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
2020-02-18黄德杰
黄德杰
(福建省泷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 龙海 363100)
0 引言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对其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性造成巨大的影响,其中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更为重要。众所周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不能够避免的,只有想办法来减少裂缝的产生才是一个较为实际的办法,但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降低混凝土裂缝严重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的论题。
1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现阶段国内关于混凝土裂缝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裂缝尺寸的大小来进行的,其中混凝土裂缝可以分为宏观裂缝与微观裂缝。微观裂缝出现的主要位置是在水泥与混凝土骨科的结合面上的,此外在水泥浆中也很容易出现裂缝的,它对于混凝土的强度、结构以及弹塑性等性能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是其又属于一种固有的裂缝,整体的危害性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宏观裂缝而言,它出现的原因就很多了,但是较好的一方面就是出现频率不会太高,对于这种裂缝需要做到及时的进行发现并做出控制。这一类的裂缝主要就是从微观裂缝演变而来的,对混凝土的形变、强度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危害性也是较大的[1]。
2 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2.1 原材料选择出现问题
对于整个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而言,原材料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有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却对施工设计并不重视,一些相应的设计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也不够合理,对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以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为例,在进行搅拌时,如果砂石的含泥量不能保证在一定的比例,你们混凝土抗拉的强度就会有着显著的下降,在收缩性上就会开始变大。塑性收缩就很容易发生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还有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之中,工作人员往往喜欢向混凝土中加入掺和剂以及外加剂来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包括了粉煤灰、膨胀剂、减水剂等,在加入这些东西的过程中,对于剂量的控制要求很高,要严格控制配合比,如果添加的过多或者过少均无法有效的增加混凝土使用性能。
2.2 施工工艺不够合理
在混凝土的加工过程中,操作工人的实际操作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其中振捣施工造成的影响尤为重要,在施工时如果振捣的力量大小控制的不够合理,或者对于时间的控制出现了问题,以及出现了过振、漏振等情况,那么对于混凝土的严实性欲均匀性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2.3 温度与湿度影响
作为混凝土组成的一个重要材料,水泥对于混凝土的相关性能影响很大。一般而言,在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之中,水热化现象往往是水泥经常出现的一种状况,但对于混凝土材料而言,其导热性往往较差,并不能直接将内部的热量全部派出,这也就导致了混凝土的内部与外部往往温差会过大。加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也是非常的迅速,进而导致整个混凝土的受到的拉应力大于其自身的抗裂力。这也就会造成在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一些干缩的裂缝,尤其是在冬天和夏天这样温差较大的时候,温度和湿度会对建筑的混凝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进而导致各种各样的裂缝产生[2]。
2.4 养护工作不够
养护工作对于整个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开始养护工作的时间过晚,那么就会蒸发混凝土表面上的水分,进而导致混凝土的体积收缩,混凝土的强度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如果养护时间过早的话也会对混凝土的凝结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强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其表面的拉力也会增大,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3 关于混凝土裂缝的改进措施
3.1 对施工工艺加以改进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想从而本质上提升混凝土的性能那么改进施工工艺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在进行相关的施工工程之前,相关施工单位就需要对周围的一些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以及地形地貌等相关信息进行一个收集,在取得这些信息之后,再来通过合理的方式研究出更加科学的施工方式,对于一些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地基加固工作,争取基土层的稳定性,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再去开展后续的相关工作。此外在对基槽进行挖掘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整个基槽结构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要合理的去控制施工的工序,对于一些距离施工地点较近的建筑物,应该加强现场的指挥与指导,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那些建筑物产生影响。同时,整个建筑工程在进行混凝土浇灌的过程中,要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来进加工,优化相应的浇筑工艺,尽量的保持建筑结构的完整性。
3.2 提升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要想最大程度的避免裂缝的产生,相关的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的选购时,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要求来进行原材料的采购。而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也一定要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来使用相关的原材料,合理的控制原材料的配比。例如在使用骨料配合的时候,就需要对它的粒径、泥和片石的相关含量与比例也要做到严格的把控。除此之外,在对混凝土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水泥的用量、质量等也是相当重要的[3]。
3.3 规范相应的混凝土施工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浇筑以及模板工程需要特别的注意。在构造模板是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强度要求来进行,同时拆除模板的时间也一定要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这样可以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进行一个有效的防治。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合理的振捣计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尽量避免过振、漏振等情况的发生,以此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防治裂缝大面积的产生。
3.4 对后期的维护进行强化
在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过程中,后期的维护也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重视对于混凝土后期的维护,在完成相关的混凝土加工之后来制定相应配套的维护方案。在整体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覆盖、喷雾等防护措施对其进行相应养护,操作工人在完成所有的浇筑工作之后,还要合理把控混凝土的总体温度以及湿度,避免因为环境因素其对混凝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此外在制定混凝土的养护规则前,相关的施工单位需要从混凝土的种类出发来制定不同的养护计划。
4 结束语
混凝土的裂缝现在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普遍存在的一种状况了,在相关领域也引起了很大的重视。在针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相关防止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全方位深入的分析,在将其与具体的施工工程结合,从生产材料、施工方式以及养护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相关的防护工作,努力提升相应的防护水平,只有切实有效的控制裂缝的产生并降低其危害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社会和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预防一些安全性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