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其向观众分享一个美好的梦
2020-02-20邱骊吉
文 / 邱骊吉
爱是能够穿越时空的奇迹。
奇幻爱情电影《我在时间尽头等你》
就讲述了这样一个,
看似过于天马行空,但大家都愿意相信的故事。
李鸿其发现自己很难只用两三句话,
来推荐自己与李一桐搭档主演的这部新片。
他说,一部电影就是一段人生,
怎么可能用一句话说完呢?
在这一次的电影人生中,
他化身为爱穿越时空的“完美男主角”林格,
在奇幻的世界演绎真切的爱情。
李鸿其相信,
这部电影一定会为观众们带来一个美好的梦。
我是林格,我在“穿越”
在冬天的布拉格,李鸿其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雪。“拍一个爱情故事,见了第一场雪,所有的事情都很美好,就像童话故事一样。”他回忆说,“我觉得自己不是在演一部电影,我就是在演一个童话故事吧。”
接下电影《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之前,李鸿其想尝试一个必须“抓紧时间去拍”的题材,即“学生时代的爱情故事”。这位出生于1990年的男演员表示:“我觉得如果再不演学生的话,我这辈子应该没有机会再演学生了。”然而读完这部电影剧本后,他发现自己要演的不只有男主角林格的学生时代,还有他的一生。他一次次为爱“穿越时空”,年龄则随“穿越”的次数而增加。李鸿其说:“当我得知各年龄段的男主角都要自己来演的时候,就感到这部电影真的很吸引我。”
作为演员,李鸿其很在意一件事,那就是他的角色会不会让观众觉得“他在演”。“银幕上两个人相爱,观众不会希望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爱是‘演出来’的,这是对观众的不负责,刚开始演林格我很担心这个。但电影拍了几天,还挺开心的,因为我发现‘我没在演’,我就是林格。”林格是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里,一个近乎完美的男主角,李鸿其说自己尽量给这个人物加上了一点“毛边”,让他看起来不那么遥远。他的表演走的是“真实系路线”,发泄情绪打镜子就真的打到手受伤,有时感到自己演到了真的控制不住情绪的程度,反而会感到有些欣慰。“我觉得表演至少要先感动自己,这是我能做得到的基本的敬业。电影最重要还是要有人的真诚情感,这部电影的题材很奇幻,但它的情感是真实的。”
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林格在“穿越”,李鸿其也在“穿越”。在他看来,当一个演员开始琢磨角色的不同年龄段要如何表演的时候,就等同于是在“穿越”了。他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林格做了条理分明的设定:17岁的林格是个活泼好动的少年,27岁的林格就更像他自己现在的状态。27岁和17岁相比不会相差太多,但整个人肉眼可见地变得沉稳了起来。他解释道:“演27岁的时候,17岁的动作就不能再做了,很多东西要开始慢慢往回‘收’。这个时候林格来到了布拉格工作,进入了成年人的社会,要开始面对工作压力了,就需要有成长的痕迹。”接着是40多岁的林格,这是李鸿其感觉最难演的阶段,因为这个年龄的人正处于“年轻人”与“大叔”之间,不能演得显老,但要有区别于“年轻人”的体态。
最后是70多岁的林格。李鸿其戴上头套,黏上假胡子,看着镜中“老年版”的自己:“如果我真的70岁了,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一旦化上这套老年妆,他的行动也就变得迟缓起来。“你感觉整个头都不是你的,头发是假的,面皮是假的,不敢多动。”他个人觉得,这种妆对表演影响非常大。“可能我的表演在某个地方一般会使出10%的力量,但带着老年妆,就必须出到80%的力量,才能呈现出平常用5%的力量完成的效果。”
电影《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剧照
电影《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剧照
24岁时,李鸿其第一次进剧组当演员,那也是他第一次收获作为一个电影人的世界观。“以前我没演电影的时候,总是片面地认为‘演员很厉害’,仿佛只要有一个好演员,就能撑起全场。但进了剧组之后发现不是这样的,电影是一个综合艺术美学,很多表演需要美术、灯光、摄影、音效、剪辑一起帮你,你才能演出来。这次70多岁的林格,就是这样演出来的。”
一部电影就是一段人生
在冬天的布拉格,李鸿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这是我第一次因为工作在国外过年,但过年的感觉还是要有的。全剧组一起吃了个团圆饭,大家围着火炉,吃吃火锅,吃吃家乡菜,挺美好的。”
美好之中又有一些哀伤,这是布拉格给李鸿其的感觉,他觉得或许是被电影剧情影响的缘故。相爱的男女主角背井离乡来到布拉格打拼,在艰辛的生活中寻找浪漫。“两个人一起喝酒,一起跳舞,一起走在喜欢的街道上。这样的生活究竟浪不浪漫,可能每个观众看后会有不同的感觉,但我想林格是觉得很开心的,赚钱供喜欢的女孩读书,为她唱歌跳舞,为她穿越时空,林格不会觉得这是一种辛苦的付出。”
这种十分纯粹的“相信爱情”的氛围,也是李鸿其最初被这部电影吸引的原因之一,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读完电影剧本时的感想:“哪里有这种爱情,太理想主义,太天马行空了。”他向朋友们讲述自己正在演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朋友们也都说“哪里有这种爱情”。“是呀,哪里有这种爱情,谁能给我一个答案呢,谁又能给我举一个例子呢?但是我心里又有另外一个声音,它对我说‘这是可能的’。我们本来就相信爱情,尽管有时现实生活会带来遗憾,但我们内心是有这样的渴望的。拍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感觉这个故事真的很真诚,电影里的两位主角让我觉得只要他们相遇,他们一定会相爱。”
围绕着具体如何演绎这样的爱情,拍摄的过程也伴随着灵感的碰撞。影片女主角的饰演者李一桐说,她觉得李鸿其很有想法,也乐于和人沟通。作为“林格”,李鸿其发现有时他表达角色情绪的方法与导演最初的理解有所不同,比如导演想要他表现出“痛苦、压抑的表情”,而李鸿其觉得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他,可能用“释放”的表演更能呈现这种压抑的痛苦。“我觉得必须了解导演的世界观。有时候我无法理解导演要的是什么,但这个绝对不是‘正确与不正确’之间的碰撞,只是‘有没有理解’。这样的磨合,我觉得非常有趣。”
电影里,林格的父亲与“穿越时空”之后40多岁的儿子相见不相识,表演这场戏时李鸿其看着面前范伟饰演的父亲,内心生出无数感触。从角色的人生里感悟“父子情”听起来有些奇特,但这份感触也是实实在在的。“范伟老师演不同时间段的林格父亲都拿捏得非常清楚,跟他对戏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自己的父亲,想到我到底为父亲做过什么事。”在演绎林格面对父亲时的内心戏时,李鸿其想向观众表达的并不是“林格很痛苦,觉得自己很对不起父亲”,他希望观众也能体验到林格真实而复杂的心绪。“或许他们能感受到我后悔了,或许他们会觉得我做了一个过于冲动的选择。又或许他们会感觉我接受了选择的代价。有时候我不喜欢只是给观众表演一个答案。”
在李鸿其看来,拍电影就像在做一个梦,向观众分享一个故事,借这个故事带给观众一些感触。如果电影《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能为观众们带去一个美好的梦,让观众们感到“我可以相信有美好的爱情存在”,那就足够了。他觉得电影并非是要向观众宣布一个正确答案,而是让观众自行感悟。“我自己在电影世界里得到了很多。”李鸿其坦言,“所以,我也希望能给出回馈,通过演好电影把一些感触带给观众。”
电影《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