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控制中的应用
2020-02-18
(山西嘉隆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0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工程预结算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合理的控制施工造价,以便于对企业的经济进行全面把控,为企业健康稳定经营提供保障,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由于施工企业的意识薄弱或是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能力不足,预结算审核当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有效调整,并加速完善预结算管理制度,加强工作团队建设,才能切实提高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实际效益。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由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与内部风气,因此在工作开展当中,审核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与法律法规,以建筑工程所签订的合同作为基准,通过比对施工合同与设计图纸,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而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施工当中难免受到实际条件限制而产生变更,因此在工程施工后期,审核工作还应当对所出现的设计变更、签证等问题进行审核,确保审核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才能为工程决算提供依据。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我国本土施工企业通过建立品牌优势,打造自身特色,则更加有助于实现对外扩张和发展,因此在此阶段当中,就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能够从自身管理工作入手进行完善,提高内部工作规范性与科学性,确保生产经营合格、战略方针可行、工作水平过硬、服务意识更强,以实现我国建筑事业的突破性发展,在世界格局当中站稳脚跟,所以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进行优化完善势在必行。
2 当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常用方式
2.1 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是针对于建筑工程的所有内容进行详细审核的方式,也是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常用方式之一。全面审核法的应用,能够细致性的排查工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因此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期间,需要综合施工图纸、定额以及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的查询比对,实现对于工程的审核作用,由于全面审核法要求审核工作覆盖面积较广,因此在人力资源方面有着大量需求,工作周期也相对较长。
2.2 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顾名思义,即为对建筑工程当中部分重点区域进行审核,相比于全面审核法来说,重点审核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具体应用当中,重点审核法的主要对象是一些任务量庞大、内容繁杂的建筑工程项目,由于以全面审核法而开展预结算审核相对困难,工作压力较大,所以采用重点审核法,则能够选定重点审核目标,提高工作的精确程度,加强工作效率。在重点审核法的应用当中,工作人员应当注意重点区域的划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定审核内容,防止审核工作与工作需求脱节。
2.3 标准图审核法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当中,以标准图作为辅助而进行的审核工作,即为标准图审核法。相比于其他审核方式,标准图审核法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工作人员通过对实际情况与标准图之间的比对分析,能够快速发现差异和矛盾问题,以便于及时有效进行解决,因此标准图审核法的工作效率更高,并有助于缩短工作周期,加强审核精度。
2.4 对比审核法
对比审核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通过将所审核的对象与其他相似工程之间进行对比,明确双方之间的差异性,以便于着重进行分析,了解工程项目开展期间所存在的重大失误,并把握工程造价预结算缺陷,但由于对比审核法对于双方对象之间的匹配程度要求较高,因此在具体工作当中,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予以选用。
3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
3.1 工程预结算审核方式缺乏针对性
由于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质与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必须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根据工程特点与建设进度,选择审核方式,才能确保审核结果的有效性,但以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在工作开展当中由于工作人员自身意识不足,或是工作能力较低,盲目沿用一套审核方式而开展工作,导致审核方式单一化,工作效率与质量迟迟难以提高。其次,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持续发展,相对应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保持工作理念与工作模式的不断创新,并提高审核方式的灵活性,但由于一些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即便能够顺利开展审核工作,却缺乏对自身职能的深度思考,导致审核模式存在较强的滞后性。
3.2 工作团队不完善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下,工作人员除却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外,更加需要保持创新意识,才能有效增强工作效率与质量,但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多数施工企业的工作团队并不完善。首先,工作团队权责不清,各级工作人员之间互相缺乏联动性,导致工作的开展较为片面局限。其次,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养良莠不齐,对于工作职能的认知不清,导致工作开展缺乏规范性。
4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措施
4.1 完善施工企业预结算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预结算管理机制,保障组织结构完整、工作人员权责分明、资源分配科学合理,更加有助于提高施工企业预结算工作的规范性,并确保工作秩序稳定和谐。施工企业预结算审核管理机制当中,应当对于审核部门和审核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并定期评定审核人员的工作情况,对审核工作进行有效约束,以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产生。其次,审核团队应当与其他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在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任务的基础之上,以企业的发展为主要目标,与各级部门团结合作,主动研讨合作。预结算审核团队内部应当层次分明,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量,并具备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4.2 合理选择造价预结算审核方式
造价预结算审核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为了确保审核工作职能能够正确发挥,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开展期间提高审核方式选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由于当前建筑工程事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预结算审核方式的选择当中,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情况,通常而言,用于审核的主要方式包括全面性审核法和重点审核法两种,而其中全面性审核法则能够更加周全可靠的提高审核效果。全面性审核法应用当中,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施工方案与图纸具有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参考项目定额与工程合同等文件进行审核,在审核当中还需要保障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这种审核方式一般适用于投资金额相对较少的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包括建筑维修工程,或是施工内容相对较为单一的工程,比如对围墙进行修筑,或是建设道路挡土墙等,相比于重点审核法来说,全面性审核法具有审核全面和工作结果真实有效的特点,但其也存在着审核周期较长和工作任务量较大的劣势,所以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审核人员应当能够灵活运用,确保审核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缩短审核任务量,提高工作针对性。
4.3 加强预结算审核管理
在预结算进行申报时,工作人员应当提高重视程度,严格开展审核工作,对所申报的项目初步评估,并根据合同当中的有关要求,判断申报项目的合理性,在评估工作准确完成后,方可批准相关物件的购置计划,而对于采购当中的票据,工作人员应当在收集整理完毕后,做好记录工作,为未来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其次,在施工图预算编制完成后,工作人员则应当针对其中工程量、单价套用、费用计取作为主要对象,及时开展审核工作,在经过部分负责人的审阅和批复后,方可下发实施。此外,预结算审核工作团队和工作人员应当对于工程具有全面了解,因此在日常工作当中还需要积极前往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的技术工艺与流程等方面内容,并与施工技术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及收集施工现场的签证资料,做好设计变更,现场经济签证的补充预算工作,为工程结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4.4 加强招标文件与合同协议的审核
招标文件与合同协议等材料不仅对于工程具有指导意义,并且对于审核工作的重要性也非比寻常,因此,审核人员在工作开展当中,应当注重对于合同资料当中所体现内容的掌握程度,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签订经济合同。而合同一经签订,则需要及时在当地机关进行公证,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合同的保管工作。
5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对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具有明确的重要性,因此工作人员应当提高重视程度,在工作开展当中掌握控制要点,实现工作效益的不断提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