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2020-02-18李铠同吕江峰

四川水泥 2020年2期
关键词:绿化带海绵市政道路

李铠同 吕江峰 王 进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0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有效进行雨水的渗透、滞留、蓄积、排除、净化与利用,缓解城市中的内涝问题。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必须要合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强化断面设计力度、合理选择道路路面材料、设置相关的海绵城市道路系统,改善道路的性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 海绵城市理念分析

对于海绵城市而言,属于近年来城市发展中解决内涝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弹性,雨季阶段可以通过积水系统有效收集与净化雨水,在城市需要水资源的时候释放出来,利用诸多措施,消纳与利用城市中80%的雨水,缓解内涝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属于科学理念,涉及到生态学科、环保学科、自然学科,将其应用在城市建设的工作中,可以达到涵养水源与修复生态的目的,促使城市抗涝能力与抗旱能力的提升,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2 市政道路工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意义

市政道路工程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对城市中的水资源进行调控,全面提升雨水的调节效果。具体表现为:

2.1 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越发眼中,尤其是雨季的雨洪污染问题,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而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可有效改善目前的发展现状,有效进行雨水的收集与净化,可避免环境受到污染,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2.2 有助于进行城市水资源的调节

市政道路工程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可有效调节城市中的水资源。主要因为在海绵城市理念的作用之下,可全面改善城市中的排水系统,使得基础设施优化,最大程度上缓解城市中的蓄水压力,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预防因为雨水过多所出现的水灾,同时还能将存储的雨水应用在干旱季节,预防出现内旱的现象,提升水资源的调控效果。

2.3 有助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市政道路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全面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中要求市政道路具有雨水的收集功能、排除功能与再利用功能,可确保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与净化,满足当前的水资源再利用需求,起到良好的作用[1]。

3 市政道路工程中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应该合理使用调节蓄水技术,有效进行初期阶段雨水的净化缓冲处理,削弱于洪峰值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雨水对城市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采用调节蓄水技术,还能有效进行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补充城市中的用水。当前在海绵城市中调节蓄水技术,主要就是在市政道路中设计雨水花园、下沉类型绿地、地下蓄水管廊等措施,不断进行雨水峰值的调整,补充干旱季节所需要的水资源。

3.1 设计雨水渗透系统

市政道路工程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必须要重视渗透系统的完善性。①应合理选择植物建设市政道路的下凹绿地,在中央绿化带的植物中设置下凹类型的绿地,通过道路绿化带存储、消纳非渗透性路面的雨水径流,还能起到一定的净化水质作用。②可设置植草浅沟,代替之前的雨水管道,用来收集与输送雨水,这样可以降低悬浮固体颗粒与有机污染物的数量,实现净化雨水的目的,同时还能减小雨水径流的速度,在雨水下渗的情况下,间接性的补充地下水资源。③设计生物滞留系统,也就是御水花园,可应对小面积回流的频繁径流雨水事件,能够减少峰流量,降低径流总量,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数量,同时还能起到下游建筑物与水体的保护作用[2]。④设计渗透塘。在市政道路的外退线绿地中,借助地面的洼地区域、水塘区域等渗透雨水,不仅可以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还能通过雨水渗透塘的建设美化景观。⑤合理设计生态树池,主要就是将植土设置在滞留类型的绿化带与生态树池中,在植入种植土壤以前,应该在滞留类型的绿化带和生态池下放设计滤土层,设计渗水管,在种植土植入以后,需要设计相关的陶粒材料,不仅可以将渗透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能保证土壤湿润度符合要求。与此同时,在设计相关绿化带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比市政道路低的凹陷形式,有效搜集雨水,提升各方面的工作效果[3]。

3.2 优化市政人行道结构

按照具体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对市政人行道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传统的设计工作中,主要采用6cm 的青石人行道板、3cm 的M10 水泥砂浆、15cm 的C15 混凝土、12cm 的级配碎石,不能满足海绵城市的技术标准。因此,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方案:6cm 透水砖、3cm1:6 干性水泥砂浆、15cmC20 透水混凝土、15cm 级配碎石、φ10cm 打孔PVC 管,这样可保证市政人行道的功能符合海绵城市的技术标准。为确保市政人行道结构的合理优化与设计,还需严格进行道路断面设计的设置,使得雨水快速向着生态滞留带之内汇集,地表的净流量有所减少。一般情况下,在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设置从中央向着两边高度依次降低的结构,使得雨水不会汇集到人行道的中间,而是从两端区域进入到滞留带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相关的市政人行道结构,改善其雨水的排除功能,满足当前的海绵城市理念要求。

3.3 市政行车道路缘石的设计

按照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行车道边缘的TFI 立缘石,可以使用开孔机进行开孔处理,将开孔的大小设计成12cmx8cm,在开孔区域的绿化带内部,浇筑混凝土,在确保排水较为通畅的状况下,预防雨水直接冲刷绿化带土壤,规避相关问题。市政行车道路缘石设计的工作中,应按照市政道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路缘石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同时结合海绵城市理念与技术标准,有效开展相关的路缘石设计工作,满足当前的市政道路海绵城市的设计要求,完善其使用功能,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4 结语

近年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内涝、内旱与雨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而传统的市政道路工程中,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断面设计与绿化带设计等,均不能满足雨水的收集与再利用等要求。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应该积极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合理设计相关的雨水蓄积系统,严格进行市政人行道与行车道的设计,使其具有一定的雨水渗透、收集、存储与净化等功能,满足当前的海绵城市理念的技术标准。

猜你喜欢

绿化带海绵市政道路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最美城市“绿化带”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种子
海绵是植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