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 顺势而上 换道超车 创新驱动
——贵州省发展数字经济调研的启示
2020-02-18陈朔阳孙建坤
陈朔阳,孙建坤
(1.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云南 昆明 650023;2.云南省科技发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0 引言
2019年10 月,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技支撑云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赴贵州省,调研该省发展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基本情况。课题组考察了国家大数据中心、贵州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贵州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以及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1 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1.1 基本情况
五年前,大数据产业在贵州还是一片空白,但经过短短几年发展,贵州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中国数谷”已然成为贵州一张名片。
截至2019年9月,贵州大数据企业增至9500家,产业规模超过1100亿元。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分别为37.2%和23.5%,均居全国前列。一大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改善民生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数字经济企业,正在贵州落地生根。
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后发赶超的突破口、转型发展的新引擎,2017年率先发布了首个省级政府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经占贵州省GDP的20%以上。
2019年,贵州省提出要推动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根据全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继续引导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实体经济企业朝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贵州省政府认为,“2014年贵州省全面启动大数据发展进程,到2018年,是贵州大数据发展的1.0版时代,是经济发展‘换道超车’;现在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已经完成,即将开启数字经济发展,也就是大数据2.0版。”
1.2 主要做法
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并没有停留在政府口号、专家口头和会务会展上,而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体现在带动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和提升基层百姓幸福指数上。具体做法主要有:
一是力促万户企业“上云”。结合贵州推出的“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万企融合”等专项行动,推动大量处于传统产业中的企业通过上云,实现数字化管理与服务, 从而成为“数字企业”,在完善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与管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降低企业应用成本等方面都实现质的飞跃。数据显示,目前贵州“上云”企业突破10000户。
二是实施“千企改造”“万企融合”。依托大数据等手段,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形成创新产品扎堆,新兴业态茁壮成长的局面。贵州传统企业的数据化过程,就是为基层劳动者和传统企业提供数据支撑,解决数据不对称、效益低下等问题,释放传统产业新动能的过程。
三是借引进大数据企业驱动实体经济升级。目前在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7家与贵州有紧密合作关系,特别是华为、苹果、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落户贵州,形成集聚效应;由云上贵州公司运营的苹果iCloud中国大陆业务,服务用户已超过2亿人。上万家大数据企业把其产品、成果和应用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体现大数据的优势,产生增值。同时,因为大数据企业的介入,传统企业产业升级的综合成本也大大降低。
四是推动大数据与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社会综合管理、农业精准扶贫等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和民用价值,有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服务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1.3 存在问题
从2013年开始的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至今,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特别是通过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收获可喜成绩。但同时,也逐步暴露出:区域创新创业环境有待优化、基层政府对新技术新概念新业态把握能力不够、大数据应用市场尚未培育成熟、数字化技术与人才支撑不足、技术供给长期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困难、数据交易市场法制化管理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着贵州数字经济从初级阶段向纵深迈进,出现“有数据无经济”的现象。贵州大数据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化技术和人才支撑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的瓶颈,也是很多大数据企业反映集中的问题。贵州多年来以传统产业为经济支柱,大数据产业相关人才严重缺乏,短时间内很难快速培养起来。尤其在数据分析、数据安全、区块链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更是短缺。人才引进难、引进留不住,量和质都无法满足大数据战略行动需要。
2 对云南省的启示
从最初的大数据存储基地,到大数据2.0版——发展数字经济征途中,贵州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
一是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较为成功,得益于省、市两级决策领导层有清晰的顶层设计,有平台和实体企业的支撑,广泛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贵州无中生有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历程表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在主动融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同时,完全有可能、有能力遵循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依靠强大的行政组织调配力量,独树一帜发展本地区新兴产业并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发展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不应成为领导者和专家博取眼球的“噱头”,而是要实实在在发展实体经济,改造传统产业;精准扶贫,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实在在为基层百姓谋福利、谋发展,提升地区经济实力。贵州运用大数据与互联网,改造、提升和优化传统产业,对省内贫困地区例如毕节市的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学习。
3 云南省科技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是战略布局,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政府宏观科技发展规划中。建议将大数据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数字化工程、数字化在大健康领域应用等内容纳入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在省科技计划设置中,建议增加“数字技术与智能化专项”,优先支持大数据开发应用、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开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带动产业升级及延长产业链、民生领域数字技术应用、农业产业数字技术应用及农业精准扶贫等一批大数据产业应用型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培养和打造一批从事数字经济的新经济企业和新业态,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是制定政策,培植有利于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的产业生态和土壤。建议省市有关部门对从事数字经济的企业,在要素价格、人才流动、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充分优惠,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培育良好产业生态,吸引和培育一批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和前沿领域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入滇落地。
三是企业上云,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建议面向云南省各类企业发放“云使用券”。 贵州第一期企业上云,政府投入2000万元,给相关企业每家发放“云使用券”额度5万元。利用“云使用券”进行各级财政资金创新拨付,是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最直接支持,有效减少企业上云成本。
四是人才支撑,打造若干数字经济科研人才团队。深入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在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和“两类”人才培引中,建议向数字经济人才和数字经济创新团队倾斜,培养和引进从事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的领军人才,尤其要加快培养和引进在数据分析、数据安全、区块链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体制和机制上优化数字经济人才、人才团队的培引环境。
五是搭建场景,打造开放共享的大数据和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和应用基础。对云南而言,要在数字经济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难度较大,我们应该在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的应用场景上下功夫。建议加快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及能级提升,寻找更多应用场景新机会,将是我省发展数字经济的出路。同时,从科技管理角度,加快数字应用基础、数字资源和数字技术快速渗透到经济社会多个方面,助力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升级。应用场景促进数字惠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品尝到数字红利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