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聚焦“中国芯”,打造硬核实力
2020-02-20费晓蕾
文/费晓蕾
上海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高地,拥有完善的产业布局,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群。
上海把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较为完善、产业集聚度较高、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
聚焦集成电路领域,上海发布集成电路专项指南,在集成电路制造装备、材料及零部件,核心芯片器件、模块及其应用,集成电路新器件、新工艺、新方法等方向开展系统性布局。
今年,上海兆芯发布新一代CPU产品—开先KX-6000和开胜KH-30000系列处理器,“中国芯”的自主研发之路上又绽放了一朵“创新之花”。在“核高基 ”国家大专项技术总师、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教授看来,该款CPU的发布,是“核高基”重大专项的重要成果,代表着我国高端芯片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有了重要突破。
核心芯片、器件研发与应用攻关加快突破,加特兰微电子研发的波雷达芯片成为业内第一颗用在前装车上的雷达芯片,正式列装国际一线大厂。乘用电动汽车用IGBT功率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5%,其芯片全部实现国产化替代。精密运动控制系统等一批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用于光刻机、刻蚀机产品上。
同时,上海将持续推动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紧盯02国家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打响光刻机、20-14纳米工艺、大硅片三大核心任务的攻坚战,为02专项总体验收奠定基础。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5G通讯等重点领域需求,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布局支持力度,提升集成电路创新策源能力,拓展芯片产品创新应用。积极推进国家集成电路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落地上海,建设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研究院、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平台,完善本市战略性研发平台布局。
our's view我们的视角
技术创新是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园区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企业的聚集区,对全国以及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的示范作用非常明显。2018年,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和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正式挂牌,目前已经有多家知名设计企业入驻张江高科技园区设计产业园区,为进一步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地处长江经济带核心,周围产业的集聚效应十分突出,但在人才方面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据了解,目前集成电路从业人员约16万。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比较有吸引力,但在集成电路设备、集成电路制造等产业链的企业却在人才招收上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主要原因是中低阶的技术人员收入不高,在上海长期生活的压力不小。长此以往,将对上海保持产业链的完整性带来一定的挑战。
上海将制定“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
上海将牵头制定“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担纲重任的是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
据悉,西方国家半导体行业协会自1992年开始编写半导体技术路线图(ITRS路线图),累计发布了九个版本,路线图给出了未来15年集成电路技术演进方案和设想,为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此次公布的《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草稿)》由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先进光刻工艺发展趋势等六大部分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上海牵头制定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是一种尝试,希望借鉴ITRS模式,结合中国IC产业实际,为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草稿)》没有照搬国际通用的摩尔定律发展模式,而是关注了在集成电路发展上“弯道超车”的其他路线。
这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摩尔定律”已经逐渐逼近其极限,由于器件尺寸缩小出现的量子效应等挑战,继续“死磕”摩尔定律边际效益并不高,因此降低成本、系统小型化、提升效率成了《路线图》提出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