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荀子与兰陵相遇

2020-02-19刘星元

骏马 2020年1期
关键词:兰陵荀子

刘星元

如若在我所栖身的这片土地择取一位先贤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毫无疑义,首选必然是荀子。

说到底,地名作为一片土地的标记符号,除了与其它地域区别开来,并无太大的意义。我们所知的那些名城之所以能让人产生强烈或持久的感情,大多是因为文化的堆积。随着时间的演进,绵延不绝的文化显示出它比任何强制力都要顽强的力量,它如一方水域,源源不断地吸收着来自不同朝代的营养,任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它依然不动声色地坐落于那里,与历史同老,和时代同新。我所在的这座小城,就是最为鲜明的一个例子。

公元前256年,楚灭鲁后,把原本隶属于鲁国的次室邑更名为兰陵县。这或许是汉字辞典里“兰”和“陵”这两个毫不相干的汉字的初次相遇。作为一个崭新的词条,它不足为奇,顶多是让两个孤独的汉字衍生出一种媾和之美;作为一种政治符号,它也不足为奇,顶多是把一个地域的建县史前推多少年而已。然而,就是在这段简短的历史信息之下,执政者一个更为微小的举措,却让这座城有了有幸成为名城的可能,从而确保了这新组建的名词和它所标记的地域没有湮灭在历史的跌宕、翻滚和遗忘之中。

那是一次相遇,一个人与一座城的相遇。确切地说,是年迈的荀子与年轻的“兰陵”的相遇。次室邑更改为兰陵县不久,执掌楚国国政的令尹春申君仰慕荀子之名,邀请他担任兰陵令。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确切知晓荀子担任兰陵令的年龄了,但透过一些散碎的文字,我们大致能够猜测出一些最为接近真实的信息。比方说,太史公司马迁在他那部彪炳千秋的五十多万字巨著中留下的一段异常简短的文字:“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如果《史记》所载无误,那么从齐国的稷下学宫辗转来到楚国兰陵县的荀子,至少已经五十多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五十多岁的荀子应该是一位老人了,站在人生的末尾,一身才华、满腔热血的他,一定深感时光的仓促,他迫切需要展示自己的治国理念。虽说,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他曾三为祭酒,遍驳百家之论,引领学术之雄,但作为一个地域的行政长官,将自己的理论一一付诸实践,大概才是他的抱负所在。他一定是不愿意只做一个高谈阔论的学者、游说诸侯的门客,所以,当春申君抛下这或许并不能令他满意的诱饵时,他还是吞下了它。

然而,这位新上任的老年县令,还未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负,就被现实狠狠地敲了一杠头。给他这一击的,是春申君身边的一位门客。门客对春申君说:“汤以亳,武王以鄗,皆不过百里以有天下。今孙子,天下贤人也,君籍之以百里势。臣窃以为不便于君。”门客认为,荀子作为天下贤人中不可多得的人物,才冠当世,让他担任百里之地的行政长官,一旦居心叵测,必成大患。春申君显然被这位门客说动了,他迅速免除了荀子的县令之职。刚担任县令,屁股还未来得及暖热就被撤职,荀子不得不回到赵国老家。荀子注定是要和兰陵这片土地结缘的。春申君再一次改变了主意,这一次,也是因为门客的游说。另一位门客说:“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夫贤者之所在,其君未尝不尊,国未尝不荣也。今孙子,天下贤人也,君何辞之?”于是,春申君又一次被说动了,他派人去赵国,将去职的荀子请了回来。

不过是同一个道理,不同的人换一种言说,就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反差。战国时代的门客,是一个藏龙卧虎的群体,他们腹内锦绣,三言两语就可左右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我们熟知的苏秦、张仪正是如此。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作为描写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著作,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荀子,他不满于春申君,却又不得不接受春申君的邀请再次出任兰陵令。他虽然再次接受了任命,却又同时给春申君写了一封信,引经据典地表达了自己的委屈。他的确是委屈——他已经步入了人生的秋冬之际,历史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的才华、他的学说受不了这么戏剧化的波折。他要的是时间,他要与时间赛跑,与自己的生命赛跑,他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凤凰的涅槃。也正是基于此,他才对兰陵这座小县、这座小城割舍不下,一次次低下自己大学者的头颅。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低头,正是为了让自己的才华自己的学说抬头。

然而,历史又一次捉弄了他。公元前238年,把持楚国政权二十多年的春申君在政变中被刺杀,作为春申君提拔的官员,荀子受到波及。“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失去政治职位的荀子,从此便在兰陵这片土地上安家落户,并且终老于此。

荀子的政绩如何,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

作为一名小官员,在疆域广阔的寰宇内掌管着区区百里之地,无论在位时多么风光,在故去之后,都不值得大书特书。毕竟,有幸入选正统史书的官员,起码要达到一定的官宦名位,这个标准对一名县令来说,实在是奢望。幸运的是,荀子并不仅仅是一名官员。两千多年后,蘭陵令的名位已经生锈,然而,人们还是记住了他。人们记住了他,记住了他作为一名教师所做出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功绩;人们记住了他,记住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为这个民族的思想史留下的那些亘古不灭的思考。

这座城有幸迎来了荀子,荀子也有幸藏身于这样一座值得托付自己后半生的城。荀子的官宦生涯或许是失败的,但是,当他从官员的桎梏中脱离之后,他恰恰绝处逢生,完成了人生价值上一次超越世俗的蜕变。正是因为这一次蜕变,才使得这座城与貌似失意的荀子在相遇之后进而相知,相辅相成,最终完成了它由行政符号向文化符号提升的一次升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荀子,才使得这座城配得上“人杰地灵”这四个字。

的确是这样。被免除县令之职后,荀子再一次回归学者和教师的身份中去,“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着数万言”。作为一名教师,他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中国历史上鲜有这样成绩突出的教师。在兰陵,这位不世出的大学者,他教授的学生以及再传弟子们,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政治史和文化史。我们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当政治和历史的车轮从他羸弱而衰老的躯体上碾压过去的时候,它们肯定没有想到,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竟然会让它们在前行了多少年之后,不经意间改了一下道,更不会想到,这位沉睡多年的老人,他的武器竟然是学问。

在兰陵,学识渊博的荀子传五经之义、授帝王之术,把他腹内的锦绣分门别类教给那些慕名而来的学子。他把《诗》传给毛亨和浮丘伯,把《书》传给韩非和李斯,把《礼》传给陆贾,把《乐》传给公孙尼子,把《春秋》传给张苍和陈嚣……这些弟子从不同国家不同区域跋山涉水来到兰陵,来到荀子的学堂,又在学成之后散落到华夏大地上,在大时代的变革中,完成着自己作为历史人物的使命。作为大学者的弟子,他们的学问,历史和文化已经做出了公允的评价,如果说兰陵在此之前还是一片文化的蛮荒之地的话,那么,自荀子开始,这座城开始了文化的堆积。抛却那些外地学子,本地的学子经过荀子的教诲,也开始潜心向学。他们一定也背诵过荀子的《劝学》,我甚至怀疑,《劝学》就是为了这些学子而写的,荀子希望他们勤于学问,希望他们有朝一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的期望没有被辜负,经过百年的积累,蘭陵文化终于厚积薄发,涌现出一大批灿若星河的经学大师,王臧、缪生、褚大、孟卿、孟喜、后仓、疏广、疏受、萧望之、匡衡、毋将隆、毋将永、段嘉……他们与祖师爷荀子一起,搭建起文化兰陵的高峰。

荀子的传人们,不但发展了他的学说,而且还推动了官方对于他的承认,只不过,这条路他们跋涉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后的北宋,元丰七年壬戌,宋神宗下旨“以孟轲配食文宣王,封荀况、扬雄、韩愈为伯,并从祀”,荀子的爵位名称是“兰陵伯”,这是对一位教师的嘉奖,更是对一座城的嘉奖。其实,在此之前,汉代大史学家刘向以个人的名义对这一时期的荀子作出了更为公正的评价,他在《叙录》里说,“兰陵多善为学,盖以荀卿,长老至今称之。”显然,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人,都认为荀子为这座城留下了文化的火种,这些火种,不仅照亮了这座城,还照亮了远方和历史。

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人之于一座城的故事太多了。他们生前,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于小城,死后,却成为这座城的荣耀。比方孔子之于曲阜,比方孟子之于邹城。有一年,我去曲阜游玩,强烈感受到孔子对于一座城的影响。生活于春秋时代的孔子,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他的际遇多灾多难,他生前被太多的人误解,死后却被那么多人视为知音,视为智者,视为圣人。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座城仍然流传着他的故事,汲取着他的营养,消费着他的学说。作为文化名人,孔子为一座城代言。如果说没有曲阜的孔子是不完整的,那么,没有孔子的曲阜,将不再是曲阜——如果没有孔子,曲阜可以被视为这座城或那座城,任何符号都能与之匹配。

在文化上,曲阜这座城是值得骄傲的。也的确如此——在曲阜,你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它一副舍我其谁的气势。相比而言,荀子的兰陵则要更为自然一些、干净一些。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这座城的名字上探究原因。兰陵,兰为草,陵为丘。一种植物在一座无名的山丘间寂寞地开着,一阵微风吹过,它便迎风摆动,它摆动的时候,清香从它的身体里弥漫开来,借着微风,香便蔓延着。有草有丘,这座城虽说是城,却无时无刻不浸润着乡野的气息,不为规矩所碍。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荀子这位老人身上探究原因。他是小城城墙下一座小院的主人,圣贤只是虚名,作为一个普通人,他隐藏于小城,隐藏于小院,隐藏于众人之中。他或许是乡间闲谈的老者,是地里劳作的农夫,是村里讲经的塾师。遇见孩子,他会俯身以翻遍典籍的手抚摸那些孩子的额头;会见老友,他会仰头以谈吐锦绣的口饮尽这绵长的酒。

走在兰陵乡间的土路上,我浮想联翩。我想的是,在两千多年前的兰陵,阡陌之上,我若和那位身着短葛、沧桑满面的老人擦肩而过,必然不会想到,他就是那位在文学史和哲学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的大儒吧。

我想,兰陵之于荀子,大概就是如此吧。

我想,荀子之于兰陵,大概就是如此吧。

严格地说,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一个异类。他的学说很繁杂,既有天道自然的道家思想,也有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他以儒家思想为主脉,吸收了各家所长。我们介绍他的时候,“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几乎是他的标配。所谓“集大成者”,当然是指他兼容并蓄,极大地延展了儒家学说的外延,提升了儒家学说的高度,这是对他学术成绩最为出色的概括和评价。然而,事物总有两面甚至多面性,他被后世儒者所诟病,这也是原因之一。

宋代大儒程颐认为,荀子“悖圣人者也”,其学说“极偏驳”,甚至以偏概全地指出“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为历代王朝确立正统思想立下汗马功劳的宋代大儒朱熹则对荀子更为严苛——“荀卿则全是申韩”,俨然把荀子归为法家一派了。北宋的这两位大儒,是以儒家学派的另一位圣贤孟子为尊的,孟子一派,推崇“性善论”,注重的是仁义治国,这恰恰迎合、博取了古代政治家的好感。封建王朝的建立无不是从血雨腥风中走来的,作为不同的利益阵营,他们相互厮杀、相互征战,以至血流成河、百姓成灾。最终,其中的某个阵营成为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支配力量,把脚牢牢地踏在了失败者和百姓的身上。但是,越是政治权利血腥,他们越想寻求一件洁净的外衣以示自己天命所授,君慈臣敬。毫无疑问,仁义学说就是这样的衣裳,穿上这身魔法外衣,他们不但可以让那些被奴役者忘记过去,而且还对自己的统治感恩戴德。尽管统治者在这层外衣之下,依然举屠刀、弑异类。

荀子的学说则不同。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虽然抛出一个同样石破天惊的论断,但他并不为哗众取宠,因为他明确提出了使人性加以转变的措施。他认为,只要“隆礼重法”,规矩之下,就可使人为善。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以至于为时代所不容——他的弟子韩非和李斯作为大秦帝国的法治设计师,部分运用了他的学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随着这个短命王朝的覆灭,它的法治建设也随之崩塌。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后世却往往总是揪住“酷法暴政”四个字说事,因为韩非和李斯的原因,荀子也似乎有了连带责任,造成了历代虽用其法却毁其名的现象。不得不说,荀子是一片暗疮,他的学说越是将统治的本质揭露得彻底,就越不受待见,尤其是到了封建集权制后期,作为异见言论者的荀子,注定是满朝尧舜所不能容忍的。

如果说历代儒学大师们只是在学术上贬低荀子的话,那么到了明代,就不单单是出于学术的目的了。整个明朝文化史,几乎就是半部倒荀史,这样说或许有些夸大其词,但是我想,见微知著,我们或许能从荀子在明王朝的一系列遭遇中,窥见封建王朝末尾的政治和文化心态。明初,大儒宋濂对荀子的“性恶论”展开批判,意欲取消荀子在孔庙的从祀资格,此后百年间,不断有人上书请求把荀子从孔庙里赶出来。嘉靖九年,這些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应,嘉靖皇帝下旨取消了荀子从祀孔庙的资格,一代大学者的名位牌被宵小之徒扔到了大街之上,任人踩踏。

还是那一年的曲阜之行。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圣地孔庙里,我来参拜那些影响中国文化史的先贤们。至圣先师孔圣人居中而坐,四配、十二哲朝于两旁,董仲舒、程颢、朱熹等一百多位先贤挨挨挤挤,但是,兰陵的荀子却没有资格占据一席之地。我想到了另一位被视为“异端”的大学者。同样是在明朝,李贽十二岁就写出了《老农老圃论》,把孔子挖苦了一番,此后,他作《童心说》《赞刘谐》《何心隐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揭露大儒们道学家的伪善面目,被时人视为异端,万历三十年,当政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逮捕了他,他以剃发为名,夺下剃刀割喉而亡,时年七十六岁。插叙李贽先生,只因为突然产生的一个荒诞不经的想法。我在想,倘若荀子也是明代人,倘若明代的官员们丢弃的不是荀子的名位牌,那么,荀子的命运又将如何呢?这样想着想着,李贽先生和荀老夫子的形象就不自觉地重合在了一起。我似乎看到,在荀老夫子五花大绑的背后,刽子手手中紧握着的砍刀已经磨好……

写下以上文字的时候,己亥年的春天刚刚到来,轮番的几场小雨轻轻柔柔地浸润着这座小城,颇有乍暖还寒的气氛。我又一次走进了位于本县兰陵小镇数里之遥的荀子庙。荀子庙的仿古建筑殿宇林立,雕梁画栋,显得很宏伟,据说是仿照邹城的亚圣庙而建的。本地人似乎是在弥补某种缺失,竭力为这位曾在学术史上消失了数百年的先贤鸣不平,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弥补对荀子是否有意义。但是我想,这样的弥补,有总比没有要好吧。

荀子庙的最后一片区域,是荀子墓,两千多年了,那个曾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辉煌的人,静静地躺在这里。是与非,功与过,得与失,都不能再搅动他分毫。有位中年男子在墓前虔诚地跪拜之后,去坟上取了一把土,放在精致的匣子里,又一次虔诚地跪下。询问之下得知,他是今年高考考生的家长,希望孩子的考试能够得到这位圣人的庇护。

封建社会,虽说儒家一派指导并主导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一千多年,可是,躺在这里的这位大儒,在科举制度里,只能算是一位失踪者。时至今日,荀子及其作品已经走入了这个国家的教科书,走进了这个民族的思想史,孔子生前曾梦见自己端坐于大殿之上接受后世的膜拜,不知道荀子是否做过类似的梦,如果做过,那他也算是梦想成真了。

如果说荀子是兰陵的荀子,如果说兰陵是荀子的兰陵,那么,我们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追赶,一路坎坎坷坷、山重水复,终于在柳暗花明的季节,与这位睿智的老人在兰陵相遇。

猜你喜欢

兰陵荀子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机场与修理匠(微篇小说)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火车在油菜花田中
地理学视角下的兰陵文化保护
兰陵∶圣王高地的精神气象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
北京:1/3蔬菜来自寿光 上海:一半蔬菜出自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