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工程EPC项目宏观环境风险研究

2020-02-18辛燕飞

建材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劳工风险管理法律

辛燕飞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诸多国家得到响应和实施,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积极投身海外工程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承包工程数量增长的同时,工程承包的方式不断升级,且在当前全球新保守主义势力抬头的趋势下,部分国家政治上奉行本国利益至上的单边主义,经济上奉行对本国贸易的保护主义,这些国家“逆全球化”的政策给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同时各个国家的社会、法律、自然环境差距较大,因此加强宏观环境风险管理十分必要。

1 国际工程宏观环境风险分类和识别

构成项目宏观环境风险的因素可概括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这五大因素对应的风险分别是政治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

1.1 政治环境风险

政治风险是国际工程总承包领域非常重要的风险,是承接国际工程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一般从工程所在国的政体、政局、国际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其政治风险,一是政权更迭、军事政变等,比如马来西亚、泰国、尼日尔均出现过政府更迭造成中国承包项目被审核或暂停实施;二是政局不稳,发生叛乱、动乱及宗教冲突等,比如利比亚2011年动乱造成至少27个中资企业的项目停工,工地、营地遭到袭击抢劫,遭遇大量直接经济损失,2015年也门动乱,多个中资企业重点项目暂停,我国政府为保护中国公民安全两次安排撤侨。三是项目所在国与周边国家包括与中国的关系紧张,发生战争、入侵。比如印度近期与我国关系紧张,边境军事摩擦不断。

1.2 经济环境风险

经济环境风险主要指工程所在国家经济环境的总体情况给项目建设带来的风险,如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发展计划调整等;当地经济发生通货膨胀、物价大幅上涨造成项目成本急剧增加;当地币兑换美元等主流货币汇率波动损失等。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1~4月多国货币大幅贬值,本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幅度较大的国家有:南非(-25.1%)、巴西(-22.6%)、墨西哥(-21.8%)、俄罗斯(-18.8%)、土耳其(-16.1%)、印尼(-11.3%)[1],对这些国家正在执行的项目必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税收风险也是经济环境风险的重要部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税收政策,需要特别关注关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税率,是否征收其它税种,是否与中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等。税收风险还包括税务事项处理不妥导致的成本增加、税务纠纷、罚款、声誉损失等风险,此类风险在前苏联地区较为明显。

1.3 法律环境风险

法律风险是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容易忽略的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国家安全、反垄断、环保、税收、劳工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法律规定,并且相关政策与法律经常会因为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给工程承包企业增加了潜在的法律风险,有可能造成工程实施困难、工期延误、成本增加、债务违约等损失。

劳工问题是承包企业面临的最重要法律风险之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府均通过《劳工法》设置雇佣本国劳务的最低比例、外籍劳工配额和设置外来劳务的工作或居住许可制度等来实行准入限制,从而降低本国失业率[2],保障本国劳工权益。

1.4 社会环境风险

社会环境风险涉及社会各个领域、阶层、行业。社会环境中比较重要的有宗教习俗,工程所在地的宗教习俗、假期安排等会影响项目工作效率。再次是社会稳定程度,当地罢工、聚众游行、暴恐袭击、绑架、骚乱、偷盗等现象,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

当地医疗水平也是社会环境风险之一,如果项目人员突发疾病或感染传染病,而当地医疗条件太差得不到及时救治,会影响员工的生命安全,并有可能造成群体性事件。

社会环境风险还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廉洁程度。根据全球反腐败的知名国际组织之一“透明国际”每年度发布的清廉指数可以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腐败风险偏高、腐败分布面广、腐败治理水平较低[3]。这就造成了项目执行时会遇到政府办事效率低下,许可审批慢,货物清关时间长,索贿现象不时发生等,增加项目成本。

1.5 自然环境风险

自然环境风险是对项目实施阶段影响较大的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包括地震、海啸、飓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洪水、火山爆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2010年海地大地震等,都给附近区域的中资企业的财产及人员造成了较大损失;异常不利于工程实施的自然条件如漫长的雨季、高温酷暑、严寒、沙尘暴等恶劣的施工环境对施工带来较大挑战;以及不可预知的地下管线、设施和障碍物等,主要是指工程资料缺失等,比如前苏联地区的老厂改造项目多存在这种情况。

自然环境风险还包括当地季节性爆发或长期存在的传染性疾病,或不明原因引起的流行病、瘟疫等,比如疟疾、登革热病、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等。

2 国际工程宏观环境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对宏观环境风险认识不足

由于国际工程大多处于地理位置偏远的国家和地区、考察费用太高,一些企业考察不够深入,未能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对所面临的环境风险认识不足,会造成商务报价考虑不足,最终使企业蒙受损失。如公众熟知的中铁建沙特项目,该项目政治意义重大,两国政府均很重视,尽管中铁建有十余年的沙特市场工作经验,但是对沙特的穆斯林文化、法律制度、劳工管理、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征地拆迁等风险明显估计不足,在签约前环境调研不足,报价仓促,再加上其它原因最终造成项目巨额亏损。

2.2 存在投机心理

有部分承包企业以国内的经验来从事国外的项目,存在投机心理且急于求成,希望靠低价中标赢得市场后靠变更提高价格,而最终损失惨重。比如中海外联合体承建波兰A2公路项目,没有事先勘探地质条件及认真研究当地政治、经济、法律环境、语言障碍,急于签下项目打入欧盟高端工程市场,投标报价30.49亿元人民币,仅为波兰政府预算的46%,并且是总价锁死合同。项目执行期间,沙子、钢材、沥青等原材料、人工成本骤升,汇率波动明显,而不能向业主索赔,由于投标价格太低,风险考虑不够全面,无法覆盖增加的成本,最后被迫放弃该项目。

2.3 对法律风险准备不足

国际承包工程承包企业一般对法律风险准备不足。当国际工程EPC项目所面临的法律、政策发生变化时,有可能会对项目的执行造成影响。一些承包企业对资料的收集不够重视,不能形成证据链,或不能及时给业主发布通知,并及时提交索赔申请,而造成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在双方争议较大无法协商时,因自身资料准备不充分,且不熟悉当地法律或对在第三国仲裁没有信心,多数放弃诉讼或仲裁,向业主妥协。

另一方面,有些中资企业法律观念淡薄,不严格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有些企业对劳工法不熟悉,在用低价策略签下之后,准备从国内输出劳务人员,但大部分东道国对本国劳工有最低比例限制,承包企业只能雇佣当地劳工,而东道国对本国劳工的权益保障较为严格,使用当地劳工将会导致人工成本超出预算,在工期上也无保障。同时有部分公司在办理中国劳工签证过程中因为办理工作签证时间长、价格高,配额少不能满足需要,而以“旅游签”输入中国劳工,而被当地移民局和劳工部检查发现,最终被处以高额罚款并遣返回国,这类事件经常发生在菲律宾、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

2.4 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国外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较早,有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工具和人才。在大型工程公司中有一套包括风险研究、损失预防、保险及索赔管理在内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一般设置风险经理岗位,下设风险管理工程师,同时还有保险负责人、索赔负责人,专职负责保险管理、索赔等事务。

国内承包企业一般不设置风险管理岗位,或由其它非专业岗位人员兼职,缺乏风险管理经验和规划能力,缺乏动态风险管理能力,难以系统性地对风险进行监控并及时提出预警,容易造成发生风险时应对措施不足。同样缺乏高级涉外税务管理人才、复合型国际化财会人才,对规避税务风险和汇率波动非常被动。

3 宏观环境风险应对措施

宏观环境风险一般都是比较重大的风险,一旦发生会对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工期和成本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项目前期投标报价阶段,一定要将各类风险考虑清楚,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将风险对策的成本纳入商务报价。

3.1 善用不可抗力条款

根据FIDIC银皮书设计采购施工(EPC)合同条件,战争、敌对行动、叛乱、混乱、罢工或停工、爆炸、辐射、污染、自然灾害等均属于不可抗力事件,这就包含了部分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风险。在一些政局不稳定或自然条件恶劣的国家,承包企业在洽谈合同时一定要防止业主删除对承包商不利条款。如果发生任意一项或者若干项上述事件,一定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向业主通知并索赔。

2020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属于流行病范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定位“大流行(Pandemic)”级别,虽然在FIDIC合同条件中没有具体提到“流行病”,但按照不可抗力定义,新冠肺炎仍属于不可抗力适用范畴。笔者所在公司所签订的一项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流行病”属于不可抗力,据此,在该国2020年2月宣布因为疫情禁止中国人入境后,第一时间发函通知业主,并反复协商将工期延长,同时将履约保函延期,规避了工期罚款风险。

3.2 多种措施应对经济环境风险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容易造成通货膨胀,承包企业一定要提前研究工程所在国每年的物价上涨指数,计算工程执行期间潜在上涨的成本,覆盖到投标报价之中,或者在合同条件中保留根据人工、材料及工程的其他投入的成本变化调整合同价格的条款。

近几年美元/人民币汇率波动比较频繁,为应对汇率损失风险,承包企业应尽可能要求在合同中加入保值条款或汇率风险分摊条款。企业也可以和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合作,站在企业全盘角度分析外币资金收支,制定相关策略,选择适合本企业的金融衍生工具组合来降低汇率损失风险[4]。同时如有需要应雇佣当地会计事务所,及时纳税,合理避税,避免税务风险。

3.3 和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作规避法律风险

国际工程项目的周期长、金额大,一般企业不会派驻专业法律人才,熟悉东道国法律法规和政策,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与东道国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作是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的模式,也是降低法律风险的一种途径[5]。当地律师事务所可以给承包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对聘用当地劳工和为中国劳工办理合法证件提供法律支持。

另外当地法律政策变化时,承包企业应及时和律所研究法律政策变化是否会造成项目的工期延长和成本增加,如果有相关情况,一定要及时发正式函件通知业主,保留索赔权利等。

3.4 制定预案防范社会风险

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当针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加强和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经济商务处的合作,及时了解当地社会治安情况。如果当地治安条件很差,应雇佣专业的安保公司,24 h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这在暴恐事件频发的中东、南亚地区,治安条件较差的非洲地区尤为重要。

在项目前期调查阶段应对当地的医疗水平做全面调查,制定突发疾病情况应急预案,同时项目上应设置医务室,定期检查员工身体状况,常态化储备当地难以买到的中西医药品和医用防护物资。

针对项目所在国家的腐败情况,应有合理预判,同时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做到项目执行各过程合规,避免被索贿风险。

3.5 选择合适的工程保险、担保措施

工程保险是最常用的风险转移方式,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均应购买建筑工程一切险、第三方责任险、雇主责任险、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险、员工医疗保险、十年责任险(部分国家要求)、设计责任险、货物运输险、职业责任险等。

为避免收款困难,在合同谈判时应要求货款采用信用证付款。业主应证明其资金来源,如果业主信誉不佳,不能提供其资金来源,承包商应要求业主提供支付保函,如果业主不能开具,则应重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3.6 培养或雇佣高水平的风险管理人才

人才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承包企业应针对项目的工期长短和项目规模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设置风险管理岗位,根据项目现场情况配备风险管理师、合同管理工程师、索赔工程师、保险工程师等。

管理人员成本在整个工程总造价中所占的成本非常低,项目部不能安排员工身兼数职,而应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各岗位配置齐全。如果企业自身不具备相应的人才,则应当培养或雇佣高水平的风险管理人才,或将部分工作外包转移风险。优秀的风险管理水平能让企业规避绝大多数风险,其增加的管理成本相对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说微乎其微,这应当引起大多数工程承包企业的重视。

4 结 论

宏观环境风险管理是国际工程EPC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前期考察、投标报价、合同洽谈、实施阶段都非常重要,只有认真重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使承包商更好的应对风险,降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中国承包商在国际高端工程市场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劳工风险管理法律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让人死亡的法律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
目击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