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良师益友潘守甫老师
2020-02-19窦方亮
窦方亮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长春 130012)
1965 年,我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分配到东北长春吉林大学物理系工作.来到长春后,我才了解吉林大学物理系在全国各高校中是很有名气的一个重点系.该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严谨,系风很正派,在物理学科中是一个比较全的系.当时,物理系教师队伍中因科研教学的业务能力突出,而被大家推举出有“四大金刚、八大台柱”.从该系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全国各行各业中大多数是拔尖人物.潘守甫老师是58 年毕业的尖子生,留在系内任教,被称为“八大金刚”之一.他曾被选为“两弹一星”的后备力量,并且继承了老物理系的优良系风.1979 年,在原物理系副系主任芶清泉老师的倡导下,我们从物理系分出,成立了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我和潘老师都来到了原子分子所.当时,我的实验室正对着潘老师的办公室,所以与潘老师的接触就渐渐多了起来.由于我参与的科研项目很多,有不少项目还获得了奖,因而潘老师对我印象很好,并认为我是比较能干的人.
但对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搞的一项军工项目.1985 年,北京总参装甲车装备技术研究所的常铁生同志来我所求援.他搞得项目遇到难题,即如何在寒区装甲车在低温下能迅速启动的问题.当时我组在汤大新老师的领导之下,组内大多数人认为这个项目没得到官方认可,没什么好处,不愿接.我和汤大新认为,常铁生是吉林地区的人,作为老乡应该帮忙.当时,我们红外研究室的老师离开吉林大学太多,暂时处于停滞状况,反正也闲着,有时间帮他搞一搞.汤大新老师脑袋比较活,他认为跨学科的科研往往能出成绩.他利用红外技术和原子分子理论,认为蓄电池放电受低温影响,主要受电解液的影响,何不利用水分子对某些频段有共振效应来提高蓄电池电解液的温度,从而达到装甲车寒区快速启动的目的.在所内,该项目征求意见时,得到潘老师的大力支持.果真,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受到总参装技所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并派张化龙等多人参与.在89 年该项目获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时,汤大新申请去了美国深造.因为项目的设计和制造是我负责的,但我感到理论上要更进一步提高,就邀请化学系物化教研室黄楚宝教授帮忙.黄老师让她手下的博士生熊岳平老师协助我.当时熊老师刚刚博士毕业.黄老师向潘老师提出,以潘老师的名义招熊岳平做博士后,以实现名正言顺的让熊岳平留下来帮助我,潘老师欣然同意.这样,我的项目得到理论上的进一步提高.1992年,在评国家奖时,该项目荣获国家发明四等奖,为吉林大学争得了荣誉.而这一切和潘老师鼎力相助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我生活和工作在这样的集体中是一种幸福.这就是我怀念潘守甫老师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