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0-02-16王晓冰清徐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山西清徐030400
□□ 王晓冰 (清徐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山西 清徐 030400)
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类产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新阶段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于建筑领域,建筑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建筑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施工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后续施工都会受到干扰,施工工期将会拉长,施工企业的形象也会因安全事故的发生受到影响。因此,严格管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建筑企业意义重大。BIM技术作为先进的安全施工保障手段,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可以使施工过程安全性大大提高,便于相关人员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立即解决,极大程度地规避了施工风险,有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
1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1.1 3D可视化优势
施工图纸是施工进行的重要依据。以往的建筑施工往往采用二维的施工图纸,受限于图纸的存在形式,工作人员几乎无法从图纸中察觉到施工过程的隐患与问题,这就使得企业对于施工风险难以提前规避,也就导致了建筑过程可能会无法顺利进行。BIM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二维图纸暗藏的风险。BIM技术实现了施工图纸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把施工图纸的内容形成了直观的模型。对3D模型进行审查和评测,能够及早发现施工过程中暗藏的问题和风险,便于施工企业提前进行风险防范,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影响。
1.2 协调性优势
建筑施工中对于BIM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促进施工过程诸多环节的有序进行与协调发展。施工过程中涉及众多部门和程序,要让整个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必须保证各个部门之间有机协调与科学统筹规划。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可实现众多部门的协调和施工的有序进行,通过对施工过程众多要素进行规划,对施工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保证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有序进行。
1.3 模拟性优势
在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方案的模拟,这对于建筑施工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在施工前,借助该手段模拟施工进程,帮助企业对方案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安全性做出科学有效地评测;而且模拟也使得施工进程中潜在的问题与隐患得以暴露,便于在施工方案实施之前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从而规避未来施工中存在的风险。此外,设计方案中可能会出现部分难以施工的环节,通过BIM技术进行模拟,可让施工方案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的进程,确保施工的安全与顺利。
2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 在场地立体规划方面的应用
在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规划中,首先是对于施工场地及其附近场地相关数据的获取,对建筑控制线以内的位置信息进行录入;其次是建筑场地3D模型的构建,借助获取的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并据此进行建筑物的位置规划。BIM技术将建筑场地进行立体模型创设,提升了建筑物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度,有效规避了立体规划的风险。
2.2 在施工安全措施制定方面的应用
基于BIM技术可以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针对建筑项目的要求,可进行适当的策略制定来消除隐患,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者,对于施工过程有着系统全面的理解和认知,能够进行措施的有效规划。安全措施是以BIM技术为基础,通常会被划分到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之中。在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可方便管理者对施工进程的监督,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施工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与改善,及时有效地实行安全管理措施。
2.3 在施工安全监控方面的应用
借助BIM技术对整个施工进程进行实时监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建筑施工的适时调整与规划。施工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实施的过程,管理人员根据实时监控的反馈,可以辨别施工进程中的责任部门,并对于部门职能做出相应地调整和改善,最大程度地实现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通过BIM模型及时获取施工信息,对于施工安全意义重大。
2.4 在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应用
现如今,安全教育越发受到建筑企业的重视。BIM技术同样被应用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中,并显著强化了安全教育的效能。以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为例,借助该技术可实现安全教育知识的可视化,操作人员对于培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为深刻。
3 BIM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BIM技术在工程安全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我国多数施工单位对于BIM技术的认知还不够。虽然运用较为广泛,仍没能将技术的效用最大化。同时,对于BIM技术的相关设备也缺乏专业性的了解。这就形成对于BIM技术的应用生搬硬套,无法做到因地制宜,BIM技术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2)从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目前国内仍旧缺乏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才。国内安全管理人员缺少对于BIM技术应用的培训,也没有合适的实践机会,难以有效应用BIM技术,施工的安全性也就得不到提升。
(3)从安全管理的环节出发,国内安全管理中对于危险源的监测和控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受限于BIM技术在国内的使用时间,目前已被纳入数据库的危险源数据不足,无法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足够的数据作为参考,因而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势在必行。
4 改善BIM应用中的策略
改善BIM技术在工程安全管理应用中的策略如下:
(1)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强化BIM技术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将技术恰当地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加深从业人员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建筑企业应重视技术的培训教育,保证建筑施工人员都应该接受相应的教育;企业也应构建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库,积极完善信息库内的内容,并进行补录。
(2)从安全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应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标准的管理人才。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为其提供教育平台进行学习,并且在合适的施工环境进行实习,有效地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从而促进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安全管理人员对于BIM技术的科学运用,是施工安全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
(3)从安全管理的环节出发,应给予危险源足够的重视。危险源的监测与调控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对于施工风险进行规避,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将每次探测到的危险源数据及时上传到信息库中。
5 结语
BIM作为目前建筑领域的新技术,将其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管理中具有显著意义。在BIM中可提前辨别出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可提前对危险点进行规避,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