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结缘 京堰合力攻坚脱贫
2020-02-17郑智维
郑智维
“南来之水成为京城的供水主力,通水5年来北京市接收丹江口水库来水超过52亿立方米,占城区供水的70%以上,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00万人。”北京市扶贫支援办党组书记、主任马新明说。
北京、十堰两地因水结缘、因水结亲。2013年8月,北京市与湖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把对口协作十堰摆上重要位置。
南来之水搭建起了京堰两地对口协作的桥梁和纽带。2019年12月27日,十堰纪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周年暨京堰对口协作六周年活动在北京举行。
“京堰两地携手共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对口协作成果,推动十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的转化,拓宽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十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荣山说。
输水超52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工程。自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奔流北上,为京津冀地区织就了一张巨大的水网,使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地处湖北西北部、秦巴山腹地、汉江中上游,十堰是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
作为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十堰,为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刘荣山谈道:“为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十堰始终把服务南水北调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保护水质当作最大责任,坚决当好忠诚的守井人。”
为当好“守井人”,十堰先后有55.2万亩的耕地淹没水下,13座集镇搬迁重建,关停300余家污染企业,拒批160个有污染的风险项目,每年减少税收10多亿元,6万职工因此下岗,5万库区渔民“洗脚”上岸另谋出路……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关键在移民,移民能否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是确保这一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根本。”刘荣山介绍,十堰在中线工程中移民人数最多、移民任务最重,动迁总规模达18.2万人,其中外迁7.7万人、内安10.5万人。
至2010年11月底,完成1.8万户7.7万人的移民外迁任务,创造了全国水库移民史上搬迁强度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短的奇迹。
长期结对协作关系
属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十堰地处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市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
2014年,北京开展对口协作十堰以来,北京各界為十堰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支持。
2018年6月,北京和湖北再次签署《深化京鄂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两省份间的合作。
对口协作6年来,北京市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职能,主动给予十堰大力支持和帮助,形成了长期结对协作关系。
“两地9个县市区建立了结对协作关系,100多个乡镇、社区结为亲戚,两地互派挂职干部147人,两地培训党政干部和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两地开展政务、商务对接和民间交流1000余次,组织动员200多家企业到十堰接洽项目。”刘荣山说。
据介绍,自2014年以来,北京安排协作资金32亿元,实施项目900多个,支持河南、湖北水源区的发展。
“对核心水源区十堰先后投入协作资金13.5亿元,实施项目400多个,帮助20多个贫困村发展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辐射带动贫困人口两万多人。”刘荣山说。
通过政府推动、市级统筹、区县结对、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等方式,京堰两地推进干部人才、资金项目、医疗教育、结对帮扶的工作,积极助力水源区在水质保护、精准扶贫、民生保障、产业协作、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成绩。
绿色崛起的历史跨越
中线通水以来,十堰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发展新路径。
据介绍,十堰森林覆盖率由1975年的30.6%提高到现在的64.7%,森林面积、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等主要生态指标居湖北省首位,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2018年,十堰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5天,达标率为86%,位居湖北省前列。
十堰境内汉江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2015年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五河”治理经验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的典范。
在刘荣山看来:“十堰与北京建立健全对口协作工作机制,既有利于深化生态环保协作,又有助于开展产业协作,从而助力十堰实现了由靠山吃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历史跨越,同时也为库区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堰还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产业基础极为薄弱。随着国家战略布局的调整,十堰成为拥有汽车企业近千家的现代化汽车城。
“下一步,希望北京充分发挥在科技、人才、产业、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对口协作的成果,增进两地人民的福祉,共同谱写新时代对口协作的新篇章。”刘荣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