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宾川县奶牛疫病防控现状与对策
2020-02-16张兴泽王凤刘
张兴泽 王凤刘
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昆明 650201;2.云南省宾川县畜禽良种推广站,云南宾川 671600;3.云南省宾川县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宾川 671600
宾川县是大理州奶源基地之一,奶业的发展对促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大力扶持发展奶牛产业政策措施推动下,宾川县实施了奶牛机械化挤奶站建设项目、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及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全县奶牛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曾先后建立奶牛养殖小区1 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场1 个,逐渐形成了以宾居镇饲养为主的奶牛产业发展格局。2019年,全县奶牛存栏2 242 头,鲜奶产量7 601 t,产值2 280 万元。规模化条件下的奶牛养殖业在追求快速、效益、经济的前提下,也存在一些问题。疾病多发是奶牛养殖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1],若疾病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将损失严重。因而了解奶牛疫病防控现状,提高防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
1 疫病防控现状
1.1 动物防疫机构及队伍
动物疫病防控管理部门为宾川县农业农村局,县级设有畜牧兽医与渔业管理股、宾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宾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等股室(站、所、中心),乡镇设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组10 个。为深入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改革,2019年在每个乡镇分别成立了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主要开展政府购买的兽医社会化服务,包括强制免疫、产地检疫、疫病监测等。2019年,全县从事畜牧兽医人员共192 人,其中:县级有29 人,乡级有57 人,村级有106 人,有健全的动物防疫机构,为全县动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1.2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省、州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全县10个乡镇先后完善了办公、冷链等设施建设,县级兽医实验室也于2017年通过了省级验收,能够开展常规动物疫病的血清学检测工作。但由于没有专职的实验室检验人员,加之经费短缺,目前实验室只开展了简单的疫病免疫抗体检测,而疫病诊断及检验还未开展。
1.3 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来,为切实加强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宾川县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防控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认真落实省、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召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县、乡(镇)签订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防控目标和责任,为有序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扎实开展动物集中免疫工作。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的原则,组织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人员开展春季和秋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特别是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死角。三是开展动物疫病监测。根据省、州业务部门下达的监测任务指标,认真开展动物疫病采样送检和血吸虫病、奶牛结核病、奶牛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因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全县连续5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疫病防控难度大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加快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鉴于饲养成本投入大、饲养管理技术落后及疫病防控风险大等因素,全县奶牛养殖仍以千家万户散养为主,饲养管理差。截至2019年底,全县达到规模养殖场备案条件的仅有1 户,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低,这样的养殖方式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难度。
2.2 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
通过多年的努力,虽然大部分养殖户接受了政府每年开展的春秋两季防疫,积极配合做好畜禽的免疫预防工作,但是这种“打过预防针就万事大吉”的错误思想依然存在。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忽视了日常的饲养管理细节,缺乏防疫意识,特别是存栏量在50 头以下的养殖户,饲养环境差,饲养区没有建立消毒设施,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疫病传入的风险较大。
2.3 动物防疫队伍老龄化严重
由于受体制因素制约,县、乡两级动物防疫机构近20年未招录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动物防疫人员平均年龄在45 岁以上,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满足不了新时期动物疫病防控形势需求。
2.4 动物防控经费投入不足
经过多年的努力,县级兽医实验室及冷链设施已配备到位,具备了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条件。但是,由于无专职实验室检验人员,加之无实验室运转经费,导致实验室诊断及检验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3 对 策
3.1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运作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选派年轻骨干到省州业务部门学习动物防疫新知识、新技术和实验室检验技术,充实实验室的技术力量;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通过技术培训、人才引进等手段不断提高动物防疫队伍的素质和防控水平[3]。
3.2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搞好牛场牛舍环境卫生,环境卫生的好坏与疫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奶牛舍、运动场及用具保持清洁、干燥[4]。每天清除奶牛舍、运动场的粪便及污物,将粪便及污物堆积发酵并做无害化处理。合理调配日粮中各种饲料的配比,保证能够对生产奶牛用全价饲料饲养,奶牛的饲草保持清洁、干燥,不能用发霉的饲草、腐烂的粮食喂养;饮水也要清洁,不能让奶牛饮用污水和冰冻水。同时,应当清除奶牛舍周围的杂物、垃圾及乱草堆等,填平死水坑,认真开展杀虫灭鼠工作。做好引进牛只监管,新引进的牛必须持有法定的检疫合格证明,并严格执行隔离检查检疫制度,确认健康后方可入群[5]。规范挤奶操作,挤奶前后一定要清洗乳头,防止引起继发感染乳房炎[6]。
3.3 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消毒制度
这对规模养殖场尤其重要。在养殖场门口要设置消毒设备,让外来人员能够有效进行消毒;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在出入口设置消毒池,对出入车辆进行消毒;定期对牛舍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和日常处理,从而防止环境污染[7]。
3.4 建立奶牛健康管理制度
建立奶牛健康管理制度,实行1 头牛1 个标号,一一对应,建立管理档案,详细对每头牛的疾病情况进行监控和处理,从而做好疾病防控工作。一是定期开展奶牛“两病”,即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的监测,一旦检出阳性奶牛,严格执行染病相关条例,对阳性奶牛进行扑杀[8-9]。二是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养殖过程中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根据当地疫病发生情况,制定系统的疾病预防接种计划,严格执行传染病相关条例;定期进行体内外驱虫,防止寄生虫的感染。三是开展疫病监测。定期开展对奶牛生产危害较大的疾病监测(如口蹄疫、乳房炎等),及时掌握奶牛群体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预防和淘汰病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