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展望研究

2020-02-17赵海雪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5期
关键词:宿根花卉植被

赵海雪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园林中心,山西长治 047500)

0 引言

宿根花卉的适应力较强,冬季可在土壤中生存、春季可在气温逐步上升的过程中生长。此类植物的需水量较少,具有较好的抗旱功能,其种植、施肥、管理较为简易,可在满足园林绿化的需求下创造特色的生态环境氛围,方便群众体验与欣赏。由此可见,宿根花卉应用中,可结合花卉对比色、种类、种植特点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应用方式,可在局部空间内进行设计创新,从而节约园林绿化所需求的费用,提升园林绿化的效益。

1 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的应用特色及原则

1.1 选品种类多,花卉适应性较好

宿根花卉的品种较多,包括芍药、天蓝绣球、宿根天人菊、黑心菊、荷包牡丹等品质,不同植株的颜色、花期、花器、叶片形状均存在一定差异。统计显示,当前宿根花卉数量已突破230种,大多数花卉都能被直接应用到园林绿化设计当中。通过打造多元化的风景园林意境,能够凸显出多色调的应用效果。故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的创新、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花卉本身可细分为不同的品种,依据花卉、果实、叶片三类欣赏形式,打造出色彩丰富的花卉世界,同时可借助岩石、园林小品、假山、水景园等景观,形成一个“绿色”空间,进而创造多样的景观特征[1]。总的来说,此类花卉的根茎发育较好,故花卉可适应于含水量较小的土壤区域,也可在露地中生存。故宿根花卉的栽培、管理较为便捷,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1.2 能够构建绿色、和谐的空间

宿根花卉在北方地区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原因是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故能选择宿根植被打造出特色的园林景观。景观塑造中,此类植被耐寒、耐旱功能较好,管理较为便捷,能够节约后期运行栽培管理的成本支出。另外,工作人员需重视花卉色彩的搭配,如可选择黄花配合宿根福禄考进行混搭,可充分凸显出暖色调的应用优势。通过对花卉进行合理的搭配、比对,能够不断满足城市对绿植花卉的根本需求,也能彰显生态化的绿色园林景观。

1.3 栽培和打理相对便携

宿根花卉对土壤、降水等方面的要求较小,尤其是花卉生长、开花、养殖较为简易,可在简易的插杆、嫁接处理过程中进行生存,且可根据不同季节的繁殖需求选择相应的管理方式,提高花卉的生存率。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此类植株不需要苛刻的生存环境,即使进行系统的养护、施肥工作,花卉也能自行成活。另外,此类花卉可进行多次培养及欣赏活动,可借助必要的栽培管理,并在定时保养的过程中,促使园林环境中始终都有不同的花种可被欣赏。同时,花卉种植中前期投资成本较低,群体欣赏感觉较好,种植中不需要反复更换,故后期养护成本低于传统花卉成本。总之,扩大绿植面积,不仅有利于控制绿化所需求的成本,还能改善当地的生态质量[2]。

1.4 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的应用原则

宿根花卉种植前需了解当地土壤、空气、降水情况,在必要的养护支持下巩固培养效果。因此,种植前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种植人员需分析区域内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含水量,总结不同植被的生存需求及生存习惯,并给予必要的干预,有利于为植被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为植被生长提供便利;②工作人员需统计花卉的品种、颜色、花期及休眠期等情况,了解花卉根茎生长情况,采用混合搭配形式可提高植被配置的合理性;③园林景观构建中,还需提升园林内部的审美特征,利用特色植被搭配形式可逐步搭建一个美观的城市空间。例如在花卉根茎的种植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到灌木、草本、花卉景观的搭配效果,结合春季、夏季、秋季的景观配置特点确定花卉数量,有利于全面提升植被的审美功能及生态价值。

2 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法

2.1 构建生态特色花坛景观

生态、绿色特色环境构建中,种植人员需调查宿根花卉的种植要求,统计出不同花卉的颜色及叶片形状,以期为花坛园林设计提供及技术支持。首先,花坛位置需设立在广场、道路两旁区域,需要确保花卉颜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同时对其边幅、轮廓进行修整。其次,务必要保证花卉的色彩特征,如可以选用球根花卉作为铺垫,选用色泽鲜丽的花种,提升整体花坛的美观度,例如可综合搭配芍药、黑心菊、金鸡菊等花种。也可利用模拟搭配的方式塑造特色景区景观,其中,也可选用风铃草、玉簪、小叶红的等花卉。另外,整体设计中还需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合理选择、布置花坛景观,促使搭建的花坛具有“百花盛开”的寓意。因此,设计中选择群体载重的形式进行点缀,模拟出需要展示出的图案,再结合设计师的设计展开自由配置,能够凸显出园林绿化的韵味。另外,花卉选品也需遵从“因时制宜”的基本原则,了解当地群众对不同花卉的喜爱程度,在各个季节进行育种栽培管理,有利于消除单一化栽种对园林景观的负面影响。例如需分析各花卉之间的吸水量、种植优势及消极影响,尽量保证花卉在协调处理后实现共生,也能凸显宿根花卉对景观设计的生态价值。总之,利用多样化的花卉种植设计,不仅能确保宿根花卉与本土植物进行融合,也能凸显各种花卉的色彩特点。

2.2 岩石园与草坪

岩石园构造中,应重点选择植株较矮的花卉品种,如龙胆科、常夏石竹等科目的花卉,自身就具有较好的耐寒效果,故管理种植所需求的人力成本较低。草坪区域主要用于点缀花园的氛围,种植过程中需对草坪进行镶边处理,依据不同花卉的花期情况进行点缀,同时采用火炬花、萱草等植物替代草坪植被,不仅能充分利用园区的空间,还能凸显花卉的点缀作用。此类景观能够给人心仪的体验,不仅能构造多元化草坪空间,还能舒缓人们的心理压力,这对于当地的园林绿化景观构造、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3 花境空间

花境打造的核心目标是利用各种花卉颜色、自然斑状特色进行混交管理,在必要的种植管理中凸显出多彩的、同一季节花卉形态及数量特征,有利于凸显出形态、空间、景观之间的生态美感。因此,种植人员需结合以下方式进行优化:首先,需分析出不同花卉种类及颜色,根据整体景观特色制定艺术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需确保园区的美观度特征,了解绿化工作的要求及生态绿色的空间的搭配需求。在主、配境的搭配处理中确保整体色调的统一性。需要注意的是,植物形态艺术、花卉叶片构型也需要依据植株的生长因素进行统计。若花卉的根茎或花期较长时,可配合灌木丛进行混搭,如可选择鸢尾、牡丹进行配比。此外,颜色搭配中,可将冷色调的植被种植在后部区域,其原因是该操作可提升花境的深度,能够给人“一望无际”的视觉体验。在窄小的巷道、道路中,可使用冷色调花卉(黑心菊)进行搭配,可提高花境的静谧程度。因此,种植人员可利用色彩学的冷暖色调的特点,设立不同的欣赏区域,可提升整体花境的深度。例如可在休息区使用冷色调花卉进行搭配,可在广场区域使用暖色调花卉进行搭配[3]。

2.4 基础栽植管理

园林美化过程中需完善道路中的绿化带,根据当地园林对景观绿化的需求设立遮阴避凉道路,有利于增强道路的美化效果。在此过程中,种植人员需分析不同道路之间的里面情况,宏观地掌握生态环境特征,科学调节园区、道路的视线。例如可使用流线、螺旋模式的道路形式,同时在路边种植耐寒、耐旱的植被,例如白草、二月兰等植物,可以提升园林绿化的有效性,还能让绿植生态更符合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

3 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展望

3.1 重视花卉繁殖技术的研究

宿根花卉的繁殖方法较多,其中播种方法的应用及推广较为普遍,但其他方式的(包括于扦插技术和播种技术等)推广应用力度较差,使用中花卉需经较长的发育周期进行繁殖,故不利于绿化发展。因此,工作人员需重视开发繁殖技术的技术要求及技术种类,针对繁殖情况及繁殖系数指标,设立合理的应用模式,确保花卉的特性得到巩固(遗传功能),这对于提高花卉种植价值是有利的。

3.2 积极引进先进的花卉品类

种植工作者需及时引入先进的花卉品种,结合当地的生态特征选择更合适的、颜色多元化花卉品种。其中,何首乌、多花美国薄荷、佛甲草等花卉可被全面应用至城市绿化当中。同时,还需探讨花卉选品的合理性及可靠性,从而提高城市绿化建设的科学性目标。

3.3 创新植物配置应用

宿根花卉植物配置形式大多为第一年栽植,此后多年均可对其进行欣赏。大部分花卉可在三季(春夏秋)开花、繁殖,但会在冬季枯萎。因此,工作人员需重视花卉的创新应用配置,分析园林对当地生态的影响,合理选择特色花期、繁殖形式、种类进行混搭,有利于提升花卉的应用价值。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宿根花卉应用至园林绿化过程,不仅能凸显园林景观的多样性、生态性特点,还能点缀当地的公园环境,提升园区内的花境氛围,从而打造一个生态、绿化的空间。另外,工作人员需注意花卉的种植、选品及配置工作,针对当地的环境气候进行科学的选品操作,有利于提升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宿根花卉植被
李鱓·花卉十二开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营造与维护
《花卉之二》
耿马县宿根甘蔗管理技术研究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甘蔗宿根性研究I.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