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人的思考
——写在新冠疫情后
2020-02-18钱秀苇
刘 婷 钱秀苇
记得《未来简史》里有一个核心观点——未来生产力高度发展,战争、饥饿、瘟疫消除,人类社会智能化,个体成为一片数据的涟漪。现在的问题是:生产力爆发的拐点和资源枯竭、生态危机,谁会先到来?——这次新冠疫情,似乎是一个警示。谁知道,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疫情抗击战仍在继续,我身边也有人还没有回家。
2020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PHEIC是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应急机制中的最高等级。据了解,这是全球第6次被认定为PHEIC的公共卫生事件。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还未显现,但有 分析指出,至少对实体经济、跨国旅游和贸易产生了冲击。从微观层面上看,影响却不小,尤其是服务业,比如餐饮、酒店、旅游、线下消费、线下商业等,甚至包括珠宝奢侈品、肉制品消费,这种微观层面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是每个人都身在其中的。
这些天关注了若干疫情下分析经济形势的文章,一个结论是:“人跟人必须要接触的行业都得倒一阵霉”;也有从2003年SARS对国内经济影响的数据出发,对未来商业趋势做出判断,结论包括:防疫在内的现代化治理的相关产业发展会得到发展、将更多发生“线上行为替代”(即线上场景对线下场景的加速替代)等。那么,对于与园林相关的产业(如苗木生产、景观设计、自然教育等)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 “线上行为替代”
美剧《黑镜》里有一则故事,普通人每天的正常工作就是在室内跑步赚钱,然后用赚的钱购买娱乐视频服务,给自己虚拟的角色增添装扮、购买加工食物(人造肉、人造水果等)。如果一个人能在大型娱乐竞赛活动中获胜,那么他的阶级将获得上升,最终摆脱观众的身份,成为娱乐制造者,生产视频产品供前者消遣。他的居住环境也将升级,可能有窗户了,可以看到窗外的一抹绿色。这个故事的隐喻:虽然失去自然近乎是一种对底层人的惩罚,但当网络娱乐、虚拟社交几乎占据脑力活动的全部时,人们是可以最大化减少活动范围甚至脱离物理环境的。
不可否认,在智能化、线上化的大趋势下,人们“忍受没有自然的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当代人在不断适应改变,而新生的“数据一代”更具有天生更高的忍受能力。比如以前学习、工作累了,周末大概率是需要出门透透气的,爬山、逛公园、打球等等,现在不用了,“在家刷抖音”,抖一抖就行了。想一想这次疫情期间,只要手机有电,你可以在家里宅多久就明白了。
在“线上替代”的趋势下,公众对自然需求的优先级将下降,成为“非必须”“非常规”的选项,人们在户外、在自然进行休闲活动的频次、时长将降低,除去刻意的旅游活动,活动范围也将缩小。
2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与大自然及自然下的动植物相辅相成的。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疫情之下,有个词叫敬畏。经过此次疫情,更多人对自然多了一分敬畏,环保意识增强。首先与野生动物保持安全、互不打扰的距离,禁绝食用野生动物,不投喂野生鸟类等;其次与消费动物相关的业态将相应减少,如动物表演、商场里的迷你动物园等。
公众环保意识增强、科普知识增长后,也会有利于对野生植物的保护,甚至会改变人们的环境审美。风景园林人里有一种心愿和观点是最大程度将城镇绿地“荒野化”,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构建生态跳岛,但经过此次疫情,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业内将有新的思考。
3 园林植物的功能与审美
再度审视植物功能,笔者以为简而言之可分为生态功能、生产功能、文化功能三大类。生态功能是人类世界得以存续的前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和不可预估因素,包括中国的此次疫情,无疑是大自然敲过来的警钟。对于气候变暖来说,植树造林能做的贡献有限,更多还是要靠节能减排、新能源利用等,涉及经济、政治、技术,但植物对于生态稳定、生物多样性、小气候的营造,绝对是重要的存在因素。生产功能是对于人类个体首要的功能,而文化功能是指人类如何看待植物,以及基于此认知上开展的各类活动、产生的各种行为。
各类功能活动涉及到审美的问题。如人文审美认为植物是被欣赏的对象,或者是人格的投射,或者是某种美好寓意的象征,或者是让人感觉安全的秩序化的环境;荒野审美认为植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以不加修饰的荒野为美,植物应该最大化发挥生态功能,包括涵养水源、营造栖息地、水土保持、节能固碳等;消费审美认为植物是一种消费品,主要用于买卖、消费等;生产审美认为植物是粮食、经济作物、果蔬的生产资料等。推而言之城市景观的审美,根据人口密度可以对植物进行功能分区与布局分析:人口密度最大、消费主义最盛行的地方,体现植物的消费审美;重要场景,如中心公园、精品住宅、花展,体现植物的人文审美;除了用于荒野审美教育的地方外,将野生群落布置于人口密度最低的地方;培育生产审美,将原来大量的城市绿地转为生产用地,用以释放乡村耕地,将腾出的乡村耕地恢复为自然栖息地。
4 未来的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从生态的角度,是为了种下环保的种子;从个体的角度,一是为了丰富人生体验和认知,二是为了精神抚慰,是本能的需要。
随着“线上替代”的到来,网络世界越来越丰富,电商物流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宅,越来越没有出门休闲的理由,特别是新的“数据一代”,他们天然成长于网上,没有“种地插秧”“归园田居”的记忆,对自然的链接很弱。他们可以一个月、甚至一年都不会去逛公园,如何开展自然教育?
4.1 来自人为的努力
(1)搞定上代。上一代对自然的感情更深厚,认知也更全面。对于小孩子来说,通过接触大自然,可以丰富人生体验、塑造开阔的眼界,通过户外或线下动手活动,可以磨练品性、充盈内心。孩子年龄大概在12岁以前,父母还勉强做得了主。
(2)开展活动。电商再发达也有线下的“造物节”,唱歌的APP再多也有音乐节、演唱会,所以类似花展、自然教育节的节庆活动和开发周边产品都是做自然教育的机会。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定制的旅游活动,比如现在的生态游学,去到人迹罕至的野外,进行自然体验和环保教育。
(3)审美教育。通过环境营造,使大家认识到自然或植物不仅是供人消费和观赏的,还具有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如利用观赏草等植物营造荒野景观;在城市种植农作物,开展园艺劳作,建立大家对食物的直观印象和土地链接,才是最基础、波及最大的自然教育。
线下活动是目前各商业机构较主流的业务类型,但同时也可以看到,自然教育更多需要依靠宏观调控的力量,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意识形态的引导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4.2 来自自然的抚慰
人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动物,长期泡在网上、窝在家里,长期远离自然,难免会出问题。虽然人们“忍受脱离自然”的能力提高了,但亲近自然的渴望依然存在。在屏幕生活越来越盛行的过程中,未来具有心理障碍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心理疏解的需求大增。虽然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是有可能将自然疗愈的作用运用于身心健康上的,但目前还没有出现更普适化、更广泛的业态与产品。比如四川成都非遗推广大使李子柒的视频,在带有诗意的田园背景中、在乡野山涧之间、在春暖秋凉的轮替之中,展示自然的美好,充满大量的园艺劳作。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但难点是如何隔着屏幕去展示自然的魅力,纪录片创新发展的趋势也是值得媒体人研究的一个课题。
4.3 来自自然场景的营造
自然场景营造引导审美和行为的改变。自然教育行为带来的改变是深刻的,生活场景带来的改变是广泛的。改变环境功能分区,改变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利用线下人群分散的精力形成直接刺激,进而引发审美改变,带来行为改变,自然教育、植物产业便有了发展的土壤。
(1)减少城市时花、一年生花境的面积,只在人流非常密集的地方使用,如大型商场。保留靠近道路、建筑、广场、草地(林缘)的绿化样式,满足人们文化审美需求、休闲活动需求;减少活动草地、广场面积,减少远离人流的人工绿地面积,如市政公园远离道路的乔木群落,如小区绿地腹地,将这些区域置换成果林或农作物,用广阔的城镇用地产能置换农村耕地产能,将这些耕地退还为生态用地,变成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这不仅符合根据人口密度来布设的原则,同时,亦能降低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果蔬粮食的运输成本,用以抵御风险。
(2)让城市真正拥抱自然。建筑外立面的空间,用垂直绿墙装饰,种植农作物或经济植物;校园、办公楼、住宅的屋顶等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做成都市农场,通过园艺劳作,达到自然教育、自然疗愈的目的。
(3)发展家庭园艺。如果未来总是宅在家里,那么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花园或菜园,亲近自然、放松心情,同时满足少量生产。家庭园艺在国内已经发展很多年了,未来需要一种便宜、简单、空间适应性高、更加“工业化”的家庭园艺解决方案。比如:如何伸出阳台收集雨水而避免用自来水?如何让花盆底部又透气又不会到处流水把地板搞脏?在没有太阳的空间种菜,如何选择品种?这些问题虽然都有解决方案,但远没有随心所欲的运用方式,只有实现“工业化”了,才会推及到非园艺爱好者群落,才会吃上“宅”经济的红利。
5 第二自然的构建
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如果说自然生态系统是原真的第一自然,那么城市需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第二自然。其中包括:城市公园绿地中的拟自然生态系统、开敞空间里充足的阳光和空气等自然要素、屋顶花园和阳台绿化、室内观赏植物等自然因素。在城乡人居环境的第二自然构建中,不应一味追求原始生态系统中的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而是要在人工生态系统中构建鸟语花香,实现驯化动植物和景观多样性,才能真正减少生态风险。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人用历史文化整合了山水林田湖草,形成人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生命共同体。在历史上城市公园绿地的出现就是因为城市中传染病的肆虐,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各类灾害时,可以发挥防灾避险的功能。园林的功能发挥还不止于城市绿地的范畴,而应覆盖所有的人居空间:杜绝脏乱差的城市环境,防范重大生态和疫情风险,建设花园式居住区、绿化单位、缤纷广场、浓荫道路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园林人必须补人居之短板,完善城市环境质量,为提升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而努力。
社会在不断智能化的过程中,“数据主义”后人文主义将何去何从,个体生存的意义将发生哪些根本变化?按赫拉利所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那脱离“自然物理基底”只剩“大脑活动”的体验,有何意义?普通民众作为一片数据的涟漪,又该如何自处?人类毕竟是亲自然、亲人文的,一切皆“线上”的世界似乎不太值得期待。疫情终将被战胜,但自然,我们从未征服,只有世间万物以博爱和敬畏,方可收获自然的持续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