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一带一路”“十四五”相关规划思考

2020-02-18丁鹏张秀玲沈珏新

油气与新能源 2020年6期
关键词:油气一带石油

丁鹏 张秀玲 沈珏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

0 引言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全面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地区已成为中国石油海外核心油气合作区,海外油气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地,跨国油气战略通道的资源保障区及优势产能合作的主要市场[1]。

当前,世界局势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阶段,“一带一路”油气合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面对新形势,开展“一带一路”“十四五”相关规划研究,对于巩固已有合作成果,积极开拓合作新领域、新方式,全面深化“一带一路”油气合作,推动中国石油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十三五”主要发展成果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持续深化“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成果更加显现。“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主要发展成果如下:

(1)“一带一路”布局完成,搭建了全面合作的整体架构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已在“一带一路”地区建立了完整的油气全产业链合作架构。截至2019年底,中国石油参与海外近百个油气项目的投资,业务遍及“一带一路”30多个国家,涵盖勘探开发、油气通道、国际贸易、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炼油化工、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建成了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

(2)油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持续完善西北、东北、西南和东部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组成部分。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等陆上油气通道发挥设施连通作用。截至2019年底,陆上通道年输油能力达到6 300万吨、年输气能力达到670亿立方米;海上通道年进口LNG(液化天然气)1 395万吨,年进口原油约2 300万吨。特别是随着亚马尔LNG冰上通道的打通、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投产,有力保障了我国的能源需求,同时也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互联互通的重要标志性工程。

(3)油气国际贸易合作稳步发展

在“一带一路”地区建立亚洲运营中心、欧洲油气运营中心和中亚-俄罗斯资源市场地,围绕战略通道的资源保障积极开展贸易合作。“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油气贸易规模年均增长10%以上。

(4)优势业务合作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

中国石油的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业务具备涉足全球油气工程服务市场的竞争能力,已在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形成了一定规模市场。共有 1 200多支工程服务队伍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物资装备出口到数十个国家。

(5)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石油先后为“一带一路”17个国家数十个产能合作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累计在沿线国家捐资助学、架桥修路、赈灾救灾、改善医疗、培养人才和支持当地文化生活设施建设,惠及当地人口超过300万人,员工本地化率超过85%。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上累计投入超过 3亿美元,带动当地就业超过10万人[2]。

2 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时期,中国石油“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一带一路”油气合作高质量发展。

(1)中国石油自身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相比,中国石油在核心技术、品牌形象和队伍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技术和装备方面: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主要还是跟随者,深海、LNG等前沿高端技术和高附加值技术相对落后,核心设备还依赖进口,缺乏一批重大原创性、集成性技术支撑。

品牌方面:国际大石油公司经过多年经营,已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全球信誉度,从而能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中国石油与之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人才方面: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在深水勘探、非常规资源开发、天然气液化等领域缺少核心技术和专业人才,具备国际商务谈判能力的法律和财务高端商务人才同样匮乏。

(2)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中国石油综合一体化发展机制尚不完善,一体化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一是国内勘探开发技术优势没有及时转化为海外油气业务的竞争力;二是未建立海外业务上下游一体化的评价机制,导致项目上中下游整体利益分配无法均衡;三是受投资模式及技术实力影响,甲乙方尚未建立协调机制,无法发挥投资业务和服务业务协同发展优势,导致投资业务对产业服务业务拉动不足,产业服务对投资业务支撑乏力。

(3)“一带一路”油气合作面临的外部风险逐步凸显

一是沿线部分国家存在较大的经济和金融风险。沿线国家主权评级普遍不高,国家债务水平较高,外汇管制严格,货币不能自由兑换,资金不能自由跨境划转,导致回款困难、资金滞留。

二是部分国家的投资政策变更频繁,透明度不高。部分国家政策变化频繁,导致项目收益不确定性增加。

三是民粹主义抬头影响与资源国油气合作。受资源保护主义影响,部分国家油气合作政策进一步收紧。

四是国际制裁加剧,海外项目和资金结算风险陡增。俄罗斯和伊朗等国先后受到美国的经济、金融制裁,在受制裁国家内运营的海外油气项目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

五是文化融合和互信还需持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有些国家对与中方企业合作存在顾虑,对中国企业存在一些偏见,更信赖西方企业。

3 “十四五”形势研判

3.1 面临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又陡然增加了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加。准确把握“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向和基本脉络,加强研判和防范化解各种外部挑战和风险,是谋划“十四五”相关规划发展方向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期间“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的外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冠疫情全球扩散,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对石油产业造成严重的结构性冲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油价暴跌又使得油气行业雪上加霜。世界石油工业出现了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投资削减等情况,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消费量同比下降2 310万桶/日,降幅近25%。有专家预测,全球油气消费的峰值将提前5~10年来临[3]。石油消费峰值提前来临,将会影响中国石油在海外的业务拓展和资源开发。同时,低油价还将导致海外效益受损,进一步放缓业务发展。

(2)中美博弈日趋复杂,“一带一路”平稳的合作环境将受到挑战

目前,中美关系已经发生了质变。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将重塑全球贸易结构流向。

未来,美国防范、压制中国扩大影响力的方针未变,中美深层次的战略分歧与对抗仍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美国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封锁打压行为有可能进一步升级,直接影响我国油气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3)全球能源转型与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国际同行竞争领域发生变化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以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去中心化为特点的能源转型在加速推进,新技术和新模式对全球石油行业正在产生系统性、颠覆性变化。国际石油公司都在制定能源新战略,在能源科技创新和生产减碳化等方面持续攻关和探索。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进程。数字化转型成为油气行业降低成本、高效决策的重要抓手之一,石油公司数字化变革和转型更加紧迫。

(4)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一带一路”投资环境恶化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黑天鹅事件不断增多,地缘政治热点博弈复杂激烈,战争危险冒头,恐怖主义扩散化,项目投资回收风险陡增。

3.2 发展机遇

虽然挑战巨大,但机遇并存,“一带一路”“十四五”期间油气合作的主要机遇如下:

(1)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政治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多国的发展战略对接,实现与众多国家在更广领域达成协同联动合作。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并取得丰硕成果,来自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6 000余名外宾参加了论坛[4],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识不断凝聚,在国际社会形成了良好氛围。

(2)“一带一路”合作区域不断扩大,合作机会增加

“十三五”规划时“一带一路”共涉及64个国家。目前,“一带一路”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西欧等区域[5],随着“一带一路”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为中国石油“一带一路”油气合作战略实施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3)“一带一路”地区仍是油气资源重要富集区和生产区

“一带一路”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是全球重要的油气资源出口区,也是我国主要的油气资源进口区。2019年,“一带一路”国家油气产量占全球油气总产量的60%以上。

4 “十四五”相关规划编制的思考

“十四五”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一带一路”“十四五”相关规划研究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要准确把握“十四五”规划的方向

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新要求。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要实现有质量的规模、有效益的速度、有水平的结构。“十四五”规划要以重大项目投资、油气贸易、工程服务和产能合作为重点,从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经营效益、推进协同发展、加强能力支撑、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开展研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走深走实。

(2)要聚焦一体化协同发展

一体化发展是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核心竞争优势之一,也是中国石油稳健推进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巨大的内在优势。

中国石油“一带一路”油气合作涵盖上中下游各业务领域,“十四五”规划应统筹考虑一体化协同的比较优势,充分体现综合一体化管理模式,把勘探开发、油气通道、国际贸易、炼油化工、工程服务、装备制造和金融支持等业务串联到一起,发挥投资和服务业务协同、投资和贸易业务协同、上下游一体化协同、国内外一体化协同效应,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3)要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交流

当前,逆全球化愈演愈烈,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一带一路”“十四五”油气合作要实现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融合,必须加大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积极探讨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持续推动构建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

“十四五”规划要以油气合作促进国家关系提升,持续深化与资源国在油气重大项目领域的合作,注重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采取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对话,增强政治互信;要加大与行业联盟、当地社区、企业、国际组织和NGO(非政府组织)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国际形象和综合影响力。

(4)要着力加强能力提升

目前,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国际化竞争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十四五”相关规划要坚持创新驱动,补齐发展短板,持续提高业务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对于海外油气业务的关键共性和重大核心“卡脖子”技术,要瞄准世界前沿,统一组织、连续投入,全力提升技术能力;对于新能源,应加大与国际油气公司的合作,积极推进氢能、地热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布局;对于经营管理,应加强商务运作和资本运营等方面能力提升,切实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5 结束语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国石油“一带一路”“十四五”相关规划应瞄准高质量发展定位,加强形势研判,发挥中国石油“一带一路”先发优势和综合一体化优势,促进区域内资源、市场、产业、金融的协同发展,打造以油气合作为核心载体的能源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油气一带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奇妙的石油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