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
2020-02-16赵文斌
赵文斌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 言
社会经济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严重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发展状态,产生了越来越复杂严重多变的水工环地质问题。如何正确地解决水工环地质问题,促进水工环地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形势紧迫。
1 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水平相对不高
目前,一方面,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我国资源开发难度不断增加,对环境的破坏加剧;另一方面,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也对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难度。同时,水工环地质工作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受传统技术手段和装备因素制约,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创新性不强,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存在一定滞后性,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并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
1.2 专业研究人员紧缺和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同时存在
市场经济以来,一定程度上缺乏专业人才培养意识。水工环地质工作者仅能应付一般的水工环地质工作任务,技术工匠多,整体队伍水平一般,学术带头人较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工环地质工作,成立专门机构、设立专项资金、并指定专人负责开展水工环地质工作。实际上,水工环地质工作受人才资源、资金、专业性等因素制约,进展缓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突出理论教学,对学生实践技能重视不足。用人单位存在新生人才专业经验缺乏,老员工老化等突出问题,出现人才断层,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
1.3 工作中未对环境破坏的前景作出评价
在实际的水工环地质工作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利益方面的问题,从而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略对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以及治理工作,导致大量的土地和植被遭到无法恢复的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甚至出现功能失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运用不合理的资源开采方式和资源回收顺序,导致矿区地表出现裂缝和沉降;露天开采形成人工边坡在雨水的冲刷和浸泡下失稳,形成滑坡;再比如:堆积的尾矿库发生垮塌,形成地表泥石流等。诸如此类现象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在资源开采的同时,水工环地质工作对开采前景缺乏客观评价,资源开采盲目性和随意性比较普遍。
1.4 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相对滞后
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发展,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专业素质高、知识储备良好的科研工作人员的参与,开展地下水开采和环境问题等的研究。同时,开展数字化的水工环地质模拟理论的完善和利用。另一方面,需要广大的从事水工环地质现场工作的人员,努力提高水工环测试水平。并将水工环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我国工程地质工作发展较快,工作者们在总结和归纳国外先进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一门学科。
1.5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我国经济增长正遭遇资源供给和环境污染不断增加2方面的制约瓶颈:①资源短缺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②未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导致工业污染随着GDP增长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河流、湖泊、海洋水体被电力、制造业、化工、金属冶炼等排放的废水严重污染。
高速增长的经济,使得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先污染、后治理”在中国已经行不通,必须协调科技、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已然成为经济发展和水工环地质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2 防治对策
2.1 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力度,要把科技工作放到首要的位置,把解决水工环地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研攻关,增强科研能力。同时,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信息化的高精度的二维、三维地质资料及地质数据库,使得地质情况显示更加直观,给水工环地质工作带来了便利。
2.2 创造条件培养新人
国家从制度层面,水工环地质应由各级政服务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出台政策。用人单位应该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从多方面增加员工的收入,开展水工环地质工作时,制定并实施师傅带徒弟模式,建设人才梯队,消除人才断层,为水工环地质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培养人才过程中,各大高校要重视教学实践,提升新生人才的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的能力。
2.3 加强灾害综合性研究、预报预警
我国地质环境异常复杂,自然灾害呈现区域性分布。比如,水土流失更容易在丘陵地区产生;沼泽化和盐碱化土地出现在华中平原;海水入侵可能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地面塌陷和沉降则可能出现在东南平原;岩土冻融及沙漠化更倾向于出现在西部区域。
为保证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长期健康发展,需要不断深入地研究自然灾害,深入地开展地质灾害检测和预警研究工作,完善地质灾害数据库以及地质灾害风险填图,建立动态的地质灾害信息服务系统。
2.4 预测并评价环境破坏的前景
工程建设中选择天然的建筑材料,工程建设前开展区域环境评估预测,对资源开发的前景做预估,掌握影响水工环地质的因素,分析收集相关基础资料,构建可靠的数值模型,合理地进行水工环地质评价。
3 结 语
综上所述,水工环地质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关乎民生的重大工程,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但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该项工作的持续发展,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水工环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应该追本溯源,运用现代化的方法,加大技术创新和开拓力度,缩短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高效率开采和利用资源,降低损失和贫化,减轻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重视新生人才的培养,建设梯队建设,为水工环地质工作持续稳定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绿色、健康、环保有序发展。