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0-02-18彭云菲
彭云菲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 语文阅读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是小学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学习的成败。怎样才能让学生走好阅读之路呢?
一、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要想让学生博览群书,就得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多重要。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生的长期坚持,教师的不断引导。
1.充足的阅读时间。在实际教学中,我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让學生进行阅读,平时每节语文课上都留给学生几分钟读的时间,只有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才能有机会让他们走进阅读,体验快乐,从而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2.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班级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在班级里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读书氛围。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喜欢哪方面的书籍),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室和班级的图书角,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爱上读书。
3.开展专题课外阅读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推进阅读教学,不仅要抓好课内,还要创造性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必须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让家长明白:阅读可以丰富生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并积极配合教师督促孩子完成每天的阅读任务。高年级应做好读书笔记,低年级力求读得通顺、流利,帮助他们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
二、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阅读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掌握方法,读很多遍收获也是零,就像低年级的学生一样,读书如行云流水,背可以一气呵成,可是一用就塌了。所以,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就至关重要了。
1.使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初次阅读的时候,标注出自己认为有疑惑的地方,或者认为写得精彩的部分。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学会朗读之后,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因为默读能有效提高阅读的速度。
3.略读与精读。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对于那些不需要反复阅读,重点掌握的文章,略读一下就可以了;对于那些需要多次阅读,反复揣摩,细嚼慢咽,用心品味的文章,就采用精读。
三、注重学生阅读的理解感悟
有了阅读的兴趣,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接下来就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享受文章的美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进行指导、引领和点拨,通过合作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如教学《穷人》中对桑娜的描写:“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通过学生反复阅读、理解,教师的适当点拨,桑娜—一个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贫苦劳动妇女的形象,就展现在眼前了。又如《狼牙山五壮士》对马宝玉的描写:“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这主要是对马宝玉动作的描写描写,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一个果敢、顽强、临危不惧、奋勇杀敌的战斗英雄站在了我们面前。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要不断地让学生爱上阅读,主动阅读,在阅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