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控制分析

2020-02-18刘晶晶

四川水泥 2020年2期
关键词:岩土单位制度

刘晶晶

(无锡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有限责任公司 214063)

岩土工程的建设环节众多,建设过程中复杂,必须保证前期工作的质量才能让后续工作有序开展。地质勘察可以对施工现场四周的地理环境有清楚的了解,分析地形结构、地基类型、地下水含量等,能够提升岩土工程建设质量。地质勘察对岩土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利用地质知识和建筑规律保证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地质勘察工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勘察后的数据缺少精确性,进而影响岩土工程方案和计划的制定,给岩土工程造成了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提升地质勘察质量,严格控制影响勘察质量的因素。

1 不同地质结构的勘察要点

1.1 软土地基勘察技术要点

软土地基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地质类型,具有含水率高、土层强度差、土质不均匀的特点,会给岩土工程的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1]。软土地基具有较好的压缩性和活动性,在重力的影响下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在勘察软土地基时需要判断地质的等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地质勘察,然后对地基进行取样检测。地质勘察的方法可以将物探以及钻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察,对软土地基的机床系数、烧失量以及有机含量等数据进行记录。

1.2 卵石地基勘察技术要点

卵石地基的硬度较强、颗粒大,其中还混有较多的沙砾,因此在进行取样检测时会出现取样困难的问题[2]。在卵石地基的勘察工作中,由于卵石的物理特点、活动性高、钻孔难的问题,如果直接取样,会无法获得准确的地质勘察。在地质勘察中需要选择多种手段联合勘察的方法,如使用金钢钻头、卵石力学性能测试、沙砾搅扰法等。

2 影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控制分析

2.1 监理制度不完善

地质勘察工作通常在人数稀少的野外环境下,使得在实际的地质勘察工作中出现监理制度与勘察工作出现不相符的问题,降低了监理制度的有效性。制度是规范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地质勘察单位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建立制度,质量监管意识较为薄弱。由于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较为复杂,且不同地区地质勘察的方法和要点都不同,导致在监管地质勘察的相关制度无法完全的兼顾到地质勘察的每一项工作内容。

2.2 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是影响地质勘察数据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控制地质勘察质量的关键内容[3]。知识经济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人才是社会竞争中的核心因素。由于地质勘察工作内容繁杂、枯燥且工作环境较差,无法吸引到更多的人才进入行业之内,导致地质勘察缺少专业人才。地质勘察需要准确的数据,并且还需要应对多变的野外天气和地质情况,如果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会给地质勘察的质量带来极大的隐患。部分地质勘察技术人员即使专业能力较高,但是自身的专业素养较低,无法做到有效的自我监督,影响了地质勘察的工作质量。

3 提升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完善地质勘察工作的管理制度

从当前负责进行地质勘察工作的单位来看,发现很多单位在地质勘察的指标竞选中,会使用多种恶劣的手段获取指标[4]。如果只依托于价格进行竞争,会形成不良的市场风气,给地质勘察的质量带来影响。相关企业需要和政府机构进行沟通和讨论,分析市场中地质勘察行业的特点,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监管制度。政府应对地质勘察的单位进行质量监管,查看单位的工作资质以及勘察活动的有序性。在地质勘查的招标过程中需要提供招标的公平性,禁止其他恶劣的手段,保证招标流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企业自身也需要逐渐对地质勘察的监管制度进行完善,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让每个人都可以明确到自身在地质勘察承担的责任。在监管制度中,需要对地质勘察的程序进行有效的规范,让技术人员按照规范进地质勘察工作。在多种监管制度的影响下,地质勘察单位的工作水平会大幅度的提升,保证地质勘察的质量,进而推动岩土工程的有序推行。

3.2 建立高素质的地质勘察队伍

地质勘察工作队伍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是保证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地质勘察工作中最为急需改进的工作内容[5]。地质勘察需要不断完善单位的福利和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主动进入到地质勘察行业中。地质勘察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更好的在多变的环境下进行地质勘察,面对新型人才,单位内部可以让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新型人才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促进地质勘察人员实践水平的提升。单位内部也需要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地质勘察方法、地质勘察技术要点、面对不同环境变化的应对测量,以及行业内出现的新型地质勘察技术和设备,让技术人员掌握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策略。地质勘察单位可以建立激励制度,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3 使用新型地质勘察技术

在现代的地质勘察工作中,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信息化的勘察设备给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6]。其中自然科学知识包含了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随着领域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相关知识体系也逐渐完善。因此地质勘察单位要及时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丰富地质勘察的理论基础,例如电磁波理论或者工程物力理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地质勘察技术的勘察效率,保证了地质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际的地质勘察工作中,必须要积极引进多样化的理论和技术内容。地质勘察单位也需要购买多种有效的勘察设备,减轻地质勘察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

4 结束语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岩土工程的开展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地质结构,在开展岩土工程从过程中势必要根据地质结构来选择合适的地质勘察方法。由于勘察工作的开展多数是由少数技术人员前往野外收集数据,使得监管制度的效果下降,无法起到规范地质勘察工作的要求。人为因素也会影响地质勘察的质量,这是由于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原因,干扰了地质勘察数据的准确性。面对这些影响地质勘察工作因素,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需要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地质勘察的质量监督制度,提升地质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地质勘察的质量对于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提高勘察的技术和制度有效性,不断探索新型的勘察技术。

猜你喜欢

岩土单位制度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