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学德育的融合思考

2020-02-16邵秀金

教育界·A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学德育

邵秀金

【摘要】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我国伟大复兴梦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新生力量,其价值观及世界观等均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在德育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强化其道德意识,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活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学德育;融合思考

一、与时俱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德育心理学认为,想要使道德概念得到充分内化,需要经过具体、知识性以及内在性的道德概念三种认知发展水平。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一般认知性教学不同,使学生形成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及情感意志等,才是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内容与核心思想。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时,在借助讨论法、談话法及讲授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讲解的同时,需要积极利用修养指导、情感陶冶、行为训练及理想激励等方法,保证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并借助自我教育的锻炼,促使自身意志更加坚定、品质更加优秀。另外,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知识储备、个性、年龄及道德发展等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时,应该积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进而对某一方法认识以及应用方式能够灵活理解,实现对德育方法进行创造、批判及反思应用。

例如,班主任可以借助情境创设模式,模拟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将课堂设计为一个浓缩的会场,让学生扮演小代表,严格根据人大代表的规范要求,进行候场、入场、发言等,通过此种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对学校、班级、教师等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来,并提出改善建议。一些学生可能提出“学校食堂饭菜不好吃,应该聘请大厨师做饭”“课程太多,应该将某学科删除”“晚自习时间太长,应该减少晚自习时间或是取消晚自习”,虽然学生只是以一种游戏心态对待这一活动,但是一颗文明、民主的种子已经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引导他们向此方面发展,提高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教学,促使学生在校园中更加尊敬师长、看到小广告会主动清理等,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性及主体性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若是以抽象理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而缺少具体的现实背景及时政内涵,则会使理论教学成为乏力、空洞的说教,使其德育意义完全丧失。同时,空有爱国情怀而缺少正确导向,极易使学生产生激进化以及情绪化心理,甚至还会产生过激行为。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材中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及经济生活的章节进行有机结合,使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时,教师应该将我国建设中取得的积极成果进行提炼,作为我国文化、经济及政治等发展的素材,并将其与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通过网络搜集素材,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节《开讲啦》,其一期节目时长与一节课时长完全相符,同时其内容与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完全相符。其中,在《我的时代答卷》板块中某期节目邀请的嘉宾是张月姣,教师可以将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使“00后”学生了解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张月姣女士是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的,学习张月姣传达的时代精神,并使学生树立自己的时代目标与时代精神。通过张月姣女士的开讲,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困难,进而达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三、完成价值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从德育本质角度分析,德育借助对学生的行、意、情、知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能够在道德方面完成社会化,这属于一个不断建构、形成的过程,尽量不要使用静止及机械的方式对学生价值的实际水平进行判断。在评判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尽量不要通过公式化评语对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评价,教师需要积极应用讨论谈话、价值澄清及两难推理等灵活多变的手段,对学生实际的价值标准变化以及现状进行科学检验。另外,需要对发展性道德评价手段加以重视,构建学生道德成长档案,在单元学习、阶段性学习以及在重要活动结束之后,需要对学生的实际表现以及具体进步进行及时记录。例如,在这一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后与学生积极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教师也可以发表一个自己的生活动态或是分享一篇正能量文章等,通过观察学生的评论,对其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等进行科学评价。另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社交平台指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提升学生的文化成绩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我国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充分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学德育融合的策略与方法。因此,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通过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性及主体性等措施加以优化,增强德育效果,进而提升学生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陶芳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教科书的思考与探索[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05):51-56.

[2] 刘玉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小学德育工作转型[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5):12-13.

[3] 陈晓丽.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意义及进程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7(45):262-263.

猜你喜欢

中学德育
中学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实践探索及尝试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浅谈中学班主任的“恩威并施”教育
德育银行在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现阶段中学德育中的不足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