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翻译研究:新方法和理论传统》述评
2020-02-20北京外国语大学李佳蕾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李佳蕾
Gert De Sutter,Marie-Aude Lefer,& Isabelle Delaere (eds.).2017.Empirical Translation Studies:New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Traditions.Berlin:Mouton de Gruyter.xii+317pp.
1.引言
翻译语言的共性特征一直是语料库翻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会随着文本类型、原语语种和译者的教育背景发生变化。因此,传统的单因素研究难以帮助我们预测和描述翻译文本和原创文本之间的变化关系。本书中的研究基于大规模、取样均衡的平衡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展开,融合了多因素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翻译过程,增加语料库翻译研究的说服力,最终促进实证翻译研究的发展。
《实证翻译研究:新方法和理论传统》一书中收录的9篇文章采用多因素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实证翻译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是语料库量化实证研究当中的优秀作品,可以供翻译研究人员借鉴,助力译员捕捉译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译文质量。
2.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9篇语料库实证翻译研究论文。
在第1章中,哈威尔森(Halverson)将语料库研究和诱导数据(elicited data)相结合,探究了译者对于语义突显(semasiological salience)现象的处理方式。作者区分了三种语义突显形式。第一种是磁铁效应(magnetism effect),即译者会选择目标语中的突出义项。第二种是引力效应(gravitational pull effect),即译者会受到原语中重要义项的影响。第三种是联想效应(effect of association strength),即原语和目标语中的义项常常可以互译。在本研究中,作者的研究方法分为三步。
首先,作者设计了一项独立造句测试,同时对英语当中的多义动词get和挪威语中的对应形式få和bli进行了对比语义分析,构建语义网络,找出其中最突出的义项和翻译对。接着,作者在一个翻译语料库中对上述突显现象进行了验证。最后,作者开展了一项译员线上录入实验,发现语义突显现象也会影响译文的修改。
第2章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三种多因素分析方法结合,探究德语和英语原创语言与翻译的词汇语法特征。研究发现,由英语译入德语时,原语透过效应(shining-through effect)更为显著。
第3章详述了影响翻译语言特征的三个重要因素,即原语、语域和译文编辑。作者用基于概貌的对应分析(profile-bas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和逻辑斯蒂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英语中的外来词在荷兰语原创和翻译文本当中的使用情况。
第4章用中位数(medians)、四分位差(interquartile range)等指标阐述了译文编辑对于文本的明晰化(explicitness)、规范化(conventionalization)和简化(simplification)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过编辑的文本表意更清晰、句法结构更简单、更加符合行文规范。经过编辑的文本常常不会省略that,倾向于使用全称而非缩合形式,含有更多时间副词。
第5章基于欧洲议会笔译和口译语料库(European Parliament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Corpus),研究了口译和笔译语言的短语特征,聚焦于一系列低频、高频和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名词结构。与口译相比,笔译中的短语结构更加正式。这与口笔译任务特征相关。在笔译当中,译者的时间更加宽裕,能够对短语结构进行反复琢磨和修改。同时,笔译本身也需要译者采用更加正式的短语结构。而在口译当中,受到时效性影响,译者没有太多时间进行思考。
第6章考察了人工翻译、纯机器翻译和机器翻译后再由人工进行编辑的译文术语差异。文章当中对于术语的概念进行了严格的界定。作者借用了机器翻译当中的混乱度系数(perplexity coefficient)这一术语来对三种译文进行比较。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显示,在事后编辑的过程中,译者往往很容易受到机器翻译初步结果的影响。译者很可能过度聚焦于文本的微观层面,依赖机器翻译。
第7章考察了翻译方法与语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文中采用的词汇语法(lexicogrammatical patterns)模式来源于Halliday(1985)的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势(mode)框架。作者将该框架与明晰化、简化和原语透过效应等翻译特征联系起来,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翻译方法和语域之间的差异,以及翻译方法和语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作者还发现,翻译经验也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维度,值得我们的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第8章比较了当原语为罗曼语言和日耳曼语言的时候,英语译文当中动词短语的使用差异。研究发现,原语的种类的确会对英语译文中动词短语的数量产生影响。当原语中存在对应动词短语结构时,译文当中动词短语的数量较多。反之,译文当中的动词短语数量较少。当原语当中不存在对应的动词短语结构时,事物的运动路径常常会以前缀等形式表现出来。例如,英语动词短语come back在法语中的对应形式是revenir。venir的意思是来,re是前缀,暗示了事物的运动路径。研究发现,当原语为罗曼语言时,英语译文当中动词短语的数量较少。当原语为日耳曼语言时,英语译文当中动词短语的数量较多。英语和日耳曼语言当中存在着相似的短语结构。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译文的规范化和均质化(levellingout)特征。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当中,作者对比了德语和英语原创文本的衔接特征,帮助译者在翻译当中良好地处理衔接和连贯。作者采用了对应分析的方法考察德语和英语当中衔接和连贯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辅以支持向量机的研究方法来找出究竟是哪些衔接特征造成了两种语言和语域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语域是一个重要变量,同时语域受到语种的影响,德语当中不同语域之间的差异比英语更加明显。
3.简要评价
在研究中融入多因素的统计方法是本文的亮点之一。本文中采用了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式、支持向量机、对应分析、逻辑斯蒂回归、聚类分析、欧氏距离等多种统计指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描述。文章中的3D动画演示和彩色图表可以从本书中的配套网页(http://www.stefan-evert.de/PUB/EvertNeumann2016/)获取。例如,主成分分析采用了对数据进行降维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据当中最主要的结构和影响因素,揭示数据背后的本质。线性判别式分析能够使数据的组间差异最大化,组内差异最小化,可以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黄立波(2018)曾经指出,翻译风格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平均词长、句长等传统形式的参数,应当借鉴计量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当中的相关分析方法,而计量语言学关注的重点恰恰是语言的定量特征与不同特征之间的互动关系(刘海涛、黄伟 2012)。本书在精确呈现研究结果的同时,还关注到不同变量之间存在互动关系。除了量化数据研究结果,本书还引入了诱导实验。考虑到掌握两种语言的人双语知识结构与只掌握一种语言的人有所不同(Cook 2003),本书的第1章中引入诱导实验(elicitation task),即一项独立的造句测试来考察人们在实际造句的过程中对于不同义项的选择。
本文通过数据的验证对前人的假说进行驳斥。Baker(1993)指出,语料库促成了翻译实证研究并尝试对于翻译的普遍性假说进行归纳:“明晰化”(explicitation)、“消歧与简化”(disambiguation and simplification)、“规范化”(normalisation),又称标准化(standardisation)或保守化(conservatism)(Zanettin 2012:19)和“均质化”(levelling-out)。然而,Baker(1993)对于翻译共性假说的归纳并不全面,被忽视的一项重要特征是Toury(1995)的“干涉法则”(law of interference),在本书的研究当中多称作“原语透过效应”。同时,Baker的共性假说之间常常相互重叠,难以辨析,在不同语种和语境当中,不同特征之间的互动极有可能出现例外情况。例如,Teich(2003)在研究中发现,“规范化”和“原语透过效应”常常和语域联系紧密。在本书第2章中,Evert & Neumann发现,“原语透过效应”在由英语译入德语时比反向翻译中更加显著。在本书的第6章中,作者发现“原语透过效应”还受到不同翻译类型的影响。机器翻译对于译文的编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译者在译文编辑的过程中会倾向于依赖机器翻译给出的结果,很少对译文做出重大修改和调整。在第7章中,作者尝试把语场、语旨和语势与翻译的普遍性特征联系起来,同时采用“聚集”(convergence)这一术语来描述翻译文本在词汇密度、句长等方面的相似性特征。在本书的第8章中,作者发现当原语为罗曼语言时,英语译文当中动词短语的数量较少;当原语为日耳曼语言时,英语译文当中动词短语的数量较多。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翻译的规范性和普遍性特征。本书的最后一章谈及了英语和德语篇章衔接和连贯特征。研究发现,与英语相比,德语更倾向于通过不同的连接词和人称代词的四格变换来表明文章的逻辑语义关系。译文当中的衔接成分少,并不意味着译文的明晰化程度一定低。这使我们联想到Blum-Kulka(1986)谈及的篇章衔接的显化。
本书对机器翻译的特征和扮演的角色给出了充分的描述。书中详细描述了机器翻译、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后由人工进行编辑的三类译文之间存在的差别,以及机器翻译对人工编辑产生的影响。目前人工翻译耗时久、成本高,难以满足海量用户的翻译需求。而机器翻译速度快、成本低,若用户对于译文精确度的要求不高,机器翻译则可以满足用户的初步需求。对于专业翻译来说,机器翻译可以提供粗略的译文供译员进行修改,有助于提高翻译效率,统一文件或书籍中的术语、用词和译者风格,解决多人协作翻译过程中译文统一性难以保证的难题。然而,机器翻译当中也存在着种种难以攻克的问题,本书当中将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进行对比,有助于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机器翻译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帮助技术开发人员提高机器翻译软件的相关性能,这样可以促进译文质量的提升和改进。同时,本书当中也提醒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要过度依赖机器翻译。译者若果过度聚焦文本的微观层面,就会忽视译文的整体性和流畅度。
本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即口笔译语言的对比。Gile(2019)强调,口译和笔译译文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操作程序、转换重点、时间效率、考核标准等方面。针对口笔译译文特征的对比有助于在翻译教学当中明确不同的任务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张威和王克非(2015)对口笔译语言的特征和任务要点进行了区分,即口译借助译员口头表达,强调语言转换的即时性与信息沟通的有效性,笔译通过译者的书面语转换,重视原文语言特色与精神内涵的客观再现。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口笔译语言的特征也会受到语域的影响。例如,李涛和胡开宝(2015)在研究中发现,中国政治语篇口笔译当中总体上都倾向于保持极差平衡,未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差异。这是因为政治语篇的翻译人员需要追求意义的精确表达,注重维护双方关系的和谐。因此,对于口笔译语言特征的对比研究,我们需要采用规模更大、文本类型更广泛的数据进行进一步验证。
但是,本书当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于一些复杂的统计方法,例如线性判别式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作者对于研究步骤的描述并不够详细,这极有可能给一些文科背景的学习者和研究人员造成理解困难。例如,在本书第2章的网页补充3D图当中,作者并没有说明3D图为什么要向图中的3个维度进行投射。同时,书中的大量研究基于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展开,这往往会给缺乏相应语言背景知识的读者带来理解困难。尽管我们知道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向读者介绍全新的语言知识,而是想要呈现一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视角,然而我们在阅读中发现,缺乏相应语言的句法知识确实会对我们的理解造成障碍。例如,从未接触过德语的读者很难理解德语简单句中动词永远处于第二位,而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可以互换的相应概念。
概言之,本书收录的9篇实证翻译研究论文内容详实,阐释明确,是不可多得的实证语料库翻译学论文集。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帮助读者和研究人员突破传统单因素研究中的不足,把目光集中到语言特征与其他因素之间的互动上。书中的研究通过生动有趣的解读,使抽象繁琐的概念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