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旅融合 扮靓“两山”路

2020-02-20文_

中国品牌 2020年2期
关键词:景区生态旅游

文_

走出一条具有特色优势的“两山”发展新路子,正考验着越来越多乡村振兴践行者的智慧

当前,农业品牌建设已成大势。农业农村的发展,并非只有农产品需要营销,对消费者而言,还有生态环境、乡村文化、康养体验的消费诉求。这是向“美丽乡村”要“美丽经济”的一个信号,即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抓手,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的理念,通过整合农产品品牌、特色小镇品牌、乡村品牌、农业园区等品牌资源,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方式的整体转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一个地方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资源。如何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走出一条具有特色优势的“两山”发展新路子,正考验着越来越多乡村振兴践行者的智慧。

走农旅文商互融路

作为蜜桃种植面积、年产量全国第一县,山东省蒙阴县的种植、加工、销售以及服务等产业链环节比较健全,着力推进绿色、循环、融合发展,农商文旅等关联产业互促互融,为推进产业脱贫、群众增收提供了借鉴。

持续放大生态优势,蒙阴县有果园100万亩,其中蜜桃65万亩,“蒙阴蜜桃”品牌价值居全国桃品牌第一位;长毛兔存养量700万只,居全国县级首位。蒙阴发挥“中国桃乡”和“中国长毛兔之乡”两个“全国第一”的优势,以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路径,由抓产品向定标准转变,由抓产业向建体系转变,放大倍乘效应,构建起“兔沼果”“果菌肥”“农工贸”循环链条,。目前,全县A级景区达到20家,果品深加工能力30万吨,兔毛年加工能力4000吨,10万余人从事果品储藏、运输、加工,网商微商2700余家,蜜桃、紫薯、蜂蜜分别居淘宝网销量前3位,农民80%以上收入来自果、兔产业,老百姓从卖产品到卖生态、卖文化转变,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

蜜桃产业绿色发展的“蒙阴模式”初见成效,即“种植全域化、技术标准化、品种多样化、营销多元化、服务组织化”的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推行政府引导、专家指导、合作社带动、果农互助的综合服务体系,引导全县40万桃农不断更新品种、提升品质,普及疏果套袋、果园生草、病虫害生态防治、药肥双减等绿色生产技术,采取“线上线下两同步,出口内销两结合”的融合销售策略,培育了“兔—沼—果”、“果—菌—肥”、“农—工—贸”循环农业体系,充分挖掘了桃产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的有力支撑,为全国桃产业绿色、生态、安全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创新“旅游+”新模式

近年来,婺源县大力实施“旅游+”战略,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创新“旅游文化”新模式。名人文化、村落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成为当地旅游发展的源头活水。

婺源县在江西省率先推行民宿标准化经营,采取“协会+民宿+农户”“合作社+集体+农户”等模式进行“公司化运营、集聚化发展”。大众民宿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成为婺源旅游经济新增长极。打造“旅游+体育”新产品。把实施“体育+旅游”战略作为补齐旅游淡季“短板”的重要抓手,开发漂流等户外拓展运动景点。整理修复了36条石板古道经典徒步线路,建成彩色自行车道45公里,每年承办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40余项。

婺源县通过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产业,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旅游带来的效益全面释放。数据显示,2018年,婺源县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为98亿元,人均达2.6万元。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更优、支撑更牢。贫困群众通过开设农家乐和民宿、景区门票分成等形式,加快实现了脱贫致富。同时,婺源县在景区景点较少、经济水平较低的乡镇,布局打造一批秀美乡村高品质示范点,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共享旅游红利。

擦亮“旅游+”名片,走出绿水青山发展路。越来越多的婺源人民切身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逐渐形成了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产生活观。

下好全域景区“先手棋”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浙江省安吉县成功入选。该奖项是国家旅游业的“奥斯卡金奖”,此次获奖是安吉的旅游产业成果已成为‘两山’转化的美丽诠释。安吉县报福镇景溪村,山美水美,村里办起了‘股份漂’,每个村民都入股漂流项目,能享受到生态带来的价值。在安吉,像景溪这样的村遍地开花,组成了一个不收门票的大景区,人气居高不下。可在十年前,安吉的旅游发展模式却与此不同。当时全县上下一哄而上建景区景点的乱象随处可见,家家户户开农家乐,却建成了同质化的乡村宾馆,做丢了农家风味的窘境令人担忧。

据了解,2008年,安吉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坚持把整个县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布局,十年实现了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成为国家标准;率先出台建设县域大景区的实施意见,统筹开展旅游行业管理和产业促进工作;率先强化了旅游规划统筹职能,设立“总规划师”职位,出台《休闲旅游产业导向目录》,对旅游项目招商开展预审评估,做到了资源统筹“一盘棋”;率先实施乡镇个性化分类考核,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旅游特色功能区。

与此同时,“旅游+”和“+旅游”正在更广泛、更深度地融入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全面提升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水上旅游等重点产业。“全时、全季、全员、全产业”的全域旅游目的地正在安吉形成。被誉为“浙北农家乐第一村”的天荒坪镇大溪村有三个“70%”:全村70%的村民从事乡村旅游;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0%来自乡村旅游;村集体收入的70%来自乡村旅游。递铺街道鲁家村,一辆小火车串起了十八个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从负债数百万元到资产超过1.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从1.9万元增加到了3.5万多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猜你喜欢

景区生态旅游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旅游
生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