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球虫病的诊治
2020-02-16徐雪冬
徐雪冬
广西鹿寨县中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鹿寨 545609
鸡球虫病是一种多发于养殖鸡群的原虫性疾病,多以4~6 周龄的雏鸡为宿主,长期寄生在肠道系统的黏膜细胞中。当鸡群中出现鸡球虫病后,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快速传染、大规模扩散的情况,严重阻碍林下养鸡的规模化养殖工作。据有关调查显示,鸡球虫病的致死率高达80%以上,是危害林下养鸡经济效益的极大病害隐患。
1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诱发因素
结合行业经验来看,鸡球虫病的诱发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外部2 个方面。其中,内部病因主要与鸡体的健康程度有关。现阶段,常见的鸡球虫病主要有柔嫩爱美耳球虫病、毒害艾美耳球虫病2 种,前者多寄生于鸡肠道系统的盲肠段,后者多寄生于鸡肠道系统的小肠中段。基于此,若雏鸡在生长过程中未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存在较高程度的维生素缺乏情况,其盲肠、小肠等肠道器官上皮黏膜的屏障功能、凝血机制将很容易产生损坏,进而为病原虫的侵袭寄生提供条件;从外部病因的方面来看,林下养鸡工作中养殖环境、养殖资源的利用与管理质量也是诱发鸡球虫病的主要因素。养殖环境长期潮湿、脏乱且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势必会为包括球虫在内的病害来源提供良好生长繁殖条件。因此,若养殖户并未做好日常化、清洁化的养殖管理工作,不重视养鸡场的翻修整理与通风净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林下养鸡球虫病的产生机率。同时,若养鸡场的水源、饲料质量不佳,也可能导致鸡在饮食过程中误食虫卵,进而产生隐患[1]。
2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可行诊疗策略
2.1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诊断
从临床表现来看,鸡球虫病可分为慢性型与急性型两类,且会随着病程的变化表现出多种症状。
1)慢性型鸡球虫病。慢性型鸡球虫病在成体、亚成体鸡群中比较多见,致死率相对低于急性型鸡球虫病。在发病初期,鸡可表现出明显的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情况,且粪便中多有消化不完全的饲料,部分病鸡还可见液体状粪便。其后,随着病程的延长,病鸡翅膀、下肢等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情况,母鸡产蛋能力也会发生持续降低。因此,在林下养鸡的过程中,若养殖户发现鸡群中存在上述症状,应注意鸡球虫病的发病可能。
2)急性型鸡球虫病。急性型鸡球虫病主要发生于雏鸡,由于雏鸡生长时间较短,机体防御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此会明显放大疾病的危害性。一般情况下,发病初期雏鸡会持续表现出精神萎靡、困倦无力的负面精神状态,并伴有行走不稳、食欲不振等问题。其后,随着病原虫在鸡肠道系统的大量繁殖,鸡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昏迷、瘫痪、抽搐等,最终导致雏鸡死亡。同时,结合行业经验来看,不同球虫类型下患病雏鸡的粪便性状存在较大差异。若鸡感染作用于盲肠部位的柔嫩爱美耳球虫病,其粪便多带有鲜红色血液;若鸡感染作用于小肠部位的毒害艾美耳球虫病,其粪便可见黏稠的暗红色血迹。
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临床解剖的方式对病鸡进行准确诊断,以便及时实施防治策略,降低疾病对林下养鸡效益的危害程度。通常情况下,在感染鸡球虫病后,鸡的肠道会表现出血管肿胀、充血、化脓等病理特征,剖开后可见坏死组织与未完全消化的饲料。与健康的鸡体相比,病鸡的足部、冠部及肌肉会明显发白。若取病鸡的粪便样本进行显微镜下观察,还可发现球虫及其卵囊。
2.2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治疗
现阶段,基于我国养殖业对鸡球虫病及其危害性的长期重视,已有多种治疗手段可实现该疾病的有效控制。
1)可采取化学药物治疗鸡球虫病。化药治疗是业内最常用、最传统的治疗方法,以磺胺类合成药物最为有效,如百球清、地克珠利、球痢灵等。在应用过程中,养殖户可按一定比例将药物混入饲料中,以鸡的日常饮食为途径实现病症治疗。该方法具有杀菌效果强、投入成本低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养殖实用性。
2)可采取中草药剂治疗鸡球虫病。现阶段,常用于鸡球虫病治疗的中草药有苦参、青蒿、龙胆草、金钱草等。养殖者既可将草药直接剁碎投喂到养鸡场当中,也可用水煎制成汤剂,对病鸡进行灌服处理。与化学药物相比,中草药剂的毒副作用更小,且会持续增强鸡的免疫力,有利于雏鸡的健康发育。
3)可采取抗生素治疗鸡球虫病。若病鸡的抗病毒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养殖户应尽快遵医嘱应用莫能菌素、盐霉素等聚醚类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此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快速提升鸡体的抗病能力。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抗生素对雏鸡生长发育具有一定副作用,且易导致鸡体产生抗药性,因此养殖户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切忌过量、多次使用[2]。
3 结 语
鸡球虫病具有诱因多样、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林下养鸡的规模化养殖效益。因此,养殖户在养鸡场的日常管理中必须全面重视鸡群的状态,并保证养殖环境清洁通风,以确保鸡球虫病的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