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2020-02-17邵良飞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5期
关键词:监理建筑施工部门

邵良飞

(南京三惠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7)

1 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工作

当今基础建设制度的完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由于国家政策支持,使现代化建筑业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建筑行业。这需要一套完备的管理系统体系,以控制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如何做好控制管理工作是当今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一课,本文便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我国建筑体系更加完备。

1.1 外部协调管理

(1)与设计单位的协调。图纸设计是施工的前提,对工程实施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并完善施工方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做到一下几点:①项目部要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探讨,对图纸中存在的疑问及时反馈给设计方并及时解决;②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不周等问题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反映。对图纸中的错误和遗漏等情况及时和设计师沟通,迅速找到解决方案[1]。

(2)与业主间的协调。业主是建筑物的使用者,建筑工作需要秉着服务的原则,从设计变更、签证索赔等工作中获取利润。在与业主协调过程中要牢记以下几点:①在施工合同规定的日期内完成工期,并且质量要符合标准;②及时沟通解决问题并定期汇报工作进程,接受意见和建议;③业主有对工程质量检查的权利,要积极配合,对需要改进的地方立即整改。为更好地服务业主,要提高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好专业队伍的人员协调工作。

(3)与监理单位的工作协调。监理工是业主委托来监督管理工作的,要尊重监理的工作,在开展工作之前要先让监理工程师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待监理允许后开展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开展工作,并配合检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当监理检查到有不合格之处时,应停止工作进行整改,施工方要配合好监理的工作,贯彻执行监理指令,与之一同完成建筑施工工作,并在工程结束之后配合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4)团队之间关系协调。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可能由一个团队或是一些人独立完成,需要业主、设计、施工等组成的专业团队来合作完成。或许每个团队所追求的重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建设高质量的建筑物。参与建筑的各个部门对整个过程都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建筑质量。因此,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顺利开展各部门工作。

1.2 内部协调管理

(1)与上级管理工作协调。项目部要派一些经验丰富的、有责任心的施工管理人员,增强自身实力。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汇报工作、多沟通,让公司了解施工进度以及质量安全等问题,以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为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良好管理做保障。汇报工作的内容要尽可能详细,最好准备文字材料将问题表达清楚。

(2)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工作。根据管理职能不同将施工项目部分划分成不同的管理部分,分别有提供技术支持的工程技术部门、负责财务管理的财务计划部、管理合同的合约部门、材料管理部门等。部门与部门之间要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比如,财务部门要配合材料部门做好成本核算、物资采购工作,材料部门也要及时上报材料采购清单。

(3)与分包单位的协调管理工作。建筑工程会把一些施工任务分包出去,以减轻巨大的任务量。在于分包单位做好协调工作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各项目部门要帮助参考选择一些信誉好、有能力和经验的分包单位。所选择分包单位要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开展施工计划,保证实现施工的总目标。其次,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严厉打击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

(4)不同专业间的协调管理。建筑业涉及专业和部门较多,规模较大,各专业间联系紧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工作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要协作配合,遵循目标一致性原则,从自身职责角度看待问题。施工单位也要引起重视,做好本职工作,并配合其他部门完成建设工作,避免返工现象发生。

2 施工中协调与配合上出现的问题

2.1 技术差异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应用的普及,建筑施工设计的专业也越来越广泛,比如水电空调、通风、消防监控等安装技术要求较高。施工过程中较严格按照要求的位置空间和技术开展工作,并且要注意施工时间和先后顺序,对于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要充分全面考虑,避免出现问题导致延误工期,并且浪费材料,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2.2 安全资金问题

当今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道路发展,管理安全不容忽视。但是部分建设施工单位由于安全资金协调不到位,缺乏资金以至于在安全投入方面投入较少,在不能达到国家安全标准的情况下施工作业,致使部分施工单位压缩工期,工人要通过不断加班赶工期,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夜班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2.3 管理思想问题

要健全职工管理体制,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从根本上贯彻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一些从业人员认为,大工程出现一些小问题是很正常的,他们总是认为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有补救的办法,进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并且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存在差异,这加大施工管理工作协调的难度。除此之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农民工占很大一部分,这些民工普遍未经过正式的培训,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在建筑施工中应如何做好协调管理

3.1 技术协调

建筑施工项目涉及的部门和专业人员较多,并且材料的运用和工艺较为复杂。这就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协调管理人员、新技术和组织设计等协调工作。

比如2010年西藏自治区驻格尔木办事工程实施中,原本计划7d一层,但是因为模板工没有及时到位,导致工厂下一工序没有办法按照原本的计划进行,造成工期拖延,不但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要按照合同规定对甲方处以10万元的罚款,因此要严格协调技术问题,重视每个工作步骤,根据施工工艺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的质量[2]。

3.2 材料问题协调

施工材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因为施工材料的种类纷繁复杂,所以必须在设计方的配合下选择材质规格合适的材料,材料供货商要将复杂的采购清单一一标注清楚,避免材料订购出现差错影响工程进度。

比如格尔木的施工队,在2010年会展中心施工时,因为工期紧张,施工方没有按照原本设计的要求采购方砖,导致甲方及监理签收之后又要重新发货,把原本运来的砖送回原来的厂家,这样一来,不但浪费运费导致工期紧张,还要花费高额价钱聘请技术工人弥补延误的工期[2]。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进度,对材料要详细进行分类,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布置图将材料放到相应的位置。

3.3 其他问题协调

有创造力、纪律严明、协调管理工作做的较好的施工队伍,更容易建设合格的工程项目。竣工资料是施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它包含开竣工报告、单位工程交工验收证明、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质量控制资料、观感质量验收、施工组织设计、隐蔽检查验收记录、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表、所购产品或材料的检测报告及合格证、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和竣工图等等,这要求项目施工过程中有专门的人员收集归类并做好存档工作。

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是建筑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科学的管理思想,与现场协调管理工作和生产规模相适应。

4 协调管理的作用及应用

4.1 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优势

建筑施工管理的协调管理,能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更好地配合,促进建筑工程的项目实施,进而建造出高质量符合标准的建筑,推动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实际的施工建筑过程中不难发现,协调管理工作做得较好的施工单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获取较高的生产效益。

随着现代技术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机械化信息化的不断提高,需要较高的技能与之配合,针对不同的项目选用合适的施工技能。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不能提供标准的理论支持,需要研究机构对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协调,以此保证项目和工序以及施工人员能够融洽相处并开展工作,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有序进行。

4.2 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要充分认识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工程建设者和管理者做好沟通的桥梁作用,提高行业标准,技术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协调管理工作的创新。管理大师科特勒说过:“在这个新的变化世界,唯一可以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他与消费者、商业伙伴及员工的良好关系。”同样管理协调在建筑工工作中同样重要。

(2)做好材料协调管理工作。协调管理材料决定建筑的质量安全以及施工成本。施工现场要重设材料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要求购买合格的材料,并严格按照材料的储存方法摆放,避免储存不当给建筑施工造成影响。加强材料运输人员的管理,采取必要的管理办法使运输人员能够按照要求运送施工材料,避免出现破损偷盗等现象。

5 结语

总之,在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有协调问题而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不但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事业发展,也不利于保证居民的安全。建筑工程是由多个部门合作完成,部门之间相互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要加强协调管理,确保建筑工作顺利开展,以此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监理建筑施工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