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安置房小区停车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0-02-18林镁
林 镁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 城中村安置房小区停车现状问题的分析
根据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每辆汽车每天的行驶时间甚至不足其停车时间的五分之一,而对于车辆停放而言,居民区的停放需求显然在各种类停放需求中占首位。而根据居住用地的不同情况区别,我们可以把其分为三种。一类用地指的是居住地中很大一部分是高档商品房,这类小区的停车车位相对较多,大部分还有可供售卖的私家车位,所以相对而言停车问题得到很大缓解;二类居住用地指的是本文所说的城中村安置房小区,其业主很多是原本宅基地上所住的村民,汽车数量大但是停车车位的数量却严重不足,所以供需关系非常不平衡,所以造成很多的问题;三类居住用地是指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地区,停车车位的需求并不严重。本文主要对二类居住用地的小区居民的停车车位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1]
2 城中村安置房小区停车对策分析
2.1 停车政策分析
因为居民的人数众多,所以城中村安置房小区在入住一段时间后的汽车增长量将会较低,所以,能够有效使用已有的土地资源,尽量增多目前的停车车位将是这一种小区应该重视的问题。
城中村安置房小区在进行初期建设时,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考察,这就使得其车位建设的各方面指标与实际规定有很大出入,直接导致了停车车位的严重紧缺,所以我们应该对这类小区在建设的时候进行更严格的考察,使其停车配备符合应有的情况,而处于城市中心位置的此类小区要根据普通商品房的各方面建设来进行车位等硬件设施的配置。[2]
2.2 路内停车管理
夜间是城中村安置房这类车位本就紧缺的小区,车位严重不足的时间段,也是马路上行驶车辆最低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合理利用路边停车,也是能够缓解小区停车压力,解决车位不足小区居民停车困难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小区要做好组织管理,尽量有序,按时的完成停车任务。
2.3 停车泊位共享
对于不同的场合来说,停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停车的高峰时间段更是有很大区别。这时能够合理利用停车时间的差异,考虑泊位共享这一理念也许是个能够缓解小区停车问题的有效办法。
1)建筑用地共享停车。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城中村安置房小区周围大概率常有的八种建筑进行调查,[3]针对它不同时间停车量的特点进行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结论:一,住宅类建筑用地和办公楼,商场,公园及医院都可以共享,但与酒店类建筑用地无法共享;二,办公类建筑用地与住宅类,和酒店类都可以共享,但与商场类,公园类和医院类建筑用地无法共享;三,商场类建筑用地与住宅类,酒店类可以共享,与办公楼,公园类和医院类无法共享;四,公园类与住宅类和酒店类可以共享,与办公楼,商场类和医院类无法共享;五,酒店类除了住宅类之外都能共享;六,医院类可以与住宅类共享,其余几类都不可以共享停车车位。
2)各类建筑物停车设施闲置的特征
根据调查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类建筑物停车设施闲置的特性:一,住宅类的停车特性为:夜间的停车位使用率远高于白天,而停车位空置的情况比较规律;二,商场,办公类的停车特性为:在建筑物营业时间内停车位的停车率相对而言需求量上升,车位比较紧张,而夜间者停车位闲置较多;三,酒店饭店类的停车特性为: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停车量都很大,尤其是用餐时段为停车高峰;四,休闲娱乐类的停车特性为:平时的停车位闲置率远高于节假日出行高峰期,而往往停车位的利用率较高的时段在中午十二点到一天结束;公园类的停车特性为:在工作日里,停车需求远低于节假日期间,而夜晚此类建筑物的停车位闲置情况比较严重。
综上可知,住宅类的停车情况正好和商场类等相反,如果尽可能将停车位紧张的小区周边的商场这类夜间停车率不高的停车位利用起来,一定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小区停车位紧缺的难题,为居民带来方便。
3)有关共享理念相关预测
停车位的使用率和使用高峰期在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类型,我们应该结合现实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寻找合作共享的平衡,规范共享区域,把高峰时间的整体重复停车需求当成被考量区域的整体停车位的使用依据,由此才能判断如何降低成本,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4]
3 案例
幸福小区是我国某一线城市的城中村安置小区之一。这个小区在初期规划的时候只配备了共有140 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而且地下停车场不对外开放,与此同时,小区仍然没有建设地上停车空间,所以很多车辆不得不占用小区内的道路停车。
3.1 小区停车供需分析
1)小区停车位的情况是,幸福小区的140 个地下车位不对外开放,且没有地方车位,很多车在无法停入地下的时候都会停在小区内部的人行道上,所以幸福小区的现状是小区里停车情况复杂,占道停车的现象严重。
2)幸福小区的居民拥有车辆数目为250 多辆,停车位缺少110 个,在不能满足本地住户需要的同时,小区每到节假日都会有大量外来车辆驶入,此时更显拥挤。而且根据现场调查可知,很多小区的用户因为没有地方夜间泊车,都会将车辆停放在小区两旁的道路上。
3)对于幸福小区的停车问题作出的分析总结,此小区地下车位140 个,无地上停车位,而小区内居民车辆共250 多辆,停车车位十分缺少;小区节假日外来车辆增多,平时也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而将车停放在小区内,导致了很严重的占道现象和楼前停车现象,造成很多的安全隐患。
3.2 停车改造方案
幸福小区的占地很小,地面使用率很高。小区内也因为占地面积紧凑的原因没有建造可以停车的空间,所以以目前的情况加以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方案来缓解幸福小区停车车位不足的问题:一,对小区里的外来车辆的驶入加大管控力度。在小区入口处摆放路障,禁止非小区内居民车辆的驶入,同时对小区周围随意停放的车辆作出清理措施;二,对于夜晚的停车需要,在作出统一的规范管理之后,允许晚上十点到第二日六点期间车辆在小区周围的马路两侧进行停放,收费的同时也要雇佣专人进行看管,以确保夜间停车的安全度;三,共享停车理念的实行,幸福小区周围有夜晚闲置停车位的商业用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商场负责人进行协商,在夜晚停车率很低的情况下将其车位与幸福小区的居民达到资源共享的作用。
4 结语
以上分析对城中村安置房小区的因为规划不完善,造成停车车位紧张的现象进行解释,提出了几点可以缓解停车紧张,便利居民的建议,比如在安置房改造时对车位提前进行规划,允许夜间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酌情将车辆暂时停靠在路边,[5]或是与周边夜晚闲置的建筑物形成共享车位,采取这些方法,城中村安置房车位不足的难题将会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