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情感于建筑之中
——以阿联酋阿布扎比卢浮宫为例
2020-02-19李茂林
李茂林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伴随大量新建筑的诞生,城市形象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市也被整合为单一的国际主义模式,城市形象日益趋同,建筑也逐渐单调和乏味。“特色”危机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于建筑复制粘贴模式的迅速蔓延,因为不论是威尼斯红色的屋顶还是巴塞罗那规整的街区,它们依然清晰散发出独特魅力,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个城市大量建筑的重复排列丝毫不影响它们成为独具特色的城市。
一面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一面是大众审美的进步,在寻找定义城市形象、文化名片的过程,人与环境、环境与建筑、人与建筑相互关联,当设计从人的感知出发,寓情感于建筑之中,建筑的设计回应环境,营造建筑和场所的亲和力,重新聚集多样化的社会活动,使人们在城市和建筑的体验中逐渐产生文化认同。
1 情感化分析
“建筑是理性的、逻辑的、功能的,是关系到资本和权利的技术,但却忽略了建筑的情感、建筑的灵魂、建筑的人性这些方面。” 建筑师马岩松曾直入主题地指出。空间的设计所蕴涵的情感内容使建筑充满强烈的感染气息,将使人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充满活力。如果能把情感空间设计提升到应有的水准,设计能够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作者唐纳德·诺曼勾勒出设计的三种水平[1]:
(1)本能:对刺激行为的即时的反应,是情感最直接处理的层面。
(2)行为:功能、易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主要是功能的实现。
(3)反思:包含有意识的思考和对以往经历的反思,这个层次的情感认知和处理只能发生在记忆中,而不是通过直接接触和使用产生的。
1.1 人对环境的感知——本能
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受其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印象,由此形成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环境感知是人们对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将影响对该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的决策,构成一种重要的人地关系。
环境激发人的情感,文化艺术作品更直观表达情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诗词饱含情感,触动人心,描绘的画卷犹如亲历。从人对环境的真实感知出发,就像艺术作品的创作,融入建筑师的真诚情感进行的设计才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1.2 建筑对环境的回应——行为
建筑目的在于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环境对于建筑既是一种制约条件又是一种促进因数。因此,作为对环境的回应,建筑地处特定的地理和文化环境,传承过去的历史。
实际上,建筑通过化解环境客观存在的问题,建立其与环境的关联,从而体现建筑师的创作意图。相反,抗拒环境的介入只会让建筑形单影只,封闭的自我表达使建筑渐成为场所环境的负累,建筑失去对环境的尊重和回应,其特性也无从谈起,凸显着一种醒目的无助与浪费,最终变为城市设计的花瓶[2]。
1.3 人对建筑的体验——反思
体验源于感性,属于族类共同体且富于复现功能的模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具体表达。弗洛伊德认为,体验是一种瞬间的幻想:是对过去储存的意象的追忆;是对现在的客观存在的感受;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正如色彩缤纷的商业建筑使人精神焕发、积极向上,沉默静穆的纪念建筑让人内心平和、颔首遐思,城市公园律动的喷泉让人心生愉悦,富有活力。对于建筑的体验是一种空间与场所的关联互动,是感悟现实中人与环境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人与建筑之间所存在的相互渗透、相互共生、彼此交感的空间秩序,填补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空白,实现空间审美的价值。同时,建筑作为人与环境的联系,通过交往、互动、聚会等方式,使群体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而激发使用者的反思,感受设计者的情感,重新塑造人与环境的记忆和归属感。
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汉娜·阿伦特。
2 情感化设计的案例分析
2.1 阿布扎比卢浮宫的简介
博物馆往往是反应地域和人文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现代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也不断更新,不同的博物馆在环境、功能、艺术和技术等因素上各有侧重,也为现代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阿布扎比罗浮宫是阿拉伯地区首个全球性的博物馆,它通过世界各地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来探索其中的故事,为游客体验从史前到当代的时间旅行,为世界艺术史提供了新视角。该项目是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标志性作品(图1)。
2.2 设计分析
2.2.1人对环境的感知——阳光与沙漠
阿拉伯地区典型的天气和地貌特征是努维尔设计任务的切入点。阿布扎比大致呈东西向的长条状,由于城市一面被沙漠包围,一面面向波斯湾,“任何地方的人都喜欢例外的天气。冷的时候喜欢温暖,热的时候又需要凉爽。” 让·努维尔说[3],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绿洲中棕榈树下的斑驳阳光,简单的观察和感受对阿布扎比卢浮宫的设计形成了重要影响(图2)。
在博物馆的公共空间,宁静的氛围使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大漠烈日下的荫蔽和微风。它创造的是一个沉静、亲切而怡人的空间。它属于自身的历史与地理环境,而非某种现实的、约定俗成的转译和隐喻[3]。通过对场地语境的考量,努维尔将其打造成了一座海洋中的“博物馆之城”。 从海上、海岸边乃至整个阿布扎比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存在,远看过去就像是漂浮在沙漠的空气中,在城中漫步,光雨洒落的惬意使人在现实与超现实的空间里往复。
2.2.2建筑对环境的回应——穹顶与街道
努维尔借鉴了清真寺、学校等阿拉伯建筑的特点,穹顶的原型是阿拉伯传统建筑用作屋顶材料的交错棕榈叶,经过精密计算形成的穹顶成为了设计概念中最典型的特征。
直径达180m巨大圆形穹顶覆盖了博物馆之城的主体,它包含8层结构:4个不锈钢外层,以及4个铝制内层,中间由5m高的钢架进行整合。整个钢架重达12 000t,由4根被隐藏在博物馆建筑内的巨型柱子支撑。穹顶海拔高度29m~40m,高于首层平面36m,不会过低给人压抑感,满足观众轻松休闲的心理需求。
穹顶的复杂纹理以极其深入的几何学研究为基础,穹顶上的图案在内外层8个重叠的层面上以多种尺寸和角度重复排布,使射入的每一束光线都必先经过8个层次的过滤,然后逐渐淡出。在夜里,穹顶的图案将形成7850颗星星,将室内与室外同时点亮。除了美学吸引力,利用穹顶上的孔洞,室内的光线和温度得以调节,使游客避免夏季炎热,减少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图3)。
图3 博物馆圆形穹顶的图案和结构
博物馆穹顶下设计的55个独立建筑,共有23个长期展厅,有临时展厅、儿童博物馆、音乐厅、研究中心、商店、餐馆和咖啡馆等,独立的建筑之间自由地围合成纵横交织的街道和室外广场,其中部分街道蜿蜒曲折,串联起各个独立展厅,部分街道朝向海面,甚至延伸入海水;街道空间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有利于缓解“博物馆疲劳”,提高观赏的质量和兴趣;街道流线上布置各式餐饮、购物等功能节点,丰富了观众的使用需求,延长参观的实效时间(图4)。
图4 博物馆平面功能示意图[3]
努维尔用穹顶下的阴凉和微风回应严酷的沙漠环境,采用街道串联展厅的散落式布局满足了博物馆文物的保存和参观需求,同时营造了宁静又引人遐思的交流空间。
2.2.3人对建筑的体验——光影与回忆
(1)营造一个现实或超现实的空间
博物馆的穹顶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光之雨”空间,美轮美奂的虚幻风格令人惊叹不已,同时,博物馆坐落在被海水包围的人造岛上,一个以法拉吉(古老的阿拉伯依靠地势的落差输水的灌溉工程)为灵感的水系统贯穿博物馆(图5),随着日照路径的变化,穹顶的日光和海水的反射光无不体现博物馆的空间感和设计感,尤其是光影洒落在建筑内形成无数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光点,构成一幅幅迷幻的画面(图6)。
图5 博物馆的夜景[3]
图6 博物馆穹顶下的室外空间[3]
博物馆的室外空间为观众提供了轻松自然的交流方式,适宜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感知尺度。按照人的活动规律进行设计,从而增加活动人数、持续活动的时间和舒适度。穹顶下随意的散步、滨水区的徜徉,咖啡吧的闲坐,跟街道行人友善的目光对接,这些交流让人收获不同感受与激情,激发街道积极的活动氛围。
穹顶及其室外空间提供了一种积极有益的体验,与别的接触形式比较,这些接触似乎微不足道,但也是其他更为复杂交往的前提[4],通过户外活动观众可以进一步建立起交流关系,其重要性不可低估。街道作为博流线体验,创造了令人愉悦的情境,使观众产生步行于棕榈树下的视觉认同感,引发观众的回忆。建筑塑造的变幻光影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触动了观众感知,形成人与建筑间的情感纽带,进一步强化了建筑的情感化体验[5]。
(2)尝试唤醒使用者内心潜在的情绪
博物馆在与人的互动过程中,设计者力求使观众获得美好的体验,并触发观众的记忆点。博物馆独立展厅中的17座展厅设有玻璃天窗,通过玻璃繁复的散射,避免了刺眼的眩光,当历史尘封的展品与自然光线接触的瞬间,新旧之间的隔空对应加深了观众的观感体验(图7~图8)。作为博物馆的叙事时间轴,地面铺设的镶有铜制边框的石材,每间画廊石材的选择皆呼应了展品诞生的年代,独立展厅的地面、天窗玻璃与展品的同步,使博物馆的时间流线和宏伟气度进一步加强。
图7 博物馆的独立展厅
图8 博物馆局部剖面图[3]
图9 博物馆内霍尔泽的作品
公共空间布置霍尔泽的作品“献给阿布扎比卢浮宫”(For Louvre Abu Dhabi),在博物馆的外墙上分别用楔形文字,阿拉伯语和法语雕刻3段文字(图9),一段是米索不达米亚的古老神话,一段是出自穆斯林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的《历史绪论》,最后一段出自法国作家蒙田的《随笔集》,暗示3种文明的交融和对话,简短有力的语句,刺激观众的感官及思想,发人深省。
同时,亲水平台也为观众的参观和休憩提供思考和交流的场所。滨水的台阶、低吟的海浪、荡漾的波光丰富观众的视听感知,调动观众的综合感受。在观看时缺少内心的触动对事物是很难记忆的,而人的记忆被触及,以后再次看到面前的事物时,就能回忆当时的体验。对建筑或场所而言,这也是其被人深刻记忆原因。
3 情感化的现实意义
如今,面对步入老龄化的现代社会,面对繁杂细致的生活问题,城市中人与人的交往和联系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以功能为主导时,往往对精神层面上的关注不够,建筑受到太多理性的束缚,与真实的情感渐行渐远。
巴拉干在1980年普利策颁奖时说:“建筑方面的出版物都抛弃了‘美’‘灵感’‘魔法’‘着迷’‘魅力’这些词汇,以及‘平静’‘沉没’‘亲密’‘惊奇’这些概念,然而这些才是植根于我的灵魂中,一直是指引我的明灯。”作为空间的创造者,需要的不仅是功能完善的建筑,更需要使用者从精神上得到升华,设计的目标是营造一种使用者与空间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更多是情感的、精神层面的,就是当人们再次把建筑当作一种艺术时所获得的真正情感上的体验。建筑的设计应该从人对场地环境的感知出发,通过建筑回应环境存在的矛盾,在人与建筑、环境之间构建一道情感纽带,人在体验建筑的吸引力和差异性的同时,触动反思、释放记忆,使建筑重新成为熟悉的充满生活和情感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