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探究

2020-02-16赵金磊

居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建筑工程建筑

赵金磊

(太原市光辉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建筑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应该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的支出。建筑企业应该保障工程建设的科学合理性,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提高经济收益。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 地基施工技术

我国的国土面积较为广阔,每个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在进行建设工程前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土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与研究,提升地基施工技术的实际效果。保障建筑地基的稳固性是推进建筑工程实施的根本要求。目前,在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的就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因为软土地基具有负重力较低、土层结构稳固性较低、土层分布复杂的特点[1]。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施工时应该对其进行特殊处理,防止建筑后期出现下陷的情况。堆载预压的方法,对地基进行提前固结提高硬度;真空预压的方法,利用气压差原理提高地基的荷载量;反压护道法,通过增加平衡力的方式,加强地基的稳定性;搅拌桩法,在地基中加入固化剂,提高它的凝结速度,增强地基的承载力,避免发生底层下降的情况;化学加固法,在地基中加入水泥和其它的化学材料,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与空气,提高土层的抗压能力。

1.2 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防水施工主要包括房屋表面的防水、地下室的防水、卫生间的防水、房屋外墙的防水等。应该按照不同的施工位置制定对应的防水等级。地下室的防水等级最高,建筑时应该采用能够防水的混凝土。在地下室内不能铺设与防水施工无关的管道,不能破坏原有的围栏防护结构,同样的地面上的污水处理管道和煤气输送管道也不能穿过防空地下室。铺设的防水层应该平稳、整齐、整洁,还要涂上一层试剂。在防水设备铺设好后再涂上一层保护膜,提高它的防水性能。如果有管道穿过了地下室的两侧,那么也应该设置相应的阀门装置。对于污水管道,既要设置阀门装置又要设立止回阀,避免对防空地下室造成污染。

1.3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水泥需要有相关的合格证书与质量检验报告。同时在施工之前应该对水泥进行复检,保证水泥的实用性。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应该采用浇筑模式,尽量不留缝隙,要杜绝出现垂直施工缝。在进行钢筋搭建时,要用铁丝把钢架四周加固,保证稳定性。进行浇筑工作时要根据施工要求留存一定数量的试块。每浇注100m3的建筑工程时就要浇筑一个工程块,同时建筑工程还应该设置抗渗水试块。在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浇块的温度,需要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工程时应该进行分段处理,要科学高效地推进。但是进行高密度的防护工程时不能进行分段处理,钢筋混凝土施工工程必须一次性完成,避免出现细缝的现象。施工后表面出现凹陷时,应该采用水泥浆进行填充抹平,当出现大面积不平整的情况,应该去除部分薄弱的土层,重新进行填补。

1.4 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目前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渐向智能化转变,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建筑工程采取电气接地施工技术,保障各种电气设备安全有序的运行。电气接地技术由自然接地技术与人工接地技术组成。它可以有效地避免设备故障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加强对电力施工人员的保护。在进行安装施工技术时应该严格按照工程操作的规则进行,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在工程结束后,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工作。因为电气接地工程的施工位置较为偏僻,如果不进行多次检验,无法彻底地解决问题。具体应该考查线路的连接点、每个机械设备间的线路运行情况、接地电阻是否正常工作。

2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

2.1 施工前做好实地考察工作

要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且工期较长,建筑过程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在进行工程建设工作前应该进行实地考察工作,要确定好施工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附近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否拥有便捷的交通环境、周围是否存在高层的房屋建筑等。要结合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与实际的场地进行一一对比,考查是否能按照标准进行建筑工作,在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的进行整改,结合设计师与工程建筑师的建议,不断进行完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针。一定要避免返工情况,保证工程在计划好的时间内完成,减少经济成本支出,提高工程的实际效益。

2.2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建筑的主体,对工程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第一,施工人员应该熟练掌握工程建设中的各项技术,能够结合实际工程发展,做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拥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施工前应该进行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了解建筑工程的设计理念及基本要求,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知识储备量,增加他们的信心,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程建筑中去。第二,应该增加自身的职业素养,应该努力承担建筑的安全性,应该注重施工的细节,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施工人员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保证工程的有序推进,在规定时间内妥善完成。第三,在建设期间应该加强安全施工的宣传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的认识程度。

2.3 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档案管理工作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应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把控好现场的施工管理。应该记录具体的施工人员数量、每个人具体的工期时间、所负责的工作区块、施工的完成情况等[2]。把这些数据归纳整理,形成一份施工档案,这样有利对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把控,保证工程推进的合理性。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完善建筑施工的工作程序,能够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增加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精准的查询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做好施工的档案工作,总结在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工作技巧,能够为下一次的工程建设提供蓝本与技术支持。所以,应该妥善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

2.4 完善监督考核管理

应该完善现有的监督管理与考核制度,保障建筑施工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第一,落实质量监控工作的负责人。成立专门的质检小组,当水泥、砂砾、钢筋等设备进入工地时应该进行取样化验,确定无误后才能够使用。施工单位应该提供完整的过程检验报告,并附上对应材料的使用说明。质检部门对于材料进行审核,对于不合格的部分予以退回,要求进行整改[3]。当全部的检查合格后,才能够正式的施工。第二,加强对工程验收的管理。应该由专业的监理人员对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把控,保证施工工序的合理性,提高施工的规范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第三,实行科学的考核制度。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根据不同的区块进行划分,保证实施的科学性。要对每一名施工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考核,提高工作积极性。对建设成果较好的施工人员给予奖励。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应该把控好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保障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在进行现场施工管理时应该进行实地考察、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强化施工档案、完善监督考核,提高对现场的把控力,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建筑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