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2020-02-18

四川水泥 2020年2期
关键词:含水量碾压压实

黎 量

(四川蜀通港口航道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 南充 637000)

0 引言

通常在公路工程项目中,路基施工涵盖填筑、开挖、路基压实等工艺流程,路面施工包含垫层、底基层、基层与面层等建设内容,诸如路面不平整、出现裂缝、路面错台、路基破损、路基下沉与桥头跳车等问题成为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常见病害,对此需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管理,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1 路基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分析

1.1 路面不平整、有裂缝

在公路工程项目中路面平整度将直接决定车辆行驶质量,倘若施工人员未依照规范程序开展施工作业,或未遵守规定流程和方法使用摊铺机、压路机等施工设备,将造成路面不平整问题,加剧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与轮胎磨损程度。同时,在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易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在雨季因雨水渗透腐蚀混凝土内部结构,导致路面稳定性下降,为路面行车埋下安全隐患。

1.2 路面错台

受混凝土自身特点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倘若在混凝土施工环节存在工艺方法应用不当、缺乏科学养护管理或后期行车过程中路面载重超出规定值限制等问题,将导致混凝土路面接缝两端因膨胀挤压产生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进而导致路面结构向上突起、出现错台问题,严重损害路面行车质量与公路使用寿命[1]。

1.3 路基破损

部分公路工程项目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路基破损问题,其主要原因包含施工人员未依照规定流程开展施工,路基铺设材料环节未能强化原材料质量把关,以及未按要求夯实路基等,易导致公路工程投入使用后出现路基破损现象。

1.4 路基下沉与桥头跳车

引发桥头跳车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桥头与桥台间存在高度差,通常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倘若回填材料选择不合理或未能做好路基压实处理,将在车辆碾压后引发路基下沉、塌陷与桥头跳车等问题,加剧行车过程中的颠簸感,引发车辆受损问题。

2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具体技术措施探讨

2.1 材料配比与含水量控制

2.1.1 材料配比

材料配比均匀度将直接影响到路基路面压实作业质量,施工人员需在材料使用前做好配比试验,依据路基路面承载负荷确定最佳配合比,合理运用搅拌技术、适当扩大搅拌面积,并针对各种类型材料的使用量进行严格把控,适当添加辅助化学型药剂作为外掺剂,保障材料配比均匀、压实度达标,以此达成路基路面工程质量目标。

2.1.2 含水量控制

在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环节需做好土壤含水量的监测工作,选用专业排水设备优化土壤黏性、摩擦度等指标,并依据路基结构状态确定碾压设备类型与碾压次数,提升路基或路面的压实质量,强化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障。例如在南方多雨季节开展路基路面压实作业时,需注重加强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拦截处理,最大限度降低路基土体含水量,提升路基强度与承载力。

2.1.3 结构层厚度把控

由于结构层厚度与宽度对于压实作业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在采用分层填筑法开展路基路面压实作业时,需加强对各层填土松铺厚度、平整度的把控,将分层厚度控制在20cm 左右,协调处理各高程点的间距,并将碾压速度控制在1.5m/min左右,保障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达标、满足路基路面施工要求。这里面的碾压速度控制在1.5m/min 左右这个好像有问题,这个速度也太慢了

2.2 路基路面施工常用压实技术

2.2.1 湿土压实技术

湿土压实技术常用于土壤潮湿的路基与路面,通过选取新型吸水材料或生石灰添加到潮湿土壤中,可有效降低土壤湿度、减轻土壤黏连问题,将软土压实程度控制在整体路面厚度的50%-60%范围内,提升路基路面压实效果。以风积沙路基为例,在采用湿压法施工时需先利用洒水车进行浇水,待风积沙与水融合后利用推土机、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将各层路基填料摊铺厚度控制在30-40cm 范围内,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1%-2%左右,保障路基质量性能符合施工要求。

2.2.2 黄土路基压实技术

黄土路基主要由粒径为0.01-0.1mm 的颗粒组成,粉粒含量大于50%,具有显著的涨缩性与裂隙性,在遇水后易产生裂缝,导致公路使用寿命下降。在采用压实技术时需事前确定黄土的含水量,通过添加石灰、翻松后碾压降低含水量,在施工过程中将黄土路基的松铺厚度控制在25cm 范围内、使其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2%左右,并采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开展碾压作业,将碾压速度控制为2-3km/h,先振动压实3 遍、待关闭振动后再压实1-2 次,确保提升土壤表面密实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2]。

2.2.3 填石路基压实技术

填石路基的填料以爆破开采的石料为主,具有粒径大、抗剪强度高、透水性好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需将石料粒径控制在厚层的2/3 以下、强度控制在15MPa以上,并采用分层填筑法进行路基压实作业,确保大石块、细颗粒分别位于各层材料的底部和顶部,便于为压路机作业提供充足空间,保障压实处理后的路基处于稳定状态。

2.3 压实技术手段的应用

2.3.1 工程概况

以某公路工程为例,该工程拟建设四车道公路,设计时速为80km/h,施工段长度为12.45km。采用压实技术进行路基路面施工作业,经由前期勘察后采用16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平地机与摊铺机开展路基路面的压实作业,做好路基路面平整度的把控。

2.3.2 路基路面压实处理

采用平地机针对路基路面平整度进行控制,选用适量缓凝减水剂添加在混凝土材料中,可将现场初凝时间延长至4h 左右,为后续摊铺与压实作业做好准备,同时选用透水性好、压实性高的回填材料进行桥头回填处理,有助于改善路堤填土沉降问题,提升土壤压实质量。在初次压实环节,将压路机碾压速度控制为1.5-2km/h,均匀碾压2-3 次;在复压环节,将碾压速度调整为3-4km/h,均匀碾压3-4 次;在终压环节,将碾压速度控制在2-3km/h 范围内,均匀碾压2-3 次即可。在压实作业过程中,采用分层填筑法开展压实作业,保障填筑一层后压实一层,直至压实至路床顶部位置,将各层填土的松铺厚度控制在20cm 左右,结合土层含水量调整碾压组合,并围绕施工路段设置多个监测点,用于实现对机械设备运行性能、路基路面压实厚度的动态监控,保障公路路基与路面的压实质量。

2.4 落实竣工后期质检工作

在竣工后期质检环节,常用质检方法包含以下两种:其一是采用核子密度仪进行压实质量检测,适用于沥青混合料路基路面,需将检测层厚度控制在20cm 以内,并结合材料、层面特征进行测量方法的选取;同时配合散射法进行沥青表面层压实密度检测,在检测前做好检测设备的预热处理,依据路段的关键点位定位具体的测试位置,并将核子密度仪水平放置在待测点位上、读取检测数据结果,待完成全部点位检测后将数据与工程标准数据进行类比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与可靠性[3]。其二是采用灌砂法进行路面压实质量检测,然而该质检方法不适用于有填石路堤的公路,对此还需依据工程类型、施工地段条件进行灌砂法的选用,结合工程标准要求进行灌砂原材料的筛选,在规定高度范围内以自由落体方式将砂料灌入待检测洞内,结合集料含水量等重要参数实现对路面厚度、压实度的检测,保障路面压实质量。

3 结论

采用路基路面压实技术能够增强路面强度与稳定性,提升路面平整度,保障公路耐久性与运行安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控制好施工路段的含水量与材料配合比,依据路基路面类型合理选用压实技术、强化工艺流程管理,并做好竣工后期质检与维护工作,提升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保障公路运输事业的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含水量碾压压实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碾转
结合Sentinel- 1B和Landsat8数据的针叶林叶片含水量反演研究
一次冰雹过程成雹机理的数值模拟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