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藏式传统建筑的建筑工艺

2020-02-18

四川水泥 2020年8期
关键词:藏式民居墙体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域,西藏的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所以又被称为“世界屋脊”。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它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藏式的传统建筑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它的建筑形式优美、风格独特,那种古朴、粗犷的美与雪域高原的旖丽风光融合在一起,于质朴中又添一份神奇,使得藏式建筑别具一格。

1 藏式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

藏式传统建筑多采用土木、石木和木结构,而柱网结构就是它们最大的特色。藏式建筑是以梁、柱、檩为主要的结构体系,支承着整个建筑建筑楼层及室内各种荷载。但是藏式建筑的内外墙同样承受着建筑本身和房间内部各种重量,柱、梁、檩及内外墙共同形成结构体系。结构形式大多是外刚内柔,因为外部多采用石材或夯实土等作为承重墙,而内部则采用木梁柱形成混合结构形式。每一个建筑就是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而这些结构单元又大多是矩形或方形。内部按井字形布置若干片上下贯通的墙体。而墙体内的空间则用梁柱组成纵向的排架,在梁上密铺椽条。上下层建筑的梁柱排架上下对齐,但是上下层一般不使用通柱。

藏式传统建筑主要由密椽、梁、柱、墙体、基础作为承重构件。它的荷载传递路线:一部分荷载直接由承重墙传递到基础;而另一部分一般通过木柱往下传递。一般来说,木梁沿平面的纵向布置,椽木沿横向铺设在梁与梁之间或梁与墙之间。这样,纵墙上不会有集中荷载,便于门窗的开设。藏式传统建筑中,不论是石木结构,还是土木结构,都有大量的木构架。除了梁、柱以外,还有斗、托木、弓木、椽木等都采用的是木材,这些构件之间的连接多采用暗销,基本不用铁件。

从视觉效果来看,藏式传统建筑往往给人一种坚固稳定的印象,这与它的结构形式有关。藏式传统建筑结构上的稳定性是通过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实现的:柱网结构和墙体。

1.1 柱网结构

藏式传统建筑的木梁一般都比较短,短木梁无疑增加了梁体的抗压性,两根短木梁的接口下方是一个用一根柱子支起来的斗拱,从而形成柱拱梁构架,整个建筑中连续多次的使用柱拱梁构架,从而形成柱网结构。柱网结构外观优美、结构稳固,并且能扩大建筑物的空间。

1.2 墙体

对任何建筑物来说,墙体在建筑物的稳定性中所所发挥的作用都是十分巨大的。藏式传统建筑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加强墙体的稳定性的。

1.加厚墙体。生土和毛石是藏式传统建筑主要的砌墙材料,与混凝土相比,生土和毛石的稳定性要大打折扣,尤其是对于高建筑物来说,利用生土和毛石作为建筑材料是有严格的执行标准的。藏式传统建筑一般是通过加厚墙体的做法来保证建筑物的高度。最明显的就是楚布寺主殿和桑耶寺乌孜大殿,其墙体厚度分别达到了3m 和4m,使整个大殿看上去坚固稳定、雄浑有力。

2、收分墙。墙体的收分角度在5 度左右,墙体下宽上窄,建筑物中心下移,建筑物稳定性增加。

3.做边玛墙。藏式建筑就地取材,用当地生长的边玛草为材料砌筑墙体的上部,既减轻了墙体的受重又提升了墙体的美观性。

以上这三种砌墙方法在藏式传统建筑物的稳定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抗灾性能上也表现优异。

2 藏式传统建筑的取材及施工工艺

木材、石材和土是西藏地区常见的材料,藏式传统建筑就地取材,建筑材料也以木材、石材和土为主,结构上多为石木结构。其中木材主要有冷杉、核桃木、杨木等;石材主要是花岗岩;土主要是阿嘎土。

2.1 木材

根据每一种木材的特性应用于不同的场合。核桃木和冷杉木质较硬,所以多应用于建筑的骨架,杨木质地较软,便不适合在骨架上应用了,而是多用于室内的雕刻,起装饰作用。木构件的安装做法通常是:先砌筑外墙和承重的隔墙到楼层处,然后按设计把柱基开挖后做基础,再依次把柱子定位,事先把大梁、弓木、小弓木与柱子都加工完成,用榫头连接大梁,用暗梢固定木梁和大小弓木。做法是:大梁和弓木重合处先打眼,然后用硬木暗销固定。待梁柱等均加工完成后铺设水平面的垫层,接着仰面铺设大梁和大小弓木,再将柱子倒立过来。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坚固稳定,安装之前对每一个部件都要认真检查。

2.2 石材

石材以花岗岩为主,花岗石的强度较大,抗压能力强,所以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的墙体。砌墙工艺大致如下:以较大的石材为基础,周边用不规则的小片石垫砌,胶结材料一般为黄泥。每砌筑完一层都要进行一次夯打,方法为:用一根粗大圆木据成一米多高,两边安把手,两人合力抬起后往下夯打。为了保证墙体的水平和稳固性,一般采用在一层碎石上叠压一层方石的方法,这同时也起到了装饰外墙的作用。

2.3 土

土主要是当地特有的阿嘎土。阿嘎土坚硬、光泽和美观,多应用于建筑物的地面表层和屋顶。阿嘎土容易渗水,所以一定要严控配料比例,按要求施工,并做到经常维护和保养,阿嘎土还算是一种不错的做屋顶和地面的好材料。因为阿嘎土价格昂贵,打制麻烦,旧西藏只有寺庙、宫殿和一些贵族家庭才采用。一般的民居建筑屋面的做法是:在密铺的圆木椽子上铺50~80mm 厚的杂木树枝,然后再平铺60~80mm 厚鹅卵石,最后再夯填密实30~50mm 厚的黄泥。地面材料的选用则可分为室内地面和室外地面。室内常用原土夯实、阿嘎土、木地板、地垄作为地面。室外常用青石板、鹅卵石、方整石等作为地面。

3 藏式传统建筑的瑰宝--布达拉宫

藏式传统建筑丰富多彩,而最典型的就要属寺庙了,规模最庞大,布置装饰最为华丽。其中最著名就是布达拉宫了。布达拉宫为石木结构,它的外墙厚达2~5m,基础则是直接埋入岩层里。墙体全部采用花岗岩来砌筑,高的有数十米,为了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每隔一段距离就要在中间灌注铁汁。它的屋顶和窗檐采用木材制作,飞檐挑出、屋角上翘、铜瓦鎏金,再搭配一些装饰。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结合,墙面采用鎏金铜饰来装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具有很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和梁上都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精美的雕饰。内部的廊道相互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

4 藏式传统民居的代表

碉房(藏南)、账房(藏北)、木建筑(雅鲁藏布江流域)共同构成了藏式民居的绚烂多彩,就连窑洞在阿里高原上也可寻见。

其中,最具代表性就要属碉房,整齐、密实、结构稳固,既有利于防风御寒,又有利于御敌防盗。碉房多是石木结构,看上去既端庄稳固又古朴粗犷;外墙是典型的收分墙,如果是依山而建,靠山一侧墙体保持垂直。碉房多为两层,底层较低,多为贮藏室和牧畜圈,二层作为居室,有些碉房还建有第三层,一般就作为经堂和晒台之用。

藏族是游牧民族,除了上述说到的土木、石木和木结构的民居以外,还有随处迁居的帐房也是别具一格。帐房和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了适应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一般的帐房比较矮小,平面多呈正方形或长方形,采用木棍支撑起高约2 米的框架。一般采用牛毛来制作帐房,通过纺线编织拚缝而成。牵拉帐房的也是用牛羊毛或牛羊皮编拧的粗绳,用来固定帐房的桩可以是木桩或牛羊角。一般在帐房上覆盖黑色牦牛毡毯,中间留15cm 宽1.5m 长的缝隙来通风采光。为了保暖,帐门通常朝东;帐房的中央做灶台,用来取暖、熬茶、做饭等;帐房内部的正中多供神龛、佛经、酥油灯等;南边摆放食品等日常用品,还能作厨房;北边则主要摆放卧具等,是家中的“厅堂”。牧民们还会在牵拉帐房的绳子上挂满祈求福运的五彩经幡。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5 藏式传统建筑的装修风格

藏族是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所以对住所的装修也非常讲究,最常见的就是在室内的墙体上方绘制吉祥图案,客厅则绘制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的蓝、绿、红三条色带。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悬挂风马旗或者绘制日月祥云图案,昌都芒康的民居用彩绘来装饰外墙和门窗,气势磅礴。而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则是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外墙的门窗挑出的小檐下方悬挂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屋顶的女儿墙脚线和转角处则用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幢”。因为在藏族的宗教里,这五种颜色分别寓意火、云、天、土、水,用来表达吉祥的愿望。当然还有用墙体装饰来表达藏传佛教派别的,比如萨迦民居的墙上涂上白色条带,在条带上再涂上同等宽度的土红色和深蓝灰色的色带,中间为白色条带,在居所的主体或者院墙转弯处和较宽的墙面处自上而下用土红色和白色画出用来标识该地区信仰的是萨迦派的色带。

猜你喜欢

藏式民居墙体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垃圾在节能复合墙体中的应用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藏式”年味:“洛萨扎西德勒!”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试析壁画摹复系统在藏式传统壁画摹复中的应用——以五当召苏古沁殿南壁西侧壁画摹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