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漆书“丹臾”“醜布”考*

2020-02-20范常喜

语言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海昏侯漆器

范常喜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广东 广州 510275

提要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漆木器上多有漆书文字,是研究漆器工艺及名物制度的宝贵资料。现已公布的漆书文字中,“丹臾”“醜布”二词的释读争议较大。文章通过考察发现,漆书中的“丹臾”和“丹猶”均应读作“丹油”,指调制丹漆及其他彩漆所用的丹砂和植物油;“醜布”当读作“醜 布”,指制作漆器胎骨所用的粗丝缯帛和纻麻粗布。文末还对漆书中的“私府”“胶筋”“财用”“工牢”等字词及整段漆书略作了疏释。

1 引言

2018年底,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漆木器整理简报得以发表。该简报对墓中出土漆木器上的部分朱书、墨书及刻画文字也作了简要介绍,但限于体例,未对这些文字作进一步的解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2018)。我们草此小文,着重对漆书中出现的“丹臾”“醜布”二语略作考述。

“丹臾”和“醜布”主要集中出现在漆木笥和漆画盾上,整段漆书主要是针对漆器制作的原料、人工、总值、制造时间、编号等信息的说明,具体如次:①该简报释文中“ ”作“髹”,“醜”作“丑”,现释文据原漆书稍作调整,断句暂从简报。

上述漆书此前谢子玥(2015)曾在网络媒体上刊出过,研究者对其中的“丹臾”和“醜布”也提出过不同的训释意见。何有祖(2015)将此四字释作“丹,曳醜布”,“曳”意为穿着,“醜布”指品相、质地皆差的布,“曳醜布”指笥外套着醜布做的囊。彭浩(2015)释作“丹臾(朱)、醜(绸)布”,“丹臾(朱)”即朱砂,“醜(绸)布”指制作漆木笥时过滤生漆、固定器形所耗用的绸和布。吴雪飞(2015)推测“丹臾”之“臾”上部当从“由”,或即“㽕 ”之异体,字读作“油”,同时将其与异文“丹猶”一并读作“丹油”,指制作木笥时打亮光色的红色油漆。邬文玲(2016)认同吴雪飞的释字,但认为“丹油”当断读作“丹、油”,意为丹砂和油,其中的“油”是指漆器的制作中较多使用的荏油或桐油。聂菲(2018)释作“丹、臾/猶醜布”,“布”应是麻布胎漆器标记,俗称“夹纻胎”;“臾醜”指一种草本植物,“臾醜布”是纤维较粗的粗麻布,“猶醜布”是一种革制的较粗的夹纻胎。陈松长认为“臾醜”“猶醜”很可能为布的专名。②参看聂菲(2018)注18所引陈松长先生的观点。我们亦曾怀疑“丹臾”之“臾”当读作“斞”,“丹臾(斞)”指丹漆一斞;“醜布”指制作漆器胎底所用的粗布材料(范常喜2015),现在看来我们对“臾”“醜”二字的解释并不合适。

2 “丹臾”“丹猶”的释读

“丹臾”在M1:668号漆木笥上写作“丹猶”,二者所记显为一词。“丹臾”之“臾”作(M1:34漆木笥)(M1:528漆丹画盾)、(王仁湘2016)、(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首都博物馆2016:183)等,字形酷似“曳”字。不过,蒋文(2013)指出,“曳”“臾”二字在秦汉文字中写法极近,容易相混。因此,若仅就字形来看,释“臾”释“曳”皆无不可。但考虑到异文作“猶”,该字还是当以释“臾”为妥。因为在出土汉代文献中“臾”跟“猶/猷”多可相通,如马王堆帛书《称》17下-18上:“国若不危,君臾(猶)存也。……家若不乱,亲臾(猶)存也。”其中“臾”字所在的两句与今本《慎子·德立》“君猶在也”“父猶在也”相对应(裘锡圭2014a:185-186)。陈鼓应(2007:385)指出:“臾,读为猶。臾、猶同为喻母字。臾在侯部,猶在幽部,旁转得通。《慎子》‘臾’即作‘猶’。”马王堆医简《十问》简23-24:“何臾(猶)之人也,有恶有好,有夭有寿?”(裘锡圭2014b:144)。此句中的“何臾(猶)之人”与清华简《汤在啻门》“(胡)猷(猶)是人”相类同(陈剑2015)。据此可知,漆书中“臾”异文作“猶”正是汉代用字习惯的真实表现。

前引吴雪飞(2015)已指出,古书中“猶”与“油”或“由”多可相通(高亨和董治安1989:718,719,720),如《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君子猶然如将可及也。”《荀子·哀公》:“故猶然如将可及者君子也。”这两例古书中的“猶”在《孔子家语·五仪》中皆作“油”。又如《易·豫》:“由豫。”陆德明《释文》:“由,马作猶。”此外,还可举出的是《急就篇》卷三“革髤漆油黑苍”。张传官(2017:322)指出,此句中的“油”字在松江本等章草本中皆作“猶”,《敦煌汉简》简2130相对应之字虽残,但据其残画可知亦当为“猶”。由此看来,吴雪飞(2015)将漆书“丹猶”读作“丹油”可信。不过吴先生认为“丹臾”之“臾”上部从“由”,并怀疑整个字是“㽕 ”之异体并不正确,认为“丹油”指制作木笥时打亮光色的红色油漆,亦不可信。邬文玲(2016)将“丹油”解为丹砂和油才最为准确。

丹砂作为一种红色矿物颜料多用于漆器制作,一般是将其加在漆液中,制成丹漆,再涂饰于器物表面。东周时期,外黑内红的漆器已经流行(孙机2004)。《韩非子·十过》:“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说苑·反质》:“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出土战国秦汉漆器一般也多见外髹黑漆,内髹朱漆者。在制造这类漆器的原料中,丹砂和漆液同样重要,所以《礼记·月令》云:“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脂胶丹漆,毋或不良。”在出土材料中,“丹”表示丹漆时多写作“”(朱德熙和裘锡圭1980)。湖北云梦大坟头一号墓出土遣册木牍:“画 盂二”“画盛二合”(湖北省博物馆1981)。洪石(2006:181-184)通过综合考察,认为其中的“”即“”,指红黑两种漆。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简192“幸食杯五十”,指的是出土物中外涂黑漆内涂红漆,内底书“君幸食”的50件素面耳杯(裘锡圭2014b:201)。

油则是彩绘漆器制作过程中调制色漆的必备品。《急就篇》卷三:“革髤漆油黑苍。”颜师古注:“髤漆者,以漆漆之,油者,以油油之,皆以为光色而御尘泥。其色或黑或苍,故云‘黑苍’也。”(张传官2017:322)用油调制成的色漆称为“油漆”,用油漆在漆器绘画称为“油画”。《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贵人、贵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画軿车。”《髹饰录》坤集质色第三:“油饰,即桐油调色也。各色鲜艳,复髹饰中之一奇也。”杨明注:“此色漆则殊鲜妍。然黑唯宜漆色,而白唯非油则无应矣。”又描饰第六:“描油,一名描锦,即油色绘饰也。其文飞禽、走兽、昆虫、百花、云霞、人物,一一无不备天真之色。”杨明注:“如天蓝、雪白、桃红则漆所不相应也。古人画饰多用油,今见古祭器中有纯色油文者。”王世襄(1998:76,93)解说:“描油,就是用油代漆,在漆器上画种种花纹的做法。油与漆不同,用油任何颜色都调制得出,所以说‘无不备天真之色’。……漆无论如何炼制,总不能明透如水,所以天蓝、雪白、桃红等色,都是无法配制的,只有用油才能调出。……用油色作画,来源颇早,不少战国漆器有白色及浅黄色的彩绘,用漆无法调制,应当是用油调成的颜色。至于当时用的是什么油,很可能不是桐油而是荏油(即苏子油)或其他植物油。因为从古代文献来看,桐油在油漆工中的使用要晚于荏油和胡桃油(即核桃油)及大麻子油。”

根据整理简报可知,海昏侯墓出土的漆木笥表髹黑漆,里髹朱漆,漆书为朱漆。这与漆书所记“漆、丹”相符合。出土漆丹画盾漆皮为红色,漆书为黑色。漆皮上绘有人物、动物纹饰。盾的边缘有一圈黑漆边框,黑边上涂有金粉。这与漆盾漆书中的“漆、丹、画”也正相合。从这些残存漆面上的用色并结合其上漆书所记可知,海昏侯墓出土的漆笥和漆盾在制作过程中显然都应该用到了丹砂和油。

3 “醜布”的释读

“醜布”当读作“䌷 布”。上古音“醜”属昌母幽部,“猶”属余母幽字,二字韵部相同,声纽相近,自可相通。而且“醜”与“猶”分别从“酉”“酋”得声,而“酋”应从“酉”派生而来(黄德宽2007:601)。古文字材料中“酋”“酉”二旁又多通用,如侯马盟书中“醜”多写作“”(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1976:352;黄德宽2007:599),马王堆帛书中“猶”字多写作“䌷 ” 或“䌷 ”(白于蓝2017:156),北大汉简《苍颉篇》中“䌷 ”作“”(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2015:22,47,95)。前文已经指出,古书中“猶”与“油”或“由”多可相通,因此漆书“醜布”之“醜”当可读作“䌷 ”。③需要指出的是,后世“”亦可用作“绸缎”之“绸”,但古时二字表义多有不同,故此处不能径读作“绸”。《说文》糸部:“䌷 ,大丝缯也。”《急就篇》卷二:“绛缇絓 䌷 丝絮绵。”颜师古注:“抽引麤茧绪,纺而织之曰 䌷 。 䌷 之尤粗者曰絓,茧滓所抽也。”(张传官2017:142)。可见,汉时“䌷 ”是指粗丝材质的缯帛。《居延新简》E.P.T51:302:“白 䌷 襦一领。”李迎春(2016:262,493)注释:“白 䌷 襦,用未染色粗绸制成的有衬里、有著絮的短衣。䌷 ,粗绸。”青岛土山屯147号汉墓出土遣册木牍《堂邑令刘君衣物名》记云:“刀、笔、空 䌷 一具。”彭峪和卫松涛(2017)注释认为,此处牍文指的应是墓中出土竹笥内的“书刀、双管毛笔”以及“空白 䌷 帛”等书写工具一套。由于 䌷 帛易朽,未能保存下来。不过,马王堆帛书保存状况相对较好,而且尚存有不少未写文字的空白衬页(裘锡圭2014c:19-27,49-65,150-165),可为此处的“空 䌷 ”提供实物注脚。相对于同墓及一号墓出土的大量精美丝织品,帛书所用丝缯显然要粗疏得多。

“布”应指纻麻所织的粗布。《说文》巾部:“布,枲织也。”木部:“枲,麻也。”《小尔雅·广服》:“麻纻葛曰布,布,通名也。”《史记·货殖列传》:“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瑇瑁、果布之凑。”裴骃集解引韦昭曰:“布,葛布。”因此,漆书中的“醜(䌷 )布”应是指粗丝材质的缯帛和纻麻所织的粗布,二者都是漆器制作胎骨时的重要原料。秦汉时期,漆器多有用夹纻胎、布胎、布缯胎者。④此处关于漆器胎骨的论述参看傅举有(1999:238-241)、孙机(2004)、洪石(2006:113-121)、聂菲(2014)。这三种胎骨的制作要以纻布、䌷 缯等为原料。夹纻胎,一般是在薄木胎上加裱纻麻布,然后上漆。⑤以往研究者多将布胎漆器称作“夹纻胎”,事实上“夹纻胎”应是木胎夹贴麻布而成,参看孙机(2004)。朝鲜半岛出土的东汉乐浪王盱墓漆器上多有“夹纻”“侠纻”“綊纻”等字样,其中“建武廿一年”漆杯铭文中还写有“木侠(夹)纻”三字(梅原末治1943:图版第三九)。索予明(1977:83)指出,该漆杯胎骨制法正是在木胎两面裱以麻布。此外,江苏邗江县姚庄M102出土的一件面罩也是薄木胎加裱麻布(扬州博物馆2000),江苏盐城三羊墩M1中棺内涂朱漆,外贴麻布,再涂腻漆(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南京博物院1964)。

布胎、缯胎、布缯胎的制作方法是先以木或泥做成器形,作为内胎,然后以麻布或缯帛若干层,附于内胎上,然后上漆,等麻布或缯帛干实后去掉内胎,则所存麻布或缯帛与原来器形的轮廓一样,仅稍大一些而已。可见,与夹纻胎漆器相比,布胎、缯胎、布缯胎等是没有木芯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遣册中有关于此类漆器胎骨的记录,如简181:“布小卮一,容二升,有盖,盛温酒。”整理者注:“布,指在麻布胎上刷漆。汉代布胎漆器铭文多称‘纻’、‘夹纻’或‘褚’。此简称‘布’,义并同。”本简所记与出土的388号麻布胎漆卮相对应,该卮漆下麻布纹路仍可辨(湖南省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3:144,82)。布胎也称为纻胎,其中“纻”亦多写作“绪”或“褚”,粗麻布之意。《说文》糸部:“纻,苘属。细者为絟,粗者为纻。从糸宁声。,纻或从绪省。”湖北云梦大坟头1号西汉墓出土的木牍中记有“绪杯廿”,即出土物中的麻布胎漆耳杯20件(湖北省博物馆1981;傅举有1999:239)。满城汉墓所出麻布胎漆盘自名“褚饭盘”,卢兆荫(1974)认为“褚”也是“纻”的假借字。

“布缯胎”漆器也见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遣册,如简230记有“九子曾(缯)检(奁)一合”,便与出土的433号双层九子奁相对应。该奁的盖和器壁均为布缯胎,⑥原报告以“夹纻胎”称之。双层底为斫木胎。从器壁裂缝处可以清楚看到麻布纹路和细密的丝帛纹路,估计是在麻布胎上再裱一层丝帛(湖南省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3:88)。缯帛比麻布柔软细密,用它做胎能使漆器表面更加光洁美观,造型更加轻巧,大大提高漆器产品的档次。

根据上述对秦汉漆器实物及遣册中相关记载的分析可知,海昏侯墓出土漆书中的“醜(䌷 )布”当是指制造这些漆器所用的粗 䌷 和纻布。由此可见,前引聂菲(2018)的观点虽然在释文断句方面有误,但将漆书中的“布”理解作麻布胎漆器标记,还是十分正确的。据整理简报称,海昏侯墓中出土的漆器胎骨质地主要有木胎与夹纻胎两种,使用夹纻胎的漆木器主要有奁、锺、卮、盘、碗、笥等,已然包括了“笥”。从公布的M1:34和M1:668两块漆笥残片边角断裂处来看,漆皮之下尚存有比较清晰的布帛纹路,这应即漆书中所记的“醜(䌷 )布”。另外,该墓出土3件“绪银碗”,实物为夹纻胎银釦漆碗。这也可以旁证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在制作时广泛用到了纻布或 䌷 缯。漆丹画盾做工比漆木笥更加考究,从其上漆书有“醜(䌷 )布”来看,该盾也用到了布缯材料。

4 漆书中其他词语的释读

明确了“丹臾/猶(油)”和“醜(䌷 )布”的确切意思后,我们可以对漆书中其他几个词语稍作补充,以利于整段漆书的理解。诸漆书中的“私府”,应为漆器的生产制造地兼收储机构。西汉时私府掌后宫收藏币帛诸物,包括衣食住行等所有私事。《后汉书·百官志四》:“中宫私府令一人,六百石。”西汉时不仅中央百官中有私府,诸侯王国亦有私府。《汉书·路温舒传》:“上善其言,迁广阳私府长。”颜师古注:“藏钱之府,天子曰少府,诸侯曰私府。”广西贵县罗泊湾M1出土的漆盘底部烙印也有“私府”二字,蓝日勇和杨小菁(1993)、洪石(2006:156)都认为可能为诸侯王私府所掌之器或所制之器。聂菲(2018)指出,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有“私府”漆书,表明这些漆器是昌邑王府私府所掌之器,即私府生产(收储)的漆器。漆丹画盾铭中的“胶荕”,应是指用于制作盾牌的“胶”和“筋”。古时此二物多用作制造兵器、车具等的原料。《礼记·月令》:“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考工记·弓人》:“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韩诗外传》卷八:“此弓者,太山之南乌号之柘,骍牛之角,荆麋之筋,河鱼之胶也。”

“财用”一语,在M1:668号漆笥上写作“财物”,彭浩(2015)已指出,应是指制造漆器所耗费的物资。二语多见于文献,如《管子·重令》:“民不务经产,则仓廪空虚,财用不足。”《居延新简》E.P.T2:9A:“庚辰朔戊申,第十桼候长良敢言之,谨移卒输官财用券墨如牒,敢言之。”(马怡和张荣强2013:3)。《居延汉简》286.28:“元寿六月受库钱财物出入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0:206)《居延新简》E.P.T50:28:“甲渠候官绥和元年八月财物簿。”(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990:154)无论是中央官府还是诸侯王府对于“财用物”都有严格的出入管理规定(孙瑞2003)。《周礼·天官·冢宰》:“掌治法以考百官府、郡都县鄙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郑玄注:“乘,猶计也;财,泉谷也;用,货贿也;物,畜兽也。”漆书上标明制造这些漆器所用“财物”和价值的文字,应当与刘贺昌邑王府对其“财用物”的管理规定有关。“工牢”当指付给工匠的工钱或供应的廪食,⑦邬文玲认为漆书中的“牢”当指“特指此器做工精良、坚固耐用,质量上乘。”聂菲认为“牢”为漆工之名。与本文观点不同,但从漆书后文“并直(值)”一语来看,上述理解皆不确。分别参看邬文玲(2016)、聂菲(2018:117)。其中“牢”应训为“价直”或“廪食”,字亦或作劳。《史记·平准书》:“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牢,价直也,今世人言顾手牢。”又引如淳曰:“牢,廪食也,古者名廪为牢。盆,煮盐盆也。”《后汉书·应劭传》:“简其精勇,多其牢赏。”李贤注:“牢,禀食也。或作‘劳’。劳,功也。”

5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漆书中的“丹臾”和“丹猶”均应读作“丹油”,指调制丹漆及其他彩漆所用的丹砂和植物油。“醜布”当读作“布”,指制作漆器胎骨所用的粗丝缯帛和纻麻粗布。至于漆书中其他几个词,如“私府”应即海昏侯刘贺的私府,是这批漆器的生产制造地兼收储机构。“胶荕”指用于制作盾牌的“胶”和“筋”。“财用”和“财物”指制造漆器所耗费的物资。“工牢”指付给工匠的工钱或供应的廪食。海昏侯墓出土的M1:34号漆木笥上之漆书可重释为:“私府木笥一合,用漆一斗一升六籥,丹臾(油)、醜)布,财用、工牢并直(值)九百六十一。昌邑九年造,卅合。”大意是:私府髹漆木笥一合,用漆一斗一升六籥,丹砂、油、缯、纻布等材料费用,另加上人工费用,总共九百六十一钱。昌邑九年制造,编号为三十。另外一件木笥及漆丹画盾上的漆书亦可据此理解。

猜你喜欢

海昏侯漆器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试论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编列
漆器收藏三问
平遥推光漆器色彩文化的分析
海昏侯墓的四个“最”
长沙风篷岭M1出土漆器检测研究
如何辨别新老漆器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马蹄金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