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工艺美术对17—18世纪欧洲装饰风格的影响

2020-02-18周燕玲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6期
关键词:洛可可世纪装饰

周燕玲

(广东潮州韩山师范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中国风格设计”,中国、日本、印度所生产的手工工艺品在欧洲广受欢迎,贵族们从稀有价值的占有慢慢转向审美的欣赏,需求量也随之加大。2004年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描述:“中国风格(Chinoiserie):指17—18世纪流行于室内、家具、陶瓷、纺织品和园林设计领域的一种西方风格,是欧洲对中国风格的想象性诠释。”中国美术的装饰手法和样式被欧洲应用和融合到各个领域。

17世纪中期明清朝代更换,工艺品外销停滞,欧洲艺术家开始模仿中国工艺品,融入欧洲人自己对东方的想象,进行新的创造。他们将中国的工艺品特色,日本的漆器与瓷器、印度的印花棉布等的风格,同时借助出版物中的与中日图像资料,一并融入到中国风格的仿品中去。当时出版的纽霍夫的《中国出使记》、基歇尔的《中国图说》等书籍的插图,正是当时流行的东方风格人物与风景艺术造型的重要参考。

中国工艺美术在17—18世纪被欧洲尤其是法国接纳,中国文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各方面影响着欧洲,主要体现在时尚工艺美术品的追求和推崇上。欧洲艺术的发展一直延续自己的风格规律,从文艺复兴、巴洛克到洛可可,再到新古典主义风格;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美术工艺品一直影响着欧洲艺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为欧洲艺术带去新鲜的血液和生命活力,成为组成当时流行风的艺术支流,反映欧洲对整个东方地域及文化的想象。

1 巴洛克时期

17—18世纪初的巴洛克风格,也叫路易十四风格,宏大、辉煌、壮丽,相对刻板做作,主要表现在绘画和雕塑上,并影响欧洲其他国家。在17世纪50年代以后,巴洛克华丽的装饰感、昂贵的材质、奢华的氛围,与当时流行的中国工艺美术作品风格正好一致,如外销工艺品瓷器上有着迷人的釉色和精美的装饰,极为光洁的中国漆家具,中国锦缎和刺绣呈现出的富贵与华丽都受到欧洲贵族青睐。在巴洛克时期,中国风格的工艺品呈现多元风格,欧洲人将中国、日本、印度各国特征混杂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多元混合的东方神秘风格。

17世纪荷兰代尔夫特欧洲釉陶完全仿效进口的中国晚明青花瓷,随着发展代尔夫特窑逐渐将中国和日本瓷器中的纹样提取出来,用在设计中作为“装饰元素”,同时结合欧洲其他元素。在代尔夫特的瓷器里,中国的宝塔、青花图案的装饰以及希腊神话的海底女妖混搭在一起;或者中国的神灵和日本的街道人物混合在一起,同时让非洲黑人狩猎的画面出现在中央。17世纪50年代法国纳韦尔釉陶开始发展并形成巴洛克风格,中国纹样、中国人物和龙纹图案出现在当时的纳韦尔器型和建筑装饰中。

“漆屋”与“瓷宫”,是巴洛克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典型表现,最初主要用来摆放东方漆器和瓷器,后来逐渐形成一种装饰室内的艺术风格,比较典型地展示了东方漆。“漆屋”,是指一个房间的四周墙面用进口的东方漆绘壁板或其仿制品来装饰,强调东方情调,配置漆绘效果。“瓷宫”是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的用中国瓷器装饰的房间。通常房间的墙面和室内空间,包括柱梁,都摆满了各种瓷器,整个空间都是为了展示东方艺术。

2 洛可可时期

路易十五时代,洛可可风格开始从法国逐渐席卷欧洲,17世纪晚期就开始在欧洲盛行的中国工艺品,与洛可可迷人优雅的风格正好符合,到18世纪40—50年代,中国工艺品对欧洲风格的影响达到顶峰。洛可可的艺术特征大致有:喜欢采用C型与S型曲线、打破对称的构图,鲜丽的色彩,女性风格气质的精致装饰渗透着中国元素,让洛可可风格更为着迷。这些风格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法国上流的享受追求,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的丰富想象。

随着中国贸易的展开,传教士、知识分子的介绍和人们对地理概念的认知提高,欧洲开始区分中国与印度的差异,但依然混淆中日风格界限。在当时欧洲人眼里,中国的粉彩瓷器柔丽迷人的色彩、漂亮的丝绸绣袍正是他们奢侈生活的需要,这种风格追求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

18世界30年代以后,法国的家具工艺融入东方元素,将中国带有漆绘纹样的家具平面重新组合在自己的家具上。这样的处理手法让法国家具呈现出洛可可风格特有的曲线和中国特色并存的艺术风貌,欧洲其他国家也效仿法国采用这种家具处理手法。

18世纪中叶,洛可可风格重要的代表性画家布歇随擅长中国风设计,他设计的9幅“中国皇帝”壁毯,风格上多了一种奢华逸乐的气氛,人物风情万种,这正是洛可可中国风格的特征,无论从题材上还是装饰风格上,他们所刻画的东方神灵、景观和人物形象倍受欢迎,被许多艺术家纷纷效仿。

1761年由威廉·钱伯斯爵士设计修建的丘镇宝塔非常典型的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所理解的中国园林风格,钱伯斯爵士将中国艺术特色与洛可可的秀丽柔美风格杂糅在一起,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弧形顶和镀金塔尖,以及腾跃的飞龙和典雅的廊台,建筑内部细节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完成的,人们可以把真实的世界扩展成奇思妙想中激动人心的梦幻生活,他将欧洲的真实世界与心中的想象东方梦幻般交织在艺术作品里,寄托了设计者对美的无限追求。

18世纪60年代,正当洛可可风格盛行时,一种新的美学思潮要求回归古典主义传统。到法国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1793),法国流行的路易十六风格,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第一个阶段,到90年代以后,基本上进入了新古典主义时期,与洛可可水乳交融的中国美术风格设计也进尾声。

3 新古典时期

18世纪60年代起,并不太了解中国的欧洲贵族将清代晚期的广彩瓷与广式家具与欧洲人设计中国风小建筑画上等号,认为这些就等同于中国艺术,而直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西方才对中国工艺艺术真正有所了解。新古典主义的兴起,是对洛可可风格后期过于轻浮与烦琐的一种反抗。18世纪晚期出现了一种新的中国工艺美术风格装饰,以古典主义的方式加以处理中国的人物,装饰题材更沉稳,对称构图,总体感觉比较宁静。古典主义,室内设计与家具的线脚与边框大采用直线,色彩运用也颇为节制。如法国当时生产的提花锦缎,采用中国人物形象与东方花卉树木,在当时的流行新风格引领下,采用的主要是直线和黑金两色为主,漆绘上的花环和装饰图案显得端庄而有节制,充满理性主义色彩。

中国工艺美术对欧洲设计风格的影响已经成为欧洲17—18世纪艺术遗产的一部分,虽然没有成为欧洲风格主流,但一直存在于欧洲建筑和室内陈设装饰题材和形式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中国对欧洲人来说是神秘的,当时中国风设计充满想象中的异国风味,喜欢用奢华的风格气势,耀眼夺目的装饰和多元混合搭配效果。18世纪依然处于想象阶段,当时认为东方国度富足而美好,艺术上将洛可可的柔美女性风格与东方风格融合在一起。18世纪末,欧洲对中国开始进一步了解,风格也发生转变,钱伯斯及其丘园宝塔是这种转变的代表,但随着中国的优势地位逐渐被欧洲取代以及欧洲古典风格的兴起,中国工艺美术风格渐渐退出欧洲舞台,但依然保留了一些风格,出现在新古典主义与中国风相融合的设计作品中。

中国风设计多为表面装饰,一般不涉及内在结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的,因而东方文化只能改变欧洲装饰纹样表层的符号系统,而不可能涉及欧洲设计结构等层的技术系统。而表面的装饰符号非常容易随流行而变化,而要改变技术系统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需要长时间的传统积淀,很难轻易改变。

遍及各地的中国风小建筑,尽管有着宝塔顶和檐角上翘的曲线,却不可能用采用中国的斗拱与梁架系统。中国式园林也只是在景观上增添了一些中国亭台楼阁与拱桥而已。家具、金属制品和陈设品大多采用欧洲的工艺和结构,只是表面采用中国风设计。陶瓷的情况有点复杂,纹样和造型均有采用中国样式的,如中国的盖罐、葫芦瓶等,但总的来说,对纹样的借鉴更甚于对造型的借鉴。纺织品在纹样上有采用中国风的,但织造技术,甚至丝线的加捻方式,都与中国绝然不同。因此,欧洲对中国艺术的借鉴以表面装饰的模仿为主,主要是为了创造或紧跟一种时尚,而当时尚不再时,要更换装饰是很容易的。

4 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17—18世纪大部分艺术家在其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美术和日本浮世绘等异域文化的影响。东方美术所蕴含的审美要素和东方精神是西方古典设计风格组成的一部分,欧洲设计师们从未间断研究并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人类共同财富,融合外来异域文化。

现代社会的经济全球化促使我们必须以更加宏观的视野来重新审视设计发展的历程,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解读设计史,特别是重新梳理设计历史中文化与艺术的交流与冲突现象。同时证明,我们的几千年美术发展留存下了丰富的设计素材和装饰语言,在重拾装饰的后现代风格下,我们本民族的设计文化更加不应该放弃美术的研究。

猜你喜欢

洛可可世纪装饰
世纪赞歌
鲤鱼旗装饰坠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
18世纪的甜腻与壮丽——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
老佛爷的洛可可迷情
洛可可风格的时装设计研究与应用
——以作品《Recoco》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