着四季平安。绣球以12片叶瓣为主,代表着一年12个月,每瓣皆绣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如梅、兰、菊等花,这与壮族民间花婆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绣球还绣有龙、凤、鸳鸯等祥瑞物以及“一生平安”“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等吉祥语,蕴含着壮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绣球里放有豆、粟、谷之类的种子,有五谷丰登之意,反映了壮民族悠久的农耕稻作文化。绣球以红、绿、黄三种颜色为主,红色代表壮族人民的性格和对血液、生命的崇拜,象征了生机与活力;绿色是壮族稻作文化的象征;黄色则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壮民族与土地之间的密切关系。绣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壮族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3.历史传承价值

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变迁,具有较高的历史传承价值。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被称为“三月三歌节”“三月三歌圩”。“从花山崖壁画中载歌载舞的景象,可以推断一千多年前壮族先民骆越文化中已有歌圩的雏形”[2]。在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就有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的记载,说明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宋代《太平寰宇记》中就有“男女盛服……聚会作歌”歌圩兴盛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歌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文化娱乐和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提供场所,抛绣球的活动也由此出现。到了明代后,歌圩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直到今天,歌圩仍然是“壮族三月三”活动中重要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当地民众相聚歌圩节,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将壮族歌圩文化传承至今。

4.研究价值

旧州当地有明代归顺土州土司岑瑾、岑琅官及其家族等墓冢,这些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的重点保护对象。墓葬、遗址及文物为研究壮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研究壮族土司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当地的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内容上有古歌、叙事歌、生活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等,在表现形式上有短歌、长歌、排歌、勒脚歌等。这为研究壮族山歌的格律、音阶、曲调、社会功能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5.经济价值

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资源优势是撬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而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物质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随着乡村振兴规划的部署,乡村旅游业、特色小镇、全域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积极整合和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探索“文化+”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发挥壮族刺绣、壮锦、绣球、制陶等传统手工艺品的资源优势,进行生产性保护,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三、旧州古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文化生存空间缩小

旧州民族民间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统农耕文化、农业文明息息相关,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社会转型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些根植于乡间沃土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逐渐消失。首先,当地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尚不健全,部分民众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对一些传统民居建筑随意拆毁、拆旧建新,一些珍贵的文物遭到毁坏。其次,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村落“空心化”“人走屋空”的现象较为常见,一些传统民居年久失修,安全隐患增多。最后,人口在转移的同时也带走了一部分村落的记忆和民族历史文化。一些民间岁时节日所依存的环境及空间发生了变化,面临着传承困境。如牛魂节,自古以来壮族以种植水稻为主,牛曾经是重要的劳动力。因此,牛魂节当天家家户户杀鸡,蒸五色糯米饭,清洁牛栏,将牛牵河边洗刷、除牛虱,用糯米饭、豆粥等喂牛,以酬其耕作之劳。同时,村民还在田边祭田神,插红黑纸旗,为牛招魂。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耕机器已代替了牛的耕作,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地过牛魂节的习俗在淡化,节日文化内涵逐渐消失,对文化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传承后继乏力,传承人断裂现象较为突出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文化吸引力被削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外出务工,来获取较高的劳动报酬。年轻人对学习传承民族文化内生动力不足,学习愿望不强烈。以制作绣球为例,制作一个直径为10公分的绣球,熟练的绣女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刚学会制作的人则需要一天的时间,而绣球的售价只有30元左右,与外出务工得到的劳动报酬相差甚远,这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现今当地从事绣球制作的多为留守在家照顾孩子的中年妇女以及老人,即便是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绣球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面临传承后继乏力的现象。以壮剧、提线木偶戏为代表的传统戏剧,更是面临着“人走艺绝”的困境。由于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年轻人对传统戏剧的喜爱逐步淡化,不愿观看和学习传统戏曲,造成戏曲受众老年化,受众面窄,成为当地戏曲传承发展面临的较大问题。

(三)缺乏相应的保护法规,政府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当地各级政府甚至尚未建立和健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的扶持政策,在振兴乡村战略中对加强乡土文化振兴缺乏具体的指导意见,缺乏乡村文化保护的配套政策,使乡土文化保护工作缺乏法律法规保障,而且管理机制、组织机构不健全,对文化保护工作缺乏相应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对传承人缺乏奖励机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晰,使得文化保护工作缺乏制度化、长效化和规范化。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村落环境美化等方面相比,政府在文化保护方面投入的财政支持力度较小,民族民间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综合利用程度低,对传承人的工作经费和传承经费扶持力度不大,对一些从事文化生产性保护的单位、企业缺乏多层次的扶持,抑制了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文化产业规模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力度不够

旧州充分挖掘自身内在的“绣球文化”潜力,在“绣球”二字上做文章,大力发展以绣球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积极打造绣球品牌和绣球一条街,逐渐形成了规模,是广西首个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的乡村。但因旧州绣球文化产业属于小农经济产业,主要以“公司+协会+农户”“能人+农户”“商店+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尚未形成一定的企业型发展规模,生产经营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经济效益有待提升。此外,当地主要以绣球、壮锦及各类刺绣小挂件为主,对其他的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够,如当地的农民画、制陶、木雕等具有较大市场发展潜力、产业前景较为广阔的项目,缺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尚未形成新兴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群效应不突出。

四、旧州古镇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发展路径

(一)大力保护古村落,坚持塑形立魂相结合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大力开展古村落保护工作,坚持塑形立魂相结合,在保护古村落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依托村落所形成的各类文化。按照《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加强对旧州古镇文化资源的普查力度,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保持传统村落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将旧州古镇的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按照“政府牵头,村民发力,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强对旧州古镇保护工作的指导、考评和管理,避免“千村一面、万村一貌”。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古村落保护体制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保护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民居修缮补贴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动村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形成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民族民间文化“活态”传承。

(二)提高村民的传承保护意识,激发主体自觉性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激发主体“人”的自觉性,村民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不断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尊重村民作为民族文化创造者和拥有者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村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村民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作用。强化对村民的培训力度,提升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当地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的传承经费和工作经费,鼓励他们开门收徒,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传承人,使民族传统文化留得下、保得住、传得开。着重提高当地青少年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感,采取措施推进民族民间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将乡土文化教学纳入学校教育范畴,让青少年从小了解和认识本地文化,增强乡土情怀和文化认同感,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重任,这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三)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实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3]。非遗生产性保护在旧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绣球、壮族刺绣的制作生产上。当地采用“公司+协会+农户”和手工作坊模式进行绣球生产,年产绣球50万个,产值近1000万元。壮族刺绣被广泛运用在背包、手包、钱包、围巾、壁挂、抱枕、床毯、台布等方面,市场吸引力强,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联动方式加强生产性保护,“既坚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完整性及核心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又有效提高了传承人和农民的收入,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得力助手,也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4]。但在生产销售中,“缺乏品牌意识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的层次较低,对研、产、供、销缺乏整体考虑,产品的营销推广方式较为传统。”[5]为此,当地应加强与工艺美术研究机构、艺术院校、生产企业合作,在“产学研”方面下功夫,提高产品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能力,精心打造绣球文化品牌,实施“一地一品”文化发展策略,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方式,扩大市场影响力,实现产业兴旺和乡村产业振兴。

(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释放发展新动能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形势下,当地应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深入挖掘旧州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依托边关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创新发展。以当地壮族生态博物馆为依托开展研学旅游;以稻作文化为内容,积极探索以壮族五色糯米饭、糍粑、米饺、大粽等为代表的旅游美食项目;以壮族刺绣、绣球、雕刻等为代表探索旅游体验项目;以壮族山歌文化、瓦氏夫人故事、民间传说故事等为内容进行文艺创作,开展文旅演艺项目。以壮族三月三、端午节等为载体开展民族传统节目体验活动;以壮族传统民居为载体开展农家乐,打造壮族特色民宿,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增强游客旅游体验,优化旅游整体环境上下功夫,加大旅游扶贫资金支持,强化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新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产业指导,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互动效应,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业态,释放发展新动能。

(五)积极培育特色小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特色小镇是指相对独立于城市中心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6]旧州古镇生态环境优美,交通较为便利,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产业特色鲜明,旅游市场活力足,这为创建特色小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当地应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百色市加快推进培育百色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发展定位,做好科学规划,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依托自然生态,在“特”字上下功夫,以文化产业、旅游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绣球、壮族刺绣、雕刻等传统手工艺,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模式,找准自身产业方向,避免“千镇一面”的同质化现象。采用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加大政府扶持,大力推广PPP融资模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解决规划管理中存在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小镇建设成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综合体,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六)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合作

旧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沿边区位优势,靖西市现有1个龙邦一类口岸,1个岳圩二类口岸,4个边民互市点,36条出入境通道,是百色革命老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是连接我国西南地区与东盟各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的陆路通道。当地应立足“边”的优势,激发“边”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充分发挥与东盟地缘相近,习俗相通,文化相似的优势,加强与东盟各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深化旅游合作,构建文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壮族文化与东南亚许多民族文化是同源异流的关系,在推动‘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中,有利于形成中国—东盟文化的文化共识。”旧州应以春节、“壮族三月三”活动为载体,加强与东盟各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实施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以文化交流为切入点,展示当地风土人情和民族地域文化,不断扩大双方、多方在文化产业、旅游、非遗保护、文化交流等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和广西“三大定位”发展战略。

猜你喜欢

旧州绣球民族民间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感受巴黎——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安顺旧州:时光里的古镇
走进威尼斯——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绣球抛上天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旧州 存封千年的黔中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