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厮守,一眼千年

2020-02-18樊锦诗

意林原创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意中人彩塑洞窟

樊锦诗

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那是我第一眼见到敦煌,黄昏古朴庄严的莫高窟。远方铁马风铃的铮鸣,我好似听到了敦煌与历史千年的耳语,窥见了她跨越千年的美。

1962年我第一次到敦煌实习,当时满脑子都是一听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等,敦煌就是神话的延续,他们就是神话中的人物啊!

虽然说对大西北艰苦的环境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水土不服的无奈、上蹿下跳的老鼠后来想起仍叫人心有余悸。到处都是土,连水都是苦的,实习期没满我就生病提前返校了,也没想着再回去。没想到,可能就是注定厮守的缘分,一年后我又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的前身)。说没有犹豫惶惑,那是假话,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无垠的戈壁滩和稀稀疏疏的骆驼草。

一开始,在这般庞大深邃的敦煌面前,我是羞怯的,恍若相见初恋一般的惶惑不安,一阵子相处后,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敦煌当作了“意中人”。

文物界的人,只要对文物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能守护敦煌,我太知足了。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烁夺目。整个莫高窟,就是一座巨大无比、藏满珠宝?玉翠的宝?库。这样动人可爱的“意中人”,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怎么能舍得离开呢?我的爱好和想法,影响了远在武汉工作的我的丈夫老彭,他也是我学校的好同学,理解我,支持我,也了解敦煌。他毅然放弃了心仪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教学工作,来到敦煌,来到我的身边。从此,我们俩相依相伴,相知相亲,共同守着敦煌。老彭热诚地投身到敦煌学研究行列,直到生命的最后。

后来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1999年开始,来敦煌欣赏壁画的人越发多了,我一半是高兴,另一半又担忧。我把洞窟当意中人,游客数量的剧增有可能让洞窟的容颜不可逆地逝去,壁画渐渐模糊,颜色也慢慢褪去。

有一天太陽升起,阳光普照敦煌,风沙围绕中的莫高窟依旧是安静从容,仰望之间,我莫名觉得心疼:静静沉睡一千年,她的美丽、她含着泪的微笑,在漫长的岁月里无人可识,而现在,过量美的惊羡者却又会让她脆弱衰老。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塑匠、石匠、泥匠、画匠用着坚韧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愿,一代又一代,连续坚持一千年。莫高窟带给人们的震撼,绝不应该只是我们看到的惊艳壁画和彩塑,更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就算有一天她衰老了,这种力量不应消失,我一定要让她活下来。

当我知道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她们永久保留的时候,我立即向甘肃省、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提出要进行数字化工程。后来国家更是给了充足的经费,让我们首先进行数字化的实验。现在敦煌已经有一百多个洞窟实现了数字化——壁画的数字化、洞窟3D模型和崖体的三维重建,三十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现了全球共享。

我想和敦煌“厮守”下去不是梦想,这真真切切成为现实!

我很喜欢中唐第一百五十八窗的卧佛,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都忍不住想走进这个洞窟,瞬间忘却许多烦恼。有时候,甚至觉得敦煌已经成为我的生命了。

我脑海里常想着季羡林先生的诗:“我真想长期留在这里,永远留在这里。真好像在茫茫的人世间奔波了六十多年,才最后找到了一个归宿。”

我还想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年轻人,面对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对苍茫戈壁的寂寞,披星戴月,前赴后继,这是文物工作者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而我也与我的前辈、同仁们一样,仍愿与这一眼千年的美“厮守”下去。

猜你喜欢

意中人彩塑洞窟
我的意中人
荷花
“意中人”是怎样一件苦差事
敦煌莫高窟洞窟“巡诊医生”2小时走70个洞窟
洞窟惊魂
敦煌西千佛洞未编号洞窟清理简报
“镜中人”乃“意中人”
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
遥远的永恒——赵杰的彩塑艺术
浅谈云南筇竹寺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