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危害及其检测方法

2020-02-18

云南化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光度法分光金属元素

刘 晔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环境污染在生态循环体系中,存在难以分解、无法控制的诸多问题,逐步渗透人们食品中,冲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重金属为主的食品污染,较为严重,具有一定破坏能力,干扰人体内部的正常机能,对人们身体健康发起了严厉挑战。因此,应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关注重金属检测工作,全方位保障食品的安全性能。

1 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

1.1 汞

汞的生活俗称为水银,常温下呈现液态形态,是一种金属元素。汞的冷凝点在-39℃、沸点在356.7℃,具有液态稳定性;汞分类:有机汞、无机汞、汞元素;有机汞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中,无机汞主要分布在生物体内,含量均较小,不足以威胁人们身体健康;汞元素具有基数大的特征,如若人体吸食汞元素,极易引发汞中毒事件;汞中毒的具体表现为:神经错乱、休克、死亡。由此发现,汞元素具有较强的健康威胁能力,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金属元素。

1.2 砷

砷是非金属元素,此元素合成的砷化物具有强大毒性,砷化物具有较快的毒发性质,摄入少量不具有生命威胁,摄入过量可致命;砷化物中毒现象:神经衰弱、支气管炎、肺部损坏等;砷化物具有致癌性,是多种癌症的病发根源。

1.3 食品重金属污染来源

1)区域污染。矿区、火山活动频繁的区域,自然地质条件具有特殊性,地层中蕴含较为丰富的有毒金属,导致区域性动植物备受攻击,长期处于重度污染的生活环境,包含土壤污染、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导致区域中有毒金属成分日益提升,分别为:铅、砷、汞、镉等。此类特殊型区域,极具重金属元素,重金属分布在动植物体内、水资源、空气、土壤中,在空气流动、水流作用下,成为食品遭受重金属污染的自然条件。

2)工业污染。工业化运营期间,工业生产产生的工业废气、污水等物质,流入河流水中,加剧了人们生活用水的污染;农田作业期间,将被污染的河流水、生活污水整合为灌溉水,让有毒有害的重金属,通过水介质,进入植物体内,结出的果实携带重金属含量;农药、化肥等化学剂药的过度使用,严重威胁着农作物的食品性能。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作物,经加工制作成食品,进入人体,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2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验检测方法

2.1 分光光度法

1) 分光光度法的检测流程。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机制;分光光度法的检测原理:以化学反应为基础,将处理后的食品,加入装有显色剂的溶液中;利用重金属与显色剂之间的络合反应,展开食品检测;在络合反应中,生成络合物;络合物在光照作用下,具有吸收光的能力,引起光照波长变化;重金属离子与显色剂化学反应生成的络合物t,经由t发射的光照波长f,统计检测中出现的波长数据集合F{f1,f2,...,fn};利用波长数据集F,确认食品中重金属离子的种类;依据物理学原理:定量分析法,确认食品重金属离子占比,分析其含量;分析结果r1、标准结果r,二者进行对比;①如若r1<r,认定此食品金属含量达标[1]。

2)分光光度法的检测优势。分光光度法检测期间,操作具有简易性,检测灵敏度高、经济成本低,成为食品安全检测的常用技术;分光光度法检测方法,基于其自身优势,便于检测人员掌握,一方面提升了食品检测、监管力度,加强了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另一方面实现了严格把关食品质量,为人们提供较为安全、放心的食品。此外,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注意显色剂选择,避免人为失误引发食品检测失败;应增强检测人员对食品安全生产的重视,提升其对本职工作的认知,加强对其检测工作监管,降低人为失误发生频率,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2.2 原子光谱法

1)原子吸收。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具有原理简易性、灵活性高。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方法;此方法的检测原理为:气体形态的金属元素有吸收光线的能力,并且具有特定性;照射金属元素的光,照射金属元素之前光照强度正常,通过金属元素后,光线呈现弱化状态,利用此种现象检测食品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检测流程为:将食品简单处理,放置于准备好的光照实验瓶中;将装有食品的实验瓶,放置于光照分析实验器皿中,实施光照;记录光照强度t、透过食品的光照强度t1,即v=tt1,分析食品的吸光度;v值数据分析,确定金属元素种类;利用物理学原理,采取定量分析方法,确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占比,分析其具体含量r1;将r1结果与标准要求对比,确定食品的安全性。

2)原子发射。原子发射检测方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处;原子发射检测方法具有灵活性、选择性、线性范围广等优势。原子发射检测方法的原理为:处理待测原子,激活其性能,让待测原子回归于基本状态;处于基本状态的原子,自发性发射光谱线,形成光谱图;不同重金属元素形成的光谱图,具有差别性质;利用光谱图特征,定性食品中所含的金属元素种类;通过定量分析物理方法,获取金属元素的含量r1;满足①式关系,认定此食品金属含量达标[2]。

3)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的检测原理为:分离食品中的化学蒸汽,构建非色散光系统;让蒸汽在系统中流动,获取所需数据;经过对数据分析,确定食品中重金属种类;采取定量分析的物理方法,分析食品中重金属含量r1;依据①式条件,判定食品的安全性。如若食品中所含的重金属,具有弱势的挥发性,此检测技术呈现出限制性。在实际检测中,此方法应与其他检测技术相结合,提高检测功能的适应性,完善检测的普遍性,获取较为精准的检测数据,防止重金属超标的食品流入市面,全方面保障人们身体健康[3]。

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检测原理为: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为基础,展开食品重金属含量检测;此检测方法具有权威性、高效率、灵敏性高、适应性强等优势,被列为国家食品安全生产的主要检测技术。

2.4 食品生产企业应用检测技术的情况

食品生产企业力求获取稳定性高、信息采集效率高、操作简易、稳定性强、重金属元素种类与含量检测准确的检测技术。食品微波消解溶样技术,在食品生产企业中拥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使用优势为:简单便捷、高效精准、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等;此检测技术,有利于缩短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周期,为食品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满足社会对检测技术的多重需求。原子吸收光谱法、食品微波消解溶样技术,食品生产企业对此两种检测技术较为钟爱,基于其操作简单,应用性强,数据精准等优势,实现为人们提供健康放心的食品。

3 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生活水平、生活品质逐渐提升,食物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能源,其安全性、可食性,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话题;食品在遭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下,被人们食用,重金属元素在人体体内难以消化,引起身体机能紊乱,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应加强食品检测检验方法,建设完善的食品检测检验流程,保障食品安全性能,促进食品生产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光度法分光金属元素
过氧化氢光度法快速测定新型合金包芯钛线中的钛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征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8种重金属元素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枣中Vc的含量
ICP-MS法测定苞叶雪莲中重金属元素含量
山梨酸氧化紫外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酸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铁复合物的铁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曲札芪苷的解离常数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