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江绿道构建研究
——以上海黄浦江东岸滨江绿道贯通设计为例
2020-02-17梁丽玲
梁丽玲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27)
0 引言
城市滨江绿带作为城市重要的线性开放空间,是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景观基础设施。在满足居民休闲社交需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城市文化识别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绿道慢行系统作为串联城市滨水景观体系的重要纽带,同时能够满足居民漫步、跑步、骑行等多种特殊活动需求。黄浦江滨江绿道是上海市“三环一带、三纵三横”的绿道网络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黄埔江东岸绿道系统在东岸开放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中又扮演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东岸绿道系统北起杨浦大桥,南至徐浦大桥,属于黄浦江核心段,绿道途径11个控规单元,串联了前滩公园、后滩公园、白莲泾滨江公共绿地、东昌滨江绿地、滨江公园等多个滨江公园,初步实现黄埔江东岸21km的贯通。黄埔江东岸绿道系统的建设对上海市绿道系统建设工程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1 规划设计背景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带动了黄埔江滨江公园系统的整体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以民生共享为宗旨、低碳绿色为理念的现代开放滨江地区。上海市2015年10月启动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工作,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项目是推动上海市转型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城市品质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浦东新区“十三五”重点项目。2016年后,上海市进入绿道大规模发展时期,《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明确提出上海市到2035年建设完成2000km绿道,构架一个健康、多元、互通、易达的绿色休闲网络。基于日渐成熟的城市滨江公园系统,《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提出了黄浦江中心城区45km两岸全线贯通并实现向公众开放的目标,通过沿江建设不间断的骑行、漫步、跑步道实现黄埔江两岸的“三线贯通工程”;《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建设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相继出台,为推动和落实“三线贯通工程”提供和方法论及具体行动指导。
2 设计面临的问题
2.1 环境品质不高,设施落后
黄浦江东岸“三线贯通工程”规划设计前期的调研及走访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黄埔江东岸滨江公共区域的环境品质有待提升,急需通过增加滨水绿地、各类游憩场所以及漫步道、骑行道等活动场地以提高滨水空间的环境质量。同时,东岸滨江区域的服务设施在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上,其景观需求方面的功能需要加强,尤其是餐饮娱乐、公共服务咨询、自行车租赁、卫生间、更衣室等各种基础设施功能的提升与完善。
2.2 整体规划提升难度大
黄埔东岸滨江沿线全长超过20km,岸线较长,控规单元数量较多,绿地类型丰富多样,由于黄埔滨江各区域控制性规划编制跨越时间较大,且控规落实的节奏不一致,导致东岸滨江沿线各类场地之间存在巨大的风貌差异。作为上海市的城市名片,本应作为整体考虑的东岸滨江绿带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被割裂为不同的地块进行规划建设,导致不同地块之间衔接性较差,这成为东岸滨江绿带环境品质提升的瓶颈,也对滨江绿道的贯通工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3 场地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
黄埔江东岸滨江绿道沿线的场地由于历史原因场地中保留了大量港口、轮渡、桥梁、工业厂房以及历史保护建筑等各类设施,形成了各种断点。场地地形较为复杂,割裂了滨江慢行系统动线。由于过去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黄浦江东岸滨江沿线公共开放空间存在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特点。
3 规划设计策略
3.1 整体协调,统一规划
在滨江绿道贯通过程中,规划设计突破用地权属及条线管理,提出“更开放、更人文、更美丽、更绿色、更活力、更舒适”六项理念,以此为引导,构建包括空间贯通、文化风貌、景点观赏、服务设施、公共活动等六个系统。其中空间贯通系统为六大系统构建的基础也是黄埔滨江沿线景观品质提升及活力激发的前提。
针对场地条件复杂,类型多样的问题,规划设计前期对黄浦江东岸现状绿地进行详细的调研,结合现状空间及地形设计形成低线漫步道、中线跑步道、高线骑行道三级层次分明的滨江绿道横断面,通过图则定义和管控三类步道及其混合道在不同平面中的位置及宽度,旨在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场地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不同场地之间绿道的贯通。
针对不同因场地现状设施形成的断点,《导则》从上位层面提出了指导性的解决策略,允许绿道采用高架、下穿、栈道等形式打通断点;在需要绕道的地方设置明确清晰的绕行标志提示,以增强滨水空间的连续性肌理,提高滨水绿地的可达性。
3.2 公众参与,共同决策,服务于众
规划设计通过群众参与的方式为规划设计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及实用性的滨江慢行系统设计策略。黄埔江东岸规划设计前期通过线上公众问卷、线下设计访谈、专题访谈、方案竞赛、专家评审等方式搜集群众对于慢行步道设计的建议。
根据收集的数据,群众对于骑行、跑步、以及漫步这三类主要的滨水运动类型有着不同的需求。例如针对速度较快的运动类型,如骑行,大多数受访者人提出,为了保证安全性应该留出足够的安全骑行宽度,设置双向骑行道,同时考虑采用防滑材料。而对于漫步这类运动速度较慢,兼顾休闲观景功能的活动,大多数受访者对于步道空间宽度以及空间材质并没有明确的特殊要求。基于以上公众参与的反馈信息,在滨水绿道的详细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在遵循有关设计规范及法规的基础之上,将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的最低宽度规定为4m、3m、4m;当空间受限时,合设总体宽度不小于4.5m。在骑行道的材料商选择透水沥青,既能满足运动缓冲的需要,同时兼顾后期的管理维护。
除此之外,在服务设施的选择中,充分考虑人们对东岸公共设施丰富多元的需求,依托场地现有建筑设置公共厕所、旅游咨询、健身运动设施以及休憩景观等,保证使用者在运动休闲的同时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服务。
根据对调查对象的统计学分析,绿道设计充分考虑其社会服务功能及公共景观资源的社会公平性,特别兼顾了具有行动障碍的各类使用者需求。滨江绿带实现了全线无障碍通行的贯通,同时绿道系统内的各种服务设施根据肢体障碍者、视觉障碍者及听觉障碍者的使用需求进行不同的设计。
以望江驿为例,望江驿是黄埔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内的一系列服务驿站,以每公里一个的距离沿江排布,共22个,采用标准统一的建筑形制,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地形特征又赋予了每个驿站特性。驿站外配备自行车停靠区域,建筑本身集公共厕所及公共休息室为一体,充分考虑便民需求配备了自动售卖机、储物柜、冷热直饮水、共享雨伞集等便民设施,甚至将借还图书等城市服务也融入到驿站功能中。驿站临江一侧设置观景平台及坐凳,提升休憩人群的观景体验,并提供母婴室及各类无障碍设施满足不同类型使用者的需求。
3.3 多元融合,协同发展
黄埔江东岸滨江绿道设计以黄埔滨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工程为建设背景,绿道规划设计在解决公众对绿道的功能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绿道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衔接关系、与滨江沿线现有产业和历史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及与工程技术的配合关系。实现绿道建设与周边环境协同发展,共同提质。
滨江绿道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周边自然生态格局,尊重黄浦江自然形成的各类生态系统。绿道路面采用具有可持续性的透水沥青为建设主要材料,尽可能减少绿道建设对于场地的影响,同时符合海绵城市生态建设要求。在绿道串联的河口及桥下空间构建支持生物多样性的复合型生态空间,实现滨水绿地与河流环境的自然过渡。
绿道贯通同时激活并重塑了黄埔江东岸的滨水城市空间及滨江产业。绿道的贯通将人引入过去的滨水城市空间。设计充分尊重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场地中历史建筑及工业遗存,对其进行修缮和功能再植,将新的文化产业植入场地之中,并利用绿道将其串联起来,为随着历史变迁的而没落的黄浦江滨江历史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重新焕发出生机。
黄埔江东岸滨江绿道规划设计强调绿道策划、设计与实际施工的互相联动,整个建设过程中绿道设计、景观设计、桥梁设计以及交通路线规划互相协调,循序渐进,以保证绿道建设整体质量。
4 小结
黄埔江东岸滨江绿道的建设与贯通作为黄埔江东岸公共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是串联整个滨江系统的重要载体,为推动黄浦江东岸城市公共空间实现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建设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的规划设计手法及实施过程中的工程管理经验对于具体的绿道景观规划设计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